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 第111章 《孩子:挑战》四个错误目标理论

第111章 《孩子:挑战》四个错误目标理论(1/2)

目录

第二节

析四个错误目标理论。

寻求过度关注

权利斗争

报复

自暴自弃

错误目标:孩子“坏行为”的底层逻辑

德雷克斯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四个错误目标”理论,这四个目标层层递进,揭示了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真实诉求。

每个错误目标,都是孩子在归属感和价值感缺失时,所采取的“无奈之举”。

1.寻求过度关注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目标,也是许多孩子不当行为的起点。

当孩子觉得“只有我表现出特别的样子,爸爸妈妈才会关注我”时,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有的孩子会在父母工作时频繁打扰,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抱抱,一会儿又说自己不舒服;

有的孩子会故意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比如挤眉弄眼、发出奇怪的声音,只为了让父母看他一眼、说他一句。

这些行为背后,孩子的内心独白是:“只有当你们关注我时,我才觉得自己重要。”

他们并不在乎父母的关注是批评还是表扬,只要能成为父母的“焦点”,就觉得自己获得了归属感。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总是忙着做家务,忽略了年幼的孩子。

孩子发现,每当自己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时,妈妈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过来批评他、帮他收拾,虽然是批评,但妈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于是,孩子扔玩具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他来说,负面关注也比被忽视要好。

2.权力斗争

当寻求过度关注的目标没有得到满足,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于严格时,孩子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权力斗争。

此时,孩子的核心诉求变成了:“我要自己做主,我不想被你控制。”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

父母让孩子吃饭,他说不饿;

让他睡觉,他说不困;

让他穿这件衣服,他偏要穿那件。

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要反驳、对抗,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气。

这种行为背后,孩子的内心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能决定自己的事情,你不能强迫我。”

权力斗争的本质,是孩子在争取自主选择权,证明自己的独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