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 第174章 拜山仪式启征程

第174章 拜山仪式启征程(1/2)

目录

冷志军清了清嗓子,根据自己两世的经验和理解,结合山林规矩,一条条说道:

“第一,令行禁止。进了山,所有人的行动,必须听从头安排。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走哪条路,不能擅自行动。”

“第二,同舟共济。路上不管谁遇到难处,比如受伤、生病,或者是货出了问题,大伙儿都得伸手帮一把,不能看笑话,更不能丢下不管。”

“第三,公平交易。到了红榔头市,所有山货统一由把头出面议价,或者指定可靠的人去交易。不准私下去跟商贩勾搭,压低价格或者以次充好,坏了咱们整个队伍的名声和收益。交易所得,按事先说好的规矩分配,谁也不能多吃多占。”

“第四,守住山规。采参有采参的规矩,打猎有打猎的规矩。不准猎杀怀崽母兽和幼兽,不准涸泽而渔,不准去动那些明显有主或者年份太小的‘山参孩儿’。咱们靠山吃山,更得敬山养山。”

“第五,一致对外。万一在市集上跟其他人发生冲突,必须团结一致,有理说理,但不能先动手欺负人。可要是有人故意找茬,咱们也不能怂,得让人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

这几条规矩,条条在理,既考虑了队伍的管理和利益,也体现了山林猎人的基本道义和对自然的敬畏。巴图老人听得频频点头,哈森等人也面露赞同之色。

孟和哈哈一笑:“没毛病!冷兄弟,你这几条规矩立得好!比我们想得还周全!就按你说的办!谁要是不守规矩,不用你开口,我孟和第一个不答应!”

规矩既定,气氛又轻松起来。接下来几天,整个营地都围绕着即将到来的红榔头市之行高速运转起来。冷志军这个新上任的“把头”也开始履行他的职责。他仔细清点了队伍要带去的山货种类和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向巴图等老猎人详细询问了通往红榔头市的几条路线及其风险;还组织年轻猎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协同行进和应急演练。

乌娜吉虽然话不多,但默默地帮冷志军整理着路线图,并用她特有的方式检查着每一件将要带出去的皮货和药材的质量。林志明则成了冷志军的“传令兵”,跑前跑后,兴奋得像是自己要当大将军。

出发前夜,冷志军独自一人走到营地边缘,望着东南方连绵的群山。那里,就是红榔头市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他摸了摸怀里胡安娜给的平安符,又摸了摸那把温润的狼髀石。这一次,他肩负的不再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家庭的生计,而是一支队伍的期望和信任。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混合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山规已立,前路漫漫,这把头的担子,他必须稳稳地挑起来。

启程前往红榔头市的日子,定在了一个据巴图老人测算“宜出行、利交易”的清晨。天色未明,鄂伦春营地却已是人声鼎沸,火把通明。即将远行的人们在进行最后的准备,检查驮货的马匹和驯鹿是否鞍鞯牢固,捆绑货物的皮绳是否结实,干粮袋、水囊、防身的武器是否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兴奋与淡淡离愁的气氛。

冷志军作为新任“把头”,起得比所有人都早。他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猎装,腰间挂着那把鄂温克猎刀和装满实弹的弹药袋,爷爷传下的老枪背在身后,枪托被摩挲得油光发亮。他站在营地边缘一处地势略高的土坡上,沉默地注视着下方忙碌的景象,清点着人数和物资。林志明跟在他身边,脸上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也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紧张,不停地整理着自己那身略显宽大的新皮袄。

乌娜吉也准备好了。她的装束与往常并无二致,依旧是那身旧狍皮袄,牛角弓和箭囊随身,只是腰间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皮袋,里面装着应急的伤药和解毒剂。她安静地站在冷志军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平静地扫过人群,像一头即将跟随头狼出征的母狼,沉稳而警惕。

孟和带着巴图、哈森等几位核心猎手走了过来。孟和手里捧着一个用红布覆盖的木盘,神色异常庄重。“冷把头,”他用了正式的称呼,将木盘递到冷志军面前,“时辰快到了,该行‘拜山’礼了。”

冷志军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点头。这是进深山、特别是进行像采参、大规模狩猎或远行交易这类重大行动前必不可少的仪式,是山里人千百年来对养育他们的山林表达敬畏、祈求平安的方式,也是凝聚队伍士气的重要一环。他既然当了这把头,这主祭之人,非他莫属。

营地中央最大的篝火堆旁,已经按照规矩布置好了祭坛。一块扁平的大青石充当香案,上面摆放着几样祭品:一碗金黄的小米,代表五谷丰登;一碗清澈的泉水,象征山泉甘冽;一块风干的鹿肉,寓意狩猎顺利;还有三杯烈酒。香案前,插着三根用松木削制、裹着油布的火把,尚未点燃。

所有即将出发的猎手和负责驮运的壮丁,约莫二十余人,在孟和的指挥下,默默地在祭坛前围成一个半圆。没有人说话,连最活泼的林志明也屏住了呼吸,气氛肃穆而凝重。妇女和孩子们则站在外围,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巴图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将一支用鹰羽和彩线装饰的萨满鼓递给冷志军。这不是真正的萨满跳神,但进山前的祭祀,往往带有一些萨满教的色彩,鼓声是用来沟通天地的媒介。

冷志军接过鼓,感觉分量不轻。他虽然不是萨满,但自幼在山里长大,见过无数次类似的仪式,基本的流程是懂的。他走到祭坛前,面朝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是他们此行要去的方向。

他闭上眼睛,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举起鼓槌,用力敲响了第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