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七零做会计 > 第153章

第153章(1/2)

目录

一封盖着京城邮戳的信件,随着乡邮员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木家。

收信人是木父。

木父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接过信,眯着眼看了看信封,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捏着信纸的手指却微微用力。

他识字不多,便朝屋里喊:

“老婆子,建军他娘,二丫来信了。”

木母正在灶间忙活,闻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出来。

她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抽出薄薄的信纸。

大嫂也闻声从里屋探出身来,手里还拿着没纳完的鞋底,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和紧张。

木建国就着傍晚微弱的光线,一字一句地读着信。

信的开头是寻常的问候和报平安,木建国一边读一边点头,嘴里念叨着:

“好,好,都挺好……”

但当他的目光落到信纸中段时,声音戛然而止,眼睛猛地睁大了。

“咋了?”

木父察觉到老伴的异样,磕了磕烟袋锅。

木大哥没立刻回答,而是急急地往下看,嘴唇微微颤抖着。

读完最后一行,抬起头脸上是一种混合着震惊担忧和难以置信的喜悦的复杂表情。

把信纸递给旁边焦急等待的大儿媳:

“娟子,你……你念念中间这段……”

大嫂连忙接过信,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她识字不多,但关键部分还是能看懂的。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信纸,当看到“随信汇去人民币伍佰元整”和“首批分红”这几个字眼时,她的呼吸一下子屏住了,拿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

“五……五百块?”

她失声叫了出来,声音都变了调,

“娘!爹!二丫……二丫汇了五百块钱回来。”

她怕自己看错了,又低头仔细数了数那个数字,没错,是伍佰元。

在这个一个壮劳力一年也未必能攒下一百块的年代,五百块,无疑是一笔巨款。

“啥?五百块?”

木父“嚯”地一下站了起来,旱烟袋也忘了抽,

“她哪来那么多钱?是不是……”

他的脸上瞬间布满担忧,后面的话没敢说出口,但意思很明显,怕孩子在外面走了歪路。

木母也反应过来,连忙指着信的后半部分:

“快,快念念,二丫咋说的?”

大嫂强压住心里的惊涛骇浪,结结巴巴地继续念信。

木齐章在信里解释得很清楚:

钱是生意上赚的,一部分是孝敬父母贴补家用的,另一部分,是按照当初的约定,给家里的“分红”,因为启动生意时用了家里给她的钱和嫂子支持的本钱。

听到“分红”和“用了家里的钱”,大嫂的心猛地一跳。

当初小姑子开口借钱,她可是把压箱底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心里不是没有过挣扎和担心。

毕竟,这钱要是赔了,可就打水漂了。

现在,这才多久?不仅本钱回来了,还有了这么厚的利。

木父听完,沉默地坐回门槛上,重新装了一锅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烟雾缭绕中,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担忧渐渐被骄傲取代。

他的闺女,有本事。

是堂堂正正赚的钱。

木母已经红了眼眶,用围裙角擦着眼角:

“这孩子……这孩子……在外面不定吃了多少苦呢……赚了钱就知道往家里寄……”

她是心疼多于喜悦。

而此刻,心情最复杂、最激动的,莫过于王晓娟和木建国。

王晓娟手里紧紧攥着那封信,仿佛攥着什么宝贝。

最初的震惊过后,实实在在的喜悦和庆幸,像暖流一样涌遍全身。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那里空空如也,但她仿佛已经感觉到了那笔“分红”的厚度。

“娘,爹,”

大嫂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但脸上已经绽开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是大好事啊,说明二丫和建军他们在京城,这生意是做成了。

咱们该高兴才是。”

她顿了顿,计算了一下,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分红……按信上说的比例……我当初投的那点本钱,这……这差不多回来快一小半了。”

她没敢说具体数字,但眼里的光彩藏不住。

木父吐出一口烟,点了点头,沉声说:

“嗯,是好事。

孩子有出息。这钱,不能乱花,得攒着。”

“哎!我知道。”

大嫂连忙应道。

她此刻心里充满了庆幸,庆幸自己当初虽然犹豫,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小姑子,把钱拿了出来。

若是当初短视,死死捂着那点钱,现在哪能有这意外之喜?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证明了她当初的“投资”是多么有眼光。

接下来的几天,大嫂干起活来都格外有劲,脸上总是带着笑。

她去井边挑水时,邻居大娘好奇地问:

“二丫他嫂子,这几天有啥喜事啊?瞧你这高兴的。”

大嫂心里得意,但面上还是矜持地笑笑:

“没啥,就是孩子他姑从京城捎信来了,说那边都挺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