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惊惧重现(2/2)
风少正的心微微一沉。伙计们的闲谈,无意中印证了一个关键信息:赵府的确有某种方法,可以抵御甚至隔绝狼群的侵袭。这绝非寻常富户所能做到。然而,再听下去,话题便转向了家长里短、村中琐事,甚至是一些粗俗不堪的风流韵事,再无线索可言。
风少正悄然收回神识,那些嘈杂的私语瞬间从他感知中褪去,夜晚的寂静重新将他包裹。他不再耽搁,身形如一抹淡影,沿着屋檐下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向着中庭方向,赵掌柜寝室所在的位置潜行而去。
风少正的身影紧贴着冰冷的墙壁,如同融入阴影本身。他闭上双眼,将全部心神沉入识海,凝聚的神识如无形的潮水般悄然漫过赵掌柜寝室的门窗,细致地扫过每一寸空间。
室内陈设考究,却透着一股沉闷的死寂。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歪在雕花榻上,呼吸沉缓,显然已深陷梦乡。除此之外,房内再无任何活物的气息。几盏烛台的火苗稳定地燃烧着,焰心笔直向上,没有丝毫摇曳——这昭示着房中空气凝滞,至少在短时间内,绝无第二人活动过的痕迹。
赵掌柜不在其中。
风少正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他最后将目光投向那三处烛火中最幽深、最难以触及的一处——后院深处。那里光线最为黯淡,位置也最为隐秘,仿佛刻意隐藏在宅院的最深处,拒绝着任何不经允许的窥探。
一种强烈的直觉在他心中升起:他所追寻的答案,其秘密恐怕都藏匿于那片被夜色与林木重重包裹的幽暗之地。
早在风少正如夜枭般悄无声息地潜至赵家高墙之外时,赵府深处,已有一场隐秘的会面正在进行。
赵掌柜独自提着一盏青皮灯笼,昏黄的光晕仅能照亮脚下几步的石板路。他步履略显急促地穿过后院那道雕花月拱门,来到一座嶙峋的假山前。假山之上,建有一座小巧却孤峭的石亭。此刻,亭中正背身立着一道身影,融在浓重的夜色里,仿佛与亭柱、与阴影化为了一体,唯有夜风吹过时,拂动其深色衣袍的下摆。
赵掌柜深吸一口气,沿着假山上凿出的狭窄石阶,有些气喘吁吁地攀爬而上。踏入亭中,他缓了缓呼吸,语气带着敬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低声说道:“先生,一切已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完毕。还望……还望先生能遵守承诺,护佑我赵家上下无虞。”
那男子并未转身,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感:“大势所趋,顺之者昌。你既懂得审时度势,又念在你我同姓同源的血脉情分上,我自不会食言。非但保你家族平安,更可额外赐予你儿一场……旁人求之不得的机缘造化。”
赵掌柜闻言,脸上瞬间涌起狂喜与感激,竟“噗通”一声跪倒在冰凉的亭石地面上,连连磕头:“多谢先生!多谢先生!我替小儿,替我赵家列祖列宗,叩谢先生大恩!”
他额头触地,发出轻微的闷响。片刻后,他似乎想起什么,抬起头,脸上喜色稍敛,换上几分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地补充道:“先生……今日,还有一事,需向您禀报。”
男子依旧没有回头,语气也无丝毫变化,仿佛世间少有能扰动他心绪之事:“说。”
赵掌柜咽了口唾沫,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您……可还记得,三年前,被掳去那双鱼寨的那批……孩童?”
此言一出,亭中空气仿佛骤然凝固!那一直静立如磐石的男子,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
赵掌柜并未能察觉这细微的变化,兀自继续说道:“他们中……有人回来了。今日还曾到我铺前打听狼患之事,被我搪塞过去了。”
话音刚落!
那背身的男子猛然转过身来!动作快如电闪,带起一股冰冷的劲风,险些吹熄赵掌柜手中的青灯!
他猛地俯身,一张脸瞬间逼近跪在地上的赵掌柜,眼神在昏昧的灯光下,锐利如鹰隼隼,又寒冽如冰,死死钉在赵掌柜脸上,声音从齿缝间挤出,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怒:“你说什么?谁回来了?”
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三年前的双鱼寨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在他猛然转身、青灯摇曳的光晕恰好照亮他面容的这一刹那——
远处,刚刚潜行至后院、正伏在一处屋檐阴影下的风少正,瞳孔骤然收缩如针尖!
借着那瞬间的微光,跨越数丈的距离,以及三年时光的阻隔,他终于清晰地看到了那张脸——
线条冷硬的下颌,一道熟悉的、斜划过左侧眉骨的旧疤,以及那双即便在惊怒中依旧透着狠戾与精明的眼睛……
是他!
那个在三年前那场惊天爆炸中,本该被炸得粉身碎骨的——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