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2)
论军谋韬略,荀攸堪称翘楚;但面对叔侄间的纠葛,他实在束手无策——荀彧虽比他年幼三岁,却是长辈,哪有晚辈教训长辈的道理?
回府途中,荀攸越想越觉烦闷。
这都叫什么事!
他忽然决定不能独自烦恼,得找个人分担才是。
找谁呢?
自然是他的得意曹舒。
师父都愁得夜不能寐,你这当徒弟的岂能安睡?
打定主意,荀攸快步来到曹舒在五丁关的住处。
夜色已深,但曹舒尚未就寝,正在给邓艾、姜维、毋丘俭三人讲授处世之道。
这是曹舒特意为他们开设的课程,以防这三位年轻将领因骄纵而遭人算计。
尤其是邓艾——前世的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在人际交往方面,他确实需要好好补课。
曹舒果断行事。
他索性让三人结为异姓兄弟。
三人年龄相仿。
邓艾居长,毋丘俭次之,姜维最幼。
结拜之后,三人情谊愈加深厚。
这让曹舒颇为欣慰。
日后,他麾下人才必将日益增多。
人多之处,难免纷争。
派系之争,亦会随之而生。
邓艾、毋丘俭、姜维原本都是独来独往之人。
极易遭人构陷。
曹舒能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如今结为兄弟,三人便可互托生死,彼此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
三人的表字皆由曹舒所赐,与史书记载分毫不差。
此刻。
结义后的三人正全神贯注听曹舒讲授兵法。
不时提笔记录。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士载、仲恭、伯约,尔等须谨记。
能用智谋取胜之战,切莫蛮干,避免无谓伤亡。
譬如此次招降庞羲。
若无庞羲归顺,纵有十万大军,恐怕半年也难破五丁关与葭萌关。
故战前务必深思熟虑,权衡各方因素。
三人连连称是。
类似要诀,曹舒今夜已讲授十余条。
邓艾手中纸张早已记满。
但三人仍不觉疲倦。
或许正因这般勤学苦练,才使他们在原本历史上皆成一代名将。
荀攸在外静听。
本不欲打扰。
不料脚步声惊动了邓艾等人。
见是荀攸,三人方才放松戒备。
老师?
您这是......?
见荀攸深夜造访,曹舒亦感诧异。
唉......
徒儿,为师遇一难题,苦思不得其解。
辗转难眠,特来与你商议。
荀攸神色歉然地说道。
他心中暗想:
【既然我睡不着,徒儿你也别想安睡,陪为师一同烦恼吧!】
曹舒轻轻颔首。
能让荀攸如此困扰的,必然不是寻常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