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晋西北(2/2)
贺师长猛地站起来,接过两封电报,凑近马灯仔细看。教员同志的电报末尾,还加了句“动员群众参与后勤,根据地的力量来自百姓”,这句话让他瞬间想起,这几天村里的老乡们正忙着给前线缝棉衣、送小米,有的老大娘甚至把陪嫁的银镯子捐出来,让战士们换药品——这正是教员同志说的“军民一体”。
“太好了!”贺师长把电报递给关政委,声音都有些发颤,“告诉王医生,坚持住,药品和绷带都在路上了!再通知各团,下午就按教员同志的指示,对岢岚城发起佯攻,用‘围三缺一’的法子,把鬼子引到三井镇的山谷里伏击——咱们跟鬼子打场运动战!”
关政委接过电报,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笑着点头:“教员同志的指示总是这么及时。咱们这就传令,让715团在东门佯攻,717团掐断城北水源,718团去山谷设伏,正好把上海送来的机枪零件用上,好好教训教训鬼子!”
当天中午,岚县的接应点传来消息,上海来的物资已经到了,是民夫队的赵叔送过来的。贺师长特意让小李带着教员同志的电报副本去接应,叮嘱他一定要跟赵叔说:“这物资是按中央部署送的,教员同志都惦记着前线的战士,上海的同志立了大功!”
小李骑着马,飞快地往岚县跑。一路上,他看见老乡们背着布包、提着陶罐往前线赶,有的孩子手里还拿着刚编好的草鞋——这正是教员同志说的“群众动员”,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他心里热乎乎的,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到了岚县,赵叔正坐在老槐树下歇脚,独轮车上的箱子完好无损,只是他的鞋子磨破了,脚后跟渗着血。“赵叔!辛苦您了!”小李跳下马,把电报副本递给赵叔,“这是教员同志从延安发的电报,专门问起咱们的物资,还说要谢谢上海的同志!”
赵叔接过电报,虽然识字不多,但“教员同志”“延安”“谢谢上海同志”几个字他认得,眼眶瞬间红了:“俺就是个赶车的,能为前线办事,能跟着中央的步调走,值了!这些物资你赶紧送往前线,别耽误了打仗!”
小李点点头,帮着把物资装在马背上,又给赵叔递了壶水和两个玉米面饼:“赵叔,您路上慢点,等打跑了鬼子,咱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赵叔笑着挥手,推着独轮车往回走。小李骑着马往岢岚赶,马背上的箱子里,不仅有上海送来的盘尼西林和机枪零件,还有教员同志的指示——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战胜鬼子的信心。
下午,对岢岚城的佯攻准时开始。715团的战士们抱着步枪,在东门发起猛攻,子弹打在黄土城墙上,溅起一团团土雾。城墙上的鬼子慌了神,重机枪不停地往城外扫射,却不知道这只是八路军的“诱敌之计”。贺师长站在城外的土坡上,手里举着望远镜,看着城里的鬼子来回乱窜,心里想着教员同志的话:“打仗要靠脑子,不是靠蛮干。”
傍晚时分,城里的鬼子果然撑不住了。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三百多个鬼子背着枪、抬着迫击炮,一窝蜂地往神池方向逃——正好钻进718团设好的伏击圈。“打!”随着贺师长的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机枪突然响了起来,上海送来的零件修好的机枪格外有力,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鬼子。
李满囤带着机枪班的战士们趴在掩体后,老张握着修好的机枪,一边扫射一边喊:“这枪真好用!谢谢上海的同志!谢谢教员同志的指示!咱们跟鬼子干到底!”战士们也跟着呐喊,有的冲下山梁拼大刀,有的扔手榴弹,山谷里顿时响起一片喊杀声。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鬼子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人逃了出去。打扫战场时,战士们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还有几箱罐头。贺师长捡起一个罐头,对身边的战士们说:“把这些罐头送到救护所,给伤员们补补身子。上海送来的葱油饼也分了,让大家都尝尝——这是军民同心的味道,是跟着中央走的味道!”
当天晚上,贺师长在司令部给延安发了封电报,详细汇报了岢岚伏击战的胜利,特意提到“上海地下党送来的物资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员同志的‘运动战’指示是胜利的根本”。电报发出去后,他坐在炕桌旁,看着教员同志的指示电报,心里格外踏实——有延安的领导,有中央的部署,有上海和各地同志的支援,有老百姓的帮助,这场仗,一定能打赢。
与此同时,上海的朝歌食肆里,朱成碧正收拾着柜台。陈玄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延安转来的简报:“晋西北打赢了!贺师长在电报里说,按教员同志的指示打了场漂亮的运动战,咱们送的药品救了二十多个重伤员,机枪零件帮着歼灭了不少鬼子!”
朱成碧接过简报,指尖拂过“教员同志指示”“上海物资发挥关键作用”几个字,嘴角弯了起来。窗外的雾还没散,但她仿佛能看见延安的灯火,看见晋西北的黄土坡,看见无数像她和陈玄一样的人,正跟着中央的步调,跟着教员同志的指引,一步步走向胜利。
夜渐深,朝歌食肆的灯还亮着。朱成碧在账本上写下“按中央部署送物资,晋西北伏击战胜利”,陈玄则在暗格里整理新到的航空煤油——那是南洋侨胞按中央号召捐的,接下来还要送往前线。他们知道,只要跟着延安的方向,跟着教员同志的指示,总有一天,雾会散,阳光会照在苏州河上,也照在晋西北的山峁上,那时,所有人都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躲暗格,不用再怕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