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棋子落山东(2/2)
“郑掌柜,你说有大买卖要和我谈。”
秦承业的声音粗粝沙哑。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买卖,值得你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找我这个官府通缉的要犯?”
郑武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
他拍了拍手,两个随从抬着一口沉重的木箱,放到了秦承业面前。
箱子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的,不是丝绸布匹,也不是金银珠宝。
而是一锭锭泛着银光的白银。
秦承业和他身后的几个乡勇,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他们这几千号人,每天光是吃饭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早就快要撑不下去了。
“这是五千两,定金。”
郑武说道。
秦承业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定金?那货呢?”
郑武又让人抬上了另一口更长的箱子。
箱盖掀开,五十支崭新的五雷神机,在昏暗的庙堂里,闪烁着幽冷的光。
“这就是货。”
秦承业的手下有人发出了压抑的惊呼。
他们都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出这火铳绝非凡品。
秦承业走上前,拿起一支,入手的分量让他心中一沉。
他检查着火门、枪机,每一个零件都打造得无比精巧,远非他们手中那些粗制滥造的鸟铳可比。
“好东西。”
他由衷地赞叹。
“这样的东西,你们还有多少?”
“只要秦首领需要,要多少有多少。”
郑武的回答云淡风轻。
秦承业终于抬起头,正视着郑武。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要我做什么?”
郑武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肃穆。
“我们是汉人。”
“我家主人,是汉王李信。”
“汉王?”
秦承业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手中的五雷神机差点掉在地上。
汉王李信!
这个名字,如今在北方大地,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是敢公然扯起反清大旗,并且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的真龙天子。
“汉王有令。”
郑武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
“愿助山东义士,共击鞑虏。王上承诺,待驱逐鞑虏,光复中原之后,山东全境,所有田地,尽分于百姓,且免除赋税三年。”
分田!
免税!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在秦承业的脑海中炸响。
他为的是报私仇,可手下的弟兄们,大多是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
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土地更有吸引力。
“汉王,当真如此说?”
“千真万确。”
郑武斩钉截铁。
“王上还说,他不需要秦首领为他做什么。只需要秦首领继续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袭扰清军,截断粮道,让山东的清兵,无法驰援西北,也无法南下增援西南。”
“让山东,成为清廷身上一块流血不止的伤口。”
秦承业沉默了。
他看着箱子里的白银和火铳,又看了看身边那些面带期盼的弟兄。
他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
“好!”
秦承业猛地一拍大腿。
“你回去告诉汉王!我秦承业这条命,从今天起,就卖给他了!”
“清廷的粮道,我包了!只要我秦承业还有一口气在,山东的粮食,一粒也别想运出去!”
郑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从怀中取出一面小小的赤色旗帜,上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古朴的“汉”字。
“以此旗为信。每月十五,在此地交换情报。”
“好!”
一周后,一支绵延数里的清军粮队,正行走在从山东通往西北的官道上。
押运的绿营兵百无聊赖,哈欠连天。
突然间,道路两侧的密林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砰!砰!砰!”
那是五雷神机独有的轰鸣。
冲在最前方的十几个清兵,胸口炸开血雾,惨叫着栽倒马下。
紧接着,上千名手持刀枪的乡勇,从林中呐喊着冲出。
为首的秦承业,手持双刀,一马当先。
“烧了鞑子的粮食!为死去的乡亲报仇!”
战斗很快结束。
上万石准备运往西北前线的粮米,被付之一炬。
冲天的黑烟,数十里外可见。
消息传到济南,山东巡抚佛伦气得当场吐血。
他一边紧急上奏朝廷,一边调集兵力,准备全力清剿。
“山东乡勇勾结汉贼,已成燎原之势,恳请朝廷速派大军镇压!”
加急的奏报送达京城,康熙震怒。
此刻,西南战事吃紧,西北战线胶着,他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
最终,在反复权衡之后,他不得不从拱卫京畿的盛京八旗兵中,抽调了一千精锐,星夜兼程,赶赴山东。
李信的棋,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