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 > 第219章 添置家当暖窝棚

第219章 添置家当暖窝棚(1/2)

目录

青榔头市的喧嚣与财富,如同潮水般涌来,又随着集市的散去而渐渐沉淀。当冷家屯狩猎队的车队,带着远超预期的巨额收益和琳琅满目的新采购物资,浩浩荡荡返回屯子时,引发的轰动效应,比上次猎豹归来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沉甸甸的、装着部分现大洋和金条的箱子,以及那张代表着更大数额存款的信用社单据,被冷志军和林志明小心翼翼地抬进冷家堂屋,放在炕桌上时,连一向沉稳的冷潜老爷子,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林秀花和胡安娜更是看得目瞪口呆,她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这……这都是咱们这次卖货挣的?”林秀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敢相信地用手摸了摸冰凉的银元和温润的金条。

“嗯,大部分是。还有一些是金老板给的定金。”冷志军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将具体的收入和分配方案向家人和核心队员公布。按照事先定好的章程,扣除队伍公共积累和必要开支后,剩余部分进行了公平分配。每个队员都拿到了一份足以让任何农户眼红心跳的丰厚报酬。

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席卷了每一个家庭。巴雅尔家立刻开始盘算着除了翻修房子,还要再多买几头牛犊;林志明家筹划着给儿子说一门更好的亲事;诺敏的爹娘拿着钱,激动得老泪纵横,念叨着终于能给闺女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了;连赵老蔫都乐呵呵地打算把家里的老房子彻底修缮一番,再给老伴打副银镯子。

然而,冷志军深知,财富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而非单纯地囤积。在队员们还沉浸在数钱的兴奋中时,他已经开始着手将这笔巨款,转化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当”和“暖意”。

第一项大开支,自然是继续推进早已规划好的新房建设。

原本就备好的木料砖瓦立刻派上了用场。冷志军请来了屯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又雇佣了屯里几乎所有闲置的劳动力,支付了比往常更优厚的工钱。冷家院子的工地上,顿时变得热火朝天。夯土打地基的号子声、锯木头的嘶啦声、砌墙的叮当声,从早响到晚。

新房的规划比最初更加气派:正屋三间,宽敞明亮,盘着连通的火炕和灶台,确保冬日里每个角落都温暖如春;东厢房两间,一间是冷志军和胡安娜的卧室,预留了宽敞的位置放置婴儿摇车,另一间是未来的儿童房;西侧则规划了宽敞的仓房和工具间。院子也要重新平整,扎上结实的木栅栏,预留出未来的狗舍和鹰架(为白羽准备)。

看着新房一天天拔地而起,雏形初现,冷潜和林秀花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仿佛年轻了十岁。胡安娜虽然行动不便,也每天都要在婆婆的搀扶下,远远地看上一会儿,抚摸着肚子,对未来充满了甜蜜的憧憬。

第二项,则是购置改善生活品质的“大件”。

冷志军和林志明专门又去了一趟县里的供销社,这次不再是采购狩猎物资,而是瞄准了那些能提升生活便利和舒适度的稀罕物。

他们抬回了一口铮亮厚重的双耳大铁锅,替换了家里那口修补多次的旧锅,乐得林秀花合不拢嘴,念叨着“这下炖肉再也不怕糊底了”。

两个印着大红喜字和牡丹花的铁皮暖水瓶,被小心翼翼地放在堂屋的柜子上,这在屯里可是头一份!这意味着随时都能喝上热水,夜里孩子哭闹冲奶粉(虽然现在还没有)也方便多了。

几块颜色鲜亮、质地厚实的斜纹布和灯芯绒布,被胡安娜和林秀花如获至宝地收了起来,准备给全家人做新衣裳,尤其是给未出世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