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添置家当暖窝棚(2/2)
甚至,他们还咬牙买了一台崭新的、上海产的“飞人牌”缝纫机!当这台闪着黑亮油漆光芒的机器被抬进冷家时,几乎半个屯子的妇女都跑来看热闹,啧啧称奇。胡安娜在乌娜吉的帮助下,试着蹬了几下,听着那清脆的“嗒嗒”声,看着针脚均匀地走过布料,脸上露出了无比欣喜的笑容。这意味着,往后做衣服、缝补,再也不用那么费时费力了。
此外,还有新的搪瓷脸盆、暖水袋、手电筒、甚至给冷潜买了一个带玻璃罩子的新煤油灯,比旧的松明子亮堂多了,还没有烟。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在当时的东北农村,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的飞跃。
第三项,关乎狩猎队未来的发展和队员们的福利。
冷志军没有忘记队伍的根基。他拿出相当一部分公共资金,通过冯老板的关系,再次补充了大量的弹药,尤其是56半和53式步枪的子弹,确保训练和狩猎无忧。又添置了几套更好的攀援绳索、岩钉、以及一批新的合金夹子和钢丝。
他还给每个正式队员配发了一双结实耐用的高帮翻毛牛皮鞋,替换他们脚上那些破旧的靰鞡鞋,大大提升了雪地行军和山林跋涉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给狗帮的成员们也改善了伙食,定期添加肉食和骨粉,让它们更加膘肥体壮,毛色油亮。
第四项,则是人情往来和对屯子的回馈。
狩猎队的成功,离不开屯邻们的帮衬和支持。冷志军不是忘本的人。他让林秀花和胡安娜准备了不少份量十足的“回礼”——通常是几斤风干的野猪肉、一块新扯的布、或者一些从集市上买来的糖果点心,由队员们分头送到那些曾经帮助过狩猎队、或者生活比较困难的屯邻家中。
孙老药那里,除了应有的诊金和药费,冷志军还额外送去了两块好料子和一瓶好酒,感谢他一直以来对队伍,尤其是对胡安娜的关照。
对于屯子里唯一的扫盲夜校,冷志军也以狩猎队的名义,捐赠了一批铅笔、笔记本和几盏煤油灯,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这一举动,赢得了屯里老少的一致赞誉,狩猎队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冷家屯的面貌,尤其是狩猎队成员们的生活。崭新的房屋、稀罕的物件、丰厚的家底、以及来自屯邻们发自内心的尊敬,让每一个队员和他们的家人都充满了自豪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巴雅尔家的新房梁已经架好,他媳妇逢人便夸自家男人有本事;林志明家开始有人主动上门提亲,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阿木尔用分到的钱给家里买了头小毛驴,他爹赶着毛驴下地,腰杆挺得笔直;就连年纪最小的诺敏,也给自己攒下了一份厚厚的嫁妆,眼神里充满了自信的光芒。
夜幕降临,冷家虽然还在施工,暂时显得有些杂乱,但那份蒸蒸日上的生机与暖意,却充盈在每一个角落。新买的大铁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狍子肉,热气腾腾。暖水瓶里装着随时可取用的热水。胡安娜在崭新的煤油灯下,踩着缝纫机,为未出世的孩子赶制小衣裳,那“嗒嗒”的声响,仿佛敲击着幸福生活的节拍。冷志军和父亲坐在炕沿上,就着灯光,擦拭着新补充的步枪,讨论着新房最后的细节和开春后的狩猎计划。
灰狼和老狗缺耳朵趴在温暖的炕脚下,舒服地打着呼噜。就连柳条筐里的“白羽”,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日益富足安宁的氛围,扑腾翅膀的频率都欢快了许多。
财富,在这一刻,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为了温暖的炕头、明亮的灯光、崭新的衣物、可口的饭菜、还有左邻右舍那真挚的笑脸与祝福。它实实在在地“暖”了冷家的窝棚,也“暖”了每一个狩猎队成员的心,更“暖”了冷家屯这个小小的村庄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