第351章 轮式突击旅和履带式突击旅(1/2)
此次“师改旅”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独立作战能力和多环境适应能力。
要充分借鉴鹰酱在模块化集成和指挥流程简化方面的经验。
要研究大毛在改革过程中的反复与调整,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高度重视我军在前期转型中遇到的人才短缺、观念滞后等问题,将人才培养和观念转变置于优先位置。
借鉴T师702团合成化试点在专业化参谋和技术军士队伍建设上的经验,为新编成的旅培养和储备合格的指挥、技术人才。
考虑到147师等部队的现有基础和传统,编制调整不可能一刀切,需因地制宜,科学论证,确保部队平稳过渡,战斗力不降反升。
叶修深知,编制体制的调整只是第一步,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作战理念、训练模式和保障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他准备向集团军党委提交一份详尽的报告,并结合年度训练任务,在147师等单位启动“师改旅”的试点准备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这场深刻影响集团军未来战斗力的改革。
随着集团军党委正式批复《关于147机械化步兵师编制调整暨轻型合成旅建设方案》,一场深刻的编制体制改革在147师全面铺开。
原有的庞大师级架构被打破,整合、重组、优化,最终形成了两个新型作战单元——第147轮式突击旅和第148履带式突击旅。
原师属医院、部分后勤保障力量被剥离出来,直接划归集团军后方保障部统一指挥,提升了专业保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两个新生的突击旅,则如同淬火后打磨出的两把利刃,各有侧重:
主要装备09式轮式步战车及其车族变形车辆,强调高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依托公路网可实现日行千里,擅长中低强度冲突、快速增援、要地夺控及边境应急反应。
则保留了04A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和部分坦克连队,强调重火力、强防护和复杂地形下的突击能力,是应对高强度对抗、野外阵地攻坚的拳头力量。
更为灵活的是,战时或执行特殊任务时,两个旅可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混编,形成具备多地形适应性和任务弹性的特遣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编制调整的命令下达后,涉及大量部队的转隶、驻地的更换、人员的流动。
办公室里,叶修刚与两个新编旅的主官通完电话,了解初步整编情况,政委周志强就拿着几份报告走了进来,眉头微蹙。
“老叶,编制框架是搭起来了,但这人心浮动的问题,可不能小觑啊。”周政委将报告放在叶修桌上,“政治工作部的初步摸底调查显示,不少官兵,尤其是基层干部和士官,对这次变动存在疑虑和不安。”
叶修拿起报告快速浏览着:“具体说说。”
“主要有几个方面,”周政委掰着手指头,“一是岗位焦虑,编制压缩,机关位置少了,不少干部担心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