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 第56章 无声的震撼

第56章 无声的震撼(1/2)

目录

“大家看,”林墨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带着一种讲解的温和,“他们如此虔诚地向着大昭寺朝拜,是因为寺内供奉着一尊极其珍贵的佛像——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传说这尊佛像是按照释迦牟尼佛十二岁时的真实样貌塑造的,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加持,是佛教徒心目中最为殊胜的圣物之一。能朝拜到这尊佛像,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他边走边讲,声音清晰而平稳。

然而,就在他话语即将收尾,准备将镜头转向大昭寺金光闪闪的寺门时,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扼住了喉咙。

镜头定格了。

画面里,并非那辉煌的庙宇,而是在离大昭寺正门不远处的侧前方,一个极其缓慢移动的身影。

那是一个男人。深褐色的藏袍早已被尘土染得看不出本色,甚至磨出了破洞,露出里面同样破旧的内衬。他的动作与其他朝圣者一样:双手合十高举,俯身,伏地,额头触地……但每一次动作,都伴随着一种令人心颤的艰难。

因为他只有一条腿。

他的左腿,自膝盖以下的部分,空荡荡的。藏袍的下摆随着他的动作,无力地拖曳在粗糙的石板地面上。

每一次伏地,他需要用那条仅存的、同样布满风霜的右腿,和一只磨得发亮的木拐杖,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极其缓慢地跪下去。

当他身体完全伏倒,额头触碰冰冷的石板时,那条空荡荡的裤管便毫无遮掩地铺在地上。

起身时,他必须用尽全力撑起拐杖,依靠右腿和手臂的力量,将自己残破的身体,一点一点地从冰冷的地面上拔起来。

每一次循环,都漫长得像度过了一个世纪。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沟壑纵横的脸颊淌下,在下颌处汇聚,滴落在身下的石板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他的动作笨拙、沉重,带着一种触目惊心的残缺。每一次身体的起伏,都像在与无形的巨物进行一场无声而绝望的角力。

然而,最令人无法移开视线的,是他那双眼睛。

它们深陷在眼窝里,却亮得惊人。那里面没有痛苦,没有抱怨,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或乞怜。

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燃烧般的虔诚。

那目光穿透了身体的剧痛和残缺,穿透了周围的一切喧嚣,笔直地、毫无保留地投向大昭寺那扇紧闭的金色大门,仿佛那里就是他全部世界的光源所在。

林墨怀里的鱼饼似乎也感受到了那份沉重,不安地“喵”了一声,将小小的身体更深地埋进主人的臂弯。

直播间里,几万的观众,透过那清晰的、近乎残忍的镜头,看到了这无声的一幕。

没有任何弹幕。

时间在那一刻失去了意义。天地间只剩下那残缺的身躯,在坚硬的石板上,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向着心中的光,一寸一寸地挪移、叩拜。每一次伏地,那空荡的裤管都像一道无声的呐喊,撞击在每一个目睹者的灵魂深处。

林墨站在原地,如同被钉在了那里。寒风卷起地上的尘埃,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他抱着鱼饼的手臂收得很紧,指节微微泛白。他望着那个身影,嘴唇无声地动了动,

只有那个在苦难中跋涉的身影,在拉萨纯净得近乎神圣的阳光下,在无数双被泪水模糊的视线里,又一次,用他仅存的残躯,重重地、虔诚地,叩向大地。

高原的风呼啸着掠过广场,卷起细小的雪粒,扑打在林墨的脸上,冰冷刺骨。

他怀中的鱼饼不安地蠕动了一下,发出细弱的呜咽,将小小的脑袋更深地埋进他冲锋衣的褶皱里,仿佛也承受不住这无声的沉重。

林墨没有动。

他就那样站着,像一尊凝固的雕塑,隔着涌动的人潮,隔着弥漫的煨桑烟,隔着红尘万丈,目光牢牢锁在那条空荡荡的裤管上。

每一次摩擦,每一次拖动,每一次那残躯在冰冷石板上艰难地起伏,都像钝刀在缓慢地割着他的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