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听风云笈 > 第111章 日落擎云

第111章 日落擎云(2/2)

目录

孙长老的指引绝不会是无的放矢。擎云峰上,究竟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登临擎云峰的路,远比风少正想象中更为崎岖艰难。

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被山风与岁月勉强冲刷出的、近乎垂直的险径。许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指尖紧扣着冰冷湿滑的岩石缝隙,身形紧贴着峭壁,小心翼翼地挪移。凛冽的罡风毫无遮挡地刮过,带着刺骨的寒意,几乎要将他从崖壁上掀落。越往上,空气越发稀薄寒冷,云雾在脚下翻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也放大了每一步的艰辛与孤寂。

直至日头西沉,绚烂的晚霞将云海染成一片瑰丽的火红与金紫,风少正才终于耗尽最后一丝气力,踏上了擎云峰顶这片不过数丈方圆的平坦之地。

峰顶景象出乎意料的简单,甚至可称荒凉。没有奇花异草,没有亭台楼阁,只有一座简陋得几乎一阵大风就能吹垮的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屋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佝偻着腰,慢条斯理地挥动着一把竹扫帚,清扫着石坪上几乎永不间断的落叶与尘埃。那动作悠闲得,不像是在宗门绝顶扫地,倒像是在自家后院散步。

正是孙长老。

风少正强压下翻腾的气血,整理了一下被山风吹得凌乱不堪的衣衫,尽管浑身酸痛、内力几乎枯竭,仍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躬身作揖,声音因疲惫和缺氧而带着微喘:“弟子风少正,拜见孙长老。”

孙长老似乎早有所觉,并未回头,扫帚依旧不紧不慢地划着弧线,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过了几息,他才停下手,将扫帚靠在茅屋斑驳的土墙上,缓缓转过身。昏黄的夕照落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那双平日总是半眯着的、似睡非睡的眼睛,此刻却清澈明亮,仿佛倒映着漫天霞光。

他上下打量了风少正一眼,目光在他被岩石擦破的手掌和沾满泥土草屑的衣袍上略一停留,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比我预想的,要提前了一天。坐吧。”

他随意地指了指茅屋门口放着的一张表面被磨得光滑的长条石凳。

风少正依言坐下,石凳冰凉坚硬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让他因疲惫而有些发烫的身体微微一激灵。他挺直腰背,双手平放于膝上,姿态依旧恭敬,心中却充满了无数的疑问。

孙长老不再多言,转身掀开茅草屋低矮的门帘,弯腰走了进去。片刻后,他端出一个粗糙的陶土茶壶和两个同样质地的茶杯,走了出来。

见风少正再次起身,他摆了摆手:“这里没人来,没那么多规矩眼线,不用这么拘礼客套。”说着,他将一个茶杯放到风少正面前的石台上,另一个放在自己那边,然后提起那看似普通的陶壶,缓缓倾注。

清澈的茶水注入杯中,竟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难以形容的清香,似草木初生,又似雪水初融,瞬间驱散了周遭的寒意与风少正登山带来的疲惫感,令他精神为之一振。

“坐。”孙长老再次吩咐,自己也在那张石凳的另一端坐了下来,与风少正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夕阳彻底沉入云海之下,只剩下天边最后一抹余晖勾勒着世界的轮廓。峰顶的温度开始急速下降,夜空中开始零星闪现出几颗格外明亮的星辰。四野寂寥,唯有风声呜咽。

孙长老端起茶杯,并未立刻饮用,目光投向远处沉浮的云海,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风少正耳中:

“你的那场比试,我从头到尾,都看见了。”

风少正心中一凛,握紧了膝盖上的手。他没想到孙长老竟会亲自去看外门弟子的考核比试。

孙长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侧头瞥了他一眼:“觉得奇怪?我这把老骨头,偶尔也会活动活动。”他呷了一口杯中清茶,继续道:“打得很惨,很狼狈,赌上一切,甚至有些蠢。”

风少正抿了抿唇,没有反驳。

“但是,”孙长老话锋一转,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淡淡的赞赏,“不错。”

“世人总喜欢说,莫要做不可能之事,莫要行不可为之为。听起来是金玉良言,是稳妥之道。”他放下茶杯,声音在空旷的峰顶显得格外悠远,“但有些事情,若只因看似不可能,便连试都不去试一下,又怎会知道……那最终的界限,究竟在何处呢?”

“于莫然强过你太多,按常理,你绝无胜算。认输,或是稍触即溃,无人会责怪你。但你选择了最难、最险的那条路。”

孙长老盯着他看了几秒,忽而笑了笑,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人们习惯了囿于现状,反而会嘲笑他们眼中的异类。”

他站起身,望着已然墨蓝的夜空和逐渐璀璨起来的星河。

“擎云峰,是落剑门最高之处,离天最近,离尘最远。”他缓缓道,“这里没什么好处,就是足够清静,也足够……高。高到能让你看清楚一些东西,比如脚下的云,比如……”他顿了顿,“比如你自己。”

“重新自我介绍一下吧,”孙长老看向风少正,“我名孙擎云,你可愿拜我为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