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75章 丁仪来访与面壁者公布

第75章 丁仪来访与面壁者公布(2/2)

目录

转身,推开修理铺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阻隔着两个世界的木门,丁仪的身影决然地、义无反顾地融入门外那片昏黄街灯与凛冽寒风交织的、未知的夜色之中,步履虽然依旧沉重,却比来时,多了几分难以动摇的坚定。

修理铺内重归寂静,只有煤炉中煤块轻微的噼啪爆裂声和铝壶持续不断的、催眠般的噗噗声。年轻陈玄全程目睹了这场充满机锋、信息量巨大、几乎颠覆他世界观的对话。他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涉及的前沿物理具体困境和那些隐喻的深意,但他敏锐地感受到了那种凝重的、关乎整个文明生死存亡的压抑氛围,感受到了丁仪身上那种从极致绝望困惑到背负起莫名使命的惊人转变。他看向重新坐回炉边、神色已恢复古井无波的师傅,眼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疑问和探寻。

师傅,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丁教授他……您给他的那些书……还有您刚才说的‘拉上窗帘’……是不是说,外星人的那种叫‘智子’的监视,被您……他斟酌着用词,既感到这个想法荒谬绝伦,又觉得这是唯一能解释所有疑点的答案,……被您用什么方法,给挡住了?

陈玄(大罗)没有直接回答。他提起炉子上依旧滚开的铝壶,慢条斯理地往那个斑驳的旧茶缸里续上热水,氤氲的、带着茶香的热气再次升腾而起,模糊了他一瞬间的神情。

丁仪,他放下铝壶,声音平稳如常,却带着一种引导弟子悟道的意味,他是一把钥匙,也是一个缩影。

年轻陈玄凝神静听,知道师傅即将揭示重要的道理。

你看他,陈玄(大罗)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追随着丁仪远去的方向,也望向更广阔的时空,身为凡人,困于智子锁死的牢笼,物理学的天空乌云密布,前路看似已绝。但他没有放弃,没有沉沦,反而凭借自身磨砺出的智慧、敏锐的观察力和不屈的探索精神,硬生生地察觉到了‘牢笼’本身的存在,甚至感知到了‘牢笼’之外的些许规则变化。这种于绝境中依旧不灭的理性之火,这种直面未知与恐惧的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属于人族的力量。

他顿了顿,端起茶缸,吹了吹气,却没有喝,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年轻陈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凝重,仿佛要将他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刻入年轻陈玄的灵魂深处:

谁言人族无大帝,一纸二电三理论。

这句话,他清晰地、缓慢地、一字一顿地,是对着年轻陈玄说的。

年轻陈玄浑身剧震,这句话像是一道撕裂黑暗的霹雳,带着煌煌天威与无尽的启示,轰然劈入他的脑海,与刚才丁仪那背负着文明希望、决然离去的背影瞬间重叠、融合!

师傅,您是说……丁教授他……年轻陈玄的声音带着颤抖。

我不是在单单说他一个人,陈玄(大罗)打断他,语气带着一种洞悉万古历史的沧桑与一种深沉的赞许,我是在说他们这一类人。是说在看似绝望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中,依旧能燃起理性之火,用一张纸、一支笔推演宇宙终极奥秘的人;是说在资源匮乏、强敌环伺的绝境下,能驾驭雷霆(电)、将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化为守护文明存续之盾与开拓未来之路之剑的人。他们或许没有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的神通,但他们思考的轨迹,他们探索的意志,他们于黑暗中寻求光明的执着,本身就是人族在这冰冷残酷的黑暗森林中,能够昂首而立,敢于对着深邃星空自称一声‘大帝’的底气与荣耀!

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金铁交鸣之音,带着文明薪火相传的厚重,在这小小的、温暖的修理铺里回荡,撞击着年轻陈玄的心扉。

丁仪,只是其中之一,是这片战场上,一个冲锋在前的士卒,也是一个试图理解战争规则的信使。陈玄(大罗)继续说道,他看到了‘墙’,感受到了‘窗帘’的变化,现在,他又拿到了那些可能蕴含其他可能性、其他思路的‘书’……这盘以星辰为棋盘、以文明存亡为赌注的棋,人类这边,总算不全是懵懂无知、任人摆布的棋子了。至少,有了几个能够逐渐看清棋盘轮廓,并且试图理解对手棋路、规则,甚至想要凭借自身智慧去撬动棋局、寻找胜机的……‘关键变量’。

他的话音刚落,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又或是某种宏大叙事早已设定的节点——

那台搁在墙角木架上、外壳泛黄、平时只用来播放咿呀戏曲和天气预报的老旧牡丹牌电视机,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闪烁了几下,所有的信号——无论是正在播放的缠绵悱恻的京剧《霸王别姬》,还是地方台模糊不清的雪花点——瞬间中断,消失得无影无踪。屏幕陷入一片死寂的、令人不安的黑暗,只有电子扫描线的余晖在边缘微微闪烁,如同垂死挣扎的萤火。

紧接着,一个庄严肃穆、带着强烈官方色彩和紧迫感的片头音乐猛地响起,打破了修理铺内短暂的宁静。屏幕骤然亮起,呈现出的是一个全球数十亿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联合国安理会会场。深色的木质桌椅,肃立的各国代表,密集的摄像机,以及主席台上那位面色凝重如铁、仿佛背负着整个星球重量的行星防御理事会(pdc)轮值主席。

2009年12月冬。

一个平凡而又注定被历史铭记的下午。

面壁者计划,连同其背后那令人窒息的、关于文明存亡的冰冷真相,如同最终审判般,正式向全世界公布。

洪亮、沉痛而缓慢的声音,通过覆盖全球的卫星信号网络,瞬间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在繁华都市鳞次栉比的摩天楼宇之间的巨幕上,回荡在偏远乡村寂静院落的收音机里,也清晰地、不可抗拒地传入了这间藏匿于市井、看似普通的修理铺。

……我们不得不以最沉重的心情,肩负起前所未有的责任,向全人类每一位成员,公布一个关乎我们文明生死存亡的、残酷的真相……

……一个位于半人马座a星的三体星系,存在一个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地外文明……

……该文明出于其自身生存的需要,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态度,派出的微观智能探测器‘智子’,已经先期抵达地球,并成功锁死了我们基础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如同被蒙住双眼的巨人,困守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上……

……三体文明的星际舰队,正以十分之一光速,向我们太阳系驶来,预计将在四百五十年后抵达……

……更为严峻的是,地球上,存在一个名为地球三体组织(Eto)的叛徒团体,他们信奉三体文明为‘主’,企图借助外来力量毁灭人类自身文明……

每一个词汇,都像是一记记重锤,裹挟着来自星海的寒意,狠狠地砸在全球几十亿听众的心头。外星人科技锁死星际舰队叛徒组织……这些原本只存在于最疯狂的科幻作品和最深沉的噩梦中的概念,如今被代表着人类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以最严肃、最无可辩驳的方式正式证实。恐慌,如同实质的、毁灭性的精神海啸,几乎在消息公布的瞬间,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城市街头传来刺耳的尖叫、哭喊和汽车紧急制动、碰撞的混乱声响;全球金融市场以秒为单位疯狂跳水,多个交易所被迫瞬间熔断;所有的宗教场所,无论教堂、寺庙还是清真寺,都在顷刻间被绝望祈祷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旧有的秩序、认知和安全感,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如同沙滩上被潮水冲垮的城堡。

然而,这令人绝望得几乎要窒息的真相揭露,却仅仅是一个更宏大、更悲壮、也更匪夷所思的终极战略计划的铺垫。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关乎物种存续的生存危机,行星防御理事会(pdc)经过反复论证、推演,并报请联合国安理会核准,决定启动代号为‘面壁计划’的终极战略倡议……

电视里开始用相对简明的语言和图像,向全球民众解释面壁计划那核心的、充满无奈与悲壮色彩的逻辑:为了对抗智子无孔不入的实时监视和信息获取能力,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选出数位面壁者。他们将获得近乎无限的资源调动权限,可以调用正在组建中的地球联合舰队的全部武力,可以征用全球的工业体系和科研力量,可以要求任何主权国家的配合与支持。而他们真正、核心的战略意图,将完全、彻底地隐藏在他们自己的思维迷宫中,不与任何人——包括pdc高层、最亲密的家人甚至他们自己(在某些层面)——进行真实的交流,不向任何组织进行真实的汇报。他们所有对外的公开命令、所有看似合理或荒谬绝伦的行为,都可能是精心设计的伪装、骗局、战略烟雾弹和思维迷宫的一部分。他们要对整个世界的质疑、反对、误解甚至仇恨照单全收,独自背负着整个文明的命运,在思维的绝对孤寂与黑暗中,构思那或许永远无法验证、也无人可以倾诉的、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搏。这是一种极致的信任,也是一种极致的牺牲。

……经pdc各成员国一致通过,并报联合国安理会核准,现正式公布首批面壁者名单。

这一刻,全球寂静。仿佛连呼啸的狂风、奔腾的江河、喧嚣的城市都瞬间凝固。数十亿人屏住了呼吸,心脏被一只无形而冰冷的大手死死攥紧,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第一位:弗里德里克·泰勒。屏幕上出现一位前美国国防部长的标准照和简短履历,眼神坚毅如鹰隼,面容冷峻如岩石。战略背景:宏原子聚变理论及太空军作战体系构建。

第二位:曼努尔·雷迪亚兹。一位有着拉丁裔面孔、眼神中燃烧着激情与魄力火焰的委内瑞拉总统形象出现。战略背景:恒星级核弹的大规模部署及全球战略资源整合。

第三位:比尔·希恩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沉稳、目光中透着深邃智慧的英国科学家、前欧盟领导人出现在屏幕上。战略背景:脑科学领域突破及人类认知潜力深度开发。

念到前三个名字时,尽管全球依旧被巨大的恐慌和绝望所笼罩,但世界各地还是响起了一些议论声、分析声。这三人的显赫资历、崇高地位和他们公开的、看似有迹可循的战略方向(太空军、核武器、脑科学),虽然让人感到前路艰难险阻、希望渺茫,但至少还符合普通人对于救世主战略家的某种想象——手握重兵、经验丰富的将军;富有个人魅力、善于整合资源的政治家;智慧超群、走在科学最前沿的学者。那一丝如同风中残烛般渺茫的希望,依旧在绝望的黑暗中微微摇曳,不肯彻底熄灭。

但是,当最后一个名字,通过扬声器,无比清晰地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引发的却是全球性的、如同火山爆发般的错愕、不解与滔天的哗然!

第四位:罗辑。

画面切换,出现了一张与前面三位截然不同的面孔。一个看起来相当年轻的东方男性,头发有些凌乱,似乎不常精心打理,眼神带着几分茫然,几分疏离,甚至隐约流露出一丝与眼下全人类面临的严峻形势格格不入的、玩世不恭的底色。屏幕一侧打出的资料显示,他仅仅是中国的一位社会学教授,没有任何显赫的政治或军事背景,没有指挥过一兵一卒,也没有获得过诺奖级别的、足以改变世界的科学成就。

战略背景:未公开。

什么?!一个社会学教授?

他凭什么?他有什么资格和其他三位巨头并列?

这里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隐藏至深的惊天秘密!

pdc是不是疯了?这是拿全人类的命运开玩笑吗?!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明确的解释!

质疑声、愤怒的呐喊声、不解的困惑声,瞬间如同海啸般淹没了所有的新闻频道、网络论坛、社交媒体和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讨论角落。罗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普通至极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不,是在一瞬间,成为了全球最着名、也最受争议、承受最大压力和最多审视目光的人物。他的过往被无数双充满好奇、怀疑和焦虑的眼睛扒出,他的每一篇学术论文、每一次公开露面、甚至是他大学时期的情感生活细节,都被放在数字时代的显微镜下反复剖析、解读,无数人试图从中找出他被选中的、那隐藏至深的、足以颠覆常理的理由。恐慌与绝望之中,又疯狂地掺杂了巨大的困惑和针对pdc决策合理性与透明度的强烈质疑浪潮。

而在那间不起眼的修理铺里,那台老旧的牡丹牌电视机,依旧忠实地、嗡嗡作响地播放着这场足以颠覆人类历史、重塑文明进程的新闻发布会。年轻陈玄看着屏幕上那四张风格迥异、却同样背负着星辰重量的面孔,尤其是罗辑那张与他年龄相仿、却瞬间被抛到命运火山口、承受着全球质疑与期望的、带着几分无措和漠然的脸,心中五味杂陈,巨浪滔天,难以自已。他回想起丁仪刚才那充满困惑与觉悟的来访,那本名为《三体》的、仿佛预言般精准得令人恐惧的书,师傅那些关于、、、关键变量的晦涩而深刻的比喻,以及那句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的谁言人族无大帝,一纸二电三理论。之前所有零散的线索、所有隐约的感知、所有超乎寻常的迹象和对话,在此刻,被这公开的名单和计划轰然贯通,编织成一张清晰、严密而令人窒息的、关于现实真相的大网!

他猛地转头看向师傅,眼中充满了亟待确认的震撼与明悟。

陈玄(大罗)也正看着屏幕上罗辑的影像,他的眼神不再是一片平静的古井,而是翻涌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那里面有对个体命运被强行扭曲的深切的怜悯,有对历史洪流与命运弄人的淡淡嘲讽,有对凡人被迫背负神只重任的隐忧,但更深处,在那眼眸的最底层,似乎还隐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最高明的科学家观察着关键实验变量般的……冷静的期待。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如同梦呓,却又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和绝对的清醒,清晰地传入年轻陈玄的耳中,如同最终的判词:

窗帘已经拉上,监视的眼睛暂时被挡住了,窥探的触手也被隔绝在了信息屏障之外……现在,舞台已经清场,灯光已经就位,背景音乐已然奏响。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电视屏幕的阻隔,看到了那个被命运之手强行推上神坛亦或是断头台的、茫然无措的年轻社会学教授,看到了他未来将要面对的无穷孤独、质疑与那足以灼烧灵魂的责任,真正的‘面壁者’们,该开始你们的表演了。在这片我用一滴‘眼泪’为你们换来的、短暂而宝贵的‘信息盲区’里,人类啊,褪去无用的恐慌和幼稚的依赖,展现你们种族真正的韧性吧。让我看看,你们这些被自身智慧与命运选中的‘大帝’,能否依靠自身滋长的、名为‘纸、电、理论’的武器,在这片冰冷黑暗的森林中,为你们的文明,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路。我,拭目以待。

说完,他脸上所有外露的情绪瞬间收敛,如同潮水退去,恢复成一贯的、令人难以捉摸的平静。他不再关注电视里后续的喧嚣、专家的解读或是全球各地的混乱反应,仿佛那些都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他重新拿起工作台上那枚冰冷的、磨损严重的旧齿轮,在指尖灵活而专注地转动起来,目光沉浸于齿牙每一次精准的啮合与分离,仿佛那微小机械结构里蕴含的朴素、简洁而永恒的,才是整个纷繁复杂、危机四伏、壮阔瑰丽的宇宙中,唯一值得他此刻投入全部心神去探究的核心奥秘。

而年轻陈玄,看着师傅在炉火映照下那沉静如渊、仿佛与整个宇宙韵律同步的侧影,回味着那句如同灯塔般照亮迷雾的谁言人族无大帝,一纸二电三理论,感受着话语中蕴含的对文明韧性的绝对信心与对智慧力量的崇高礼赞,心中翻腾的困惑、恐慌与无力感,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感觉取代——那是一种被打开了全新认知维度的震撼,一种窥见文明在绝境中所能爆发出的底层韧性与创造力的明悟,以及一种沉甸甸的、想要去深入理解、去追随、去见证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世界已经彻底地、irrevocably(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他那神秘莫测、仿佛来自世界之外、拥有着莫测能力的师傅,这间藏匿于市井烟火中、看似普通却承载着不凡的修理铺,都已被无形的、名为或的坚韧丝线,牢牢地、紧紧地系在了这场以浩瀚星辰为棋盘、以两个文明存亡为赌注的、波澜壮阔又残酷无比的宏大棋局之上。

他不再言语,也没有继续追问。他只是默默地拿起之前那台卡住快门的海鸥dF-1相机,拿起那柄细长的镊子,更加沉静、更加专注地、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眼前这细微而具体的维修工作之中。在真正的、足以吞噬星辰的巨浪将一切席卷而去之前,在这黑暗森林的枪声正式响起之前,他能做的,也是唯一有价值、有意义的准备,就是跟紧师傅的脚步,学好、悟透这纷繁万象背后,那根贯穿始终的、名为的朴素之线。这线,或许微弱,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微观与宏观,也连接着……生存与灭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