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日落擎云(1/2)
三日时光,在药香与沉寂中悄然流逝。
梅家送来的“雪玉生肌散”与“百草凝元丹”果然效力非凡。风少正肋下那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已然收口结痂,只留下淡粉色的新肉,内腑震荡带来的隐痛也几乎消失,只是气血仍有些虚浮。王洛的恢复更是惊人,他那身铜皮铁骨在药力催发下,断裂的肋骨已初步愈合,虽然还不能全力运劲,但行动已无大碍。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王洛古铜色的、疤痕交错的光膀子上。他用力舒展了一下筋骨,骨节发出噼啪的脆响,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兴奋和跃跃欲试的斗志。
“阿正哥!这梅家的药真神了!”王洛声音洪亮,震得小屋嗡嗡作响,“我感觉浑身是劲,骨头缝里都发痒!这次跟于莫然那孙子拼命,虽然惨了点,但好像……好像对《磐石诀》有了点不一样的感觉!就像……就像堵住的河道突然被洪水冲开了一道口子!”
他双眼放光,看向风少正:“我打算去悟道林!趁热打铁,试试看能不能一口气冲进炼体五阶!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咱兄弟!”他用力拍了拍胸膛,发出沉闷的响声,“阿正哥,你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一起去不?咱俩对练,肯定比一个人闷头练得劲!”
风少正已穿戴整齐,正将最后一点行李归置好。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沉静,闻言摇了摇头,语气平和:“你先去,阿洛。我还有些别的事要办。”
王洛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哦”了一声,似乎有些失望,但很快又咧嘴笑道:“行!那你忙你的!等我突破了,回来告诉你好消息!”他不再多问,风风火火地扛起那面修补过的玄龟盾,大步流星地冲出了小院,沉重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通往悟道林的山道上。
风少正目送他离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他深吸一口气,也迈步走出了小院,但他的方向,并非悟道林,也非演武场,而是那座沉淀了无数岁月与知识的巍峨建筑——藏书阁。
再次踏入藏书阁一层,熟悉的墨香与沉寂扑面而来。光线透过高窗,在布满尘埃的空气里投下道道静谧的光柱。今日此处似乎格外冷清,只有寥寥几个弟子在远处书架间无声穿梭。
风少正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那张靠墙的乌木长椅——平日孙长老打盹或品茗的专属位置。
此刻,那里空无一人。
只有一张略显陈旧的、边缘有些毛糙的浅黄色纸条,被一方光滑的、似乎是用来镇书的黑色鹅卵石,端端正正地压在长椅正中的茶盘旁。
那纸条的位置,那摆放的方式,都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随意。
风少正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张纸条,是留给他的。
他缓步上前,脚步轻得没有发出丝毫声响。走到长椅前,他微微俯身,目光落在那张纸条上。
上面只有三个字,以一种略显潦草却筋骨遒劲的笔法写就:
擎云峰。
风少正的瞳孔微微收缩。
擎云峰!
落剑门群山之巅,最高、最险、最孤峭的一座山峰。那里并非宗门重地,也非修炼福地,反而因山势过于险峻、灵气并无特殊且常年刮着凛冽罡风,而人迹罕至。寻常外门弟子根本不会前往,甚至很多内门弟子也对其敬而远之。孙长老为何独独留下这三个字?
这绝非无意遗落,更非随手笔记。这是一个地点,一个提示,甚至可能是一个……考验?
风少正凝视着那三个墨迹已干的字,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留笔之人那看似慵懒实则洞悉一切的目光。孙长老知道他今日会来?还是这纸条已放了数日,等待有缘之人?
他沉吟片刻,伸出两根手指,轻轻地将那张纸条从镇石下抽了出来。纸张粗糙的触感摩挲着指尖。
没有更多的提示,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原因解释。
只有目的地——擎云峰。
风少正将纸条小心地折叠好,收入怀中。他最后环顾了一眼这寂静而浩瀚的书海,不再犹豫,转身离开了藏书阁。
走出阁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透过层叠的殿宇飞檐和缭绕的云雾,能隐约看到一座孤高的山峰轮廓,如同直插苍穹的青色巨剑,险峻,孤傲,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那便是擎云峰。
风少正深吸一口气,不再迟疑,迈开脚步,踏上了通往那座孤峰的山道。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心中充满了疑虑与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好奇与探寻真相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