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75章 金殿赌约惊四座 巧解迷局定乾坤

第175章 金殿赌约惊四座 巧解迷局定乾坤(2/2)

目录

拿下王怀安之后,沈清辞并没有就此罢手。她当即下令,在扬州城内张贴告示,告知百姓们王怀安的罪行,并鼓励百姓们举报其他贪赃枉法的官吏。同时,她还对扬州的漕运官差进行了全面整顿,将那些欺压百姓、勒索船家的官差全部革职查办,换上了一批清正廉洁、办事干练的官员。

百姓们听闻沈清辞严惩贪官污吏,无不拍手称快。许多曾经被欺压的船家、粮商,纷纷前来向沈清辞道谢,并主动提供了许多关于漕运的线索和建议。

在百姓们的支持下,河道疏通工作也进展得十分顺利。李先生按照制定的方案,分段疏通河道,修建临时堤坝,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沈清辞的亲自协调下,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半个月后,扬州段的河道终于疏通完毕,漕船通行无阻。沈清辞又下令,在河道两岸设置了多个检查站,严查克扣漕粮、勒索船家的行为。同时,她还制定了新的漕运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了对漕运的监督和管理。

解决了扬州的问题之后,沈清辞又带领人马前往其他漕运沿线城市,按照扬州的模式,逐一整治贪赃枉法的官吏,疏通淤塞的河道,建立新的漕运管理制度。一路上,她雷厉风行,严惩不贷,所到之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百姓们欢呼雀跃。

萧景渊得知沈清辞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后,心中十分欣慰。他特意派人送去了许多物资和钱财,支持沈清辞的漕运改革工作。同时,他还在京城暗中打压那些反对漕运改革的官员,为沈清辞扫清障碍。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年的期限就到了。沈清辞带着漕运改革的成果,返回了京城。

太和殿内,景帝看着沈清辞呈上的奏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奏折上写明,经过半年的改革,漕运损耗减少了六成,国库增收了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沿途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沈氏,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景帝龙颜大悦,“漕运改革成效显着,你功不可没。朕决定,封你为‘护国夫人’,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谢陛下隆恩。”沈清辞屈膝行礼,心中十分欢喜。

一旁的周大人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沈清辞真的做到了。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履行赌约,自请辞官。无奈之下,周大人只能出列,说道:“陛下,臣愿赌服输,恳请陛下恩准臣辞官归乡。”

景帝看了周大人一眼,说道:“既然你已经认错,朕便准了你的请求。希望你回乡之后,能够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

“谢陛下。”周大人灰溜溜地退到了一边。

文武百官见沈清辞立下如此大功,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沈清辞一一谢过,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笑容。

退朝之后,萧景渊快步走到沈清辞身边,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清辞,你真棒!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功。”

沈清辞靠在萧景渊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景渊哥哥,这也有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在京城为我保驾护航,我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漕运改革。”

“我们之间,还需要说这些吗?”萧景渊低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以后,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沈清辞抬起头,望着萧景渊深情的眼眸,唇角勾起一抹甜蜜的笑容。她知道,有萧景渊在身边,无论未来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有勇气去面对。

然而,沈清辞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向她逼近。江南的水匪因为失去了王怀安这个靠山,又被沈清辞的改革断了财路,对她恨之入骨。他们暗中勾结了朝中的一些反对势力,打算在沈清辞回府的路上,对她不利。

这日,沈清辞乘坐马车,带着护卫返回侯府。当马车行至一条僻静的小巷时,突然从两侧冲出了一群蒙面黑衣人,手持利刃,朝着马车扑了过来。

“有刺客!保护小姐!”护卫们立刻拔出刀剑,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沈清辞坐在马车内,心中并不慌乱。她早已料到,那些水匪和贪官污吏不会善罢甘休。她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匕首,紧紧握在手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黑衣人个个身手矫健,悍不畏死,护卫们虽然奋力抵抗,但渐渐有些体力不支。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萧景渊带领着一队骑兵,及时赶到了现场。

“清辞,别怕,我来了!”萧景渊一声大喝,手持长枪,冲入了战团。

有了萧景渊的支援,黑衣人顿时溃不成军。萧景渊的枪法出神入化,每一枪都能击倒一名黑衣人。护卫们也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没过多久,黑衣人就被全部歼灭。萧景渊快步走到马车旁,打开车门,焦急地问道:“清辞,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沈清辞摇了摇头,笑道:“我没事,景渊哥哥,谢谢你及时赶到。”

萧景渊仔细检查了一遍沈清辞的身体,确认她没有受伤后,才松了一口气。他脸色阴沉地说道:“这些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光天化日之下刺杀朝廷命官。我一定会查明幕后主使,让他们血债血偿!”

沈清辞点了点头,说道:“我怀疑,这件事与江南的水匪,以及朝中的反对势力有关。我们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回到侯府之后,萧景渊立刻派人调查刺客的身份和幕后主使。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终于查明,这些刺客果然是江南水匪的残余势力,而幕后主使,则是朝中的礼部尚书赵大人。赵大人与周大人是死党,一直反对漕运改革,如今见沈清辞立下大功,受到陛下的重用,心中十分嫉妒,便勾结水匪,想要除掉沈清辞。

“赵大人,你好大的胆子!”萧景渊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竟敢勾结水匪,刺杀护国夫人,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他当即带着证据,前往皇宫,向景帝禀报了此事。景帝得知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赵大人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同时,他还下令彻查江南水匪的残余势力,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萧景渊的全力打压下,江南水匪的残余势力很快就被肃清,朝中反对漕运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严厉的惩处。沈清辞的地位更加稳固,她的漕运改革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几个月后,漕运改革的成效更加显着。全国的漕运损耗大幅减少,国库收入持续增加,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景帝对沈清辞更加信任和器重,经常召她入宫商议国事。

沈清辞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她继续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商业贸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萧景渊始终陪伴在沈清辞身边,支持她、保护她。两人的感情也在共同经历风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深厚。

这日,阳光明媚,侯府的花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沈清辞和萧景渊并肩坐在亭子里,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景渊哥哥,你说,我们以后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吗?”沈清辞靠在萧景渊的肩膀上,轻声问道。

萧景渊紧紧握住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