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袖里乾坤(1/2)
白山之巅,风云变幻。
陈安静坐在天池湖畔,掌心中那枚灰扑扑的空间种外壳,此刻正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微光。
这光芒并不耀眼,却透着一股深邃至极的幽暗,仿佛能吞噬周遭的光线与视线。
数载参悟,他那一缕神念早已在这方寸之间的外壳纹理中游走了千百回。
更也将其中撑起须弥芥子的法门,解析得七七八八。
使得其能化作一道术法,随心施展。
“收。”
陈安轻叱一声,大袖一挥。
这一挥,看似平平无奇,不带丝毫烟火气。
然而在下一瞬,只见天穹上漫卷的云海,竟像是受到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吸力牵引。
浩浩荡荡,奔涌而下。
原本覆盖了半个山头的云雾,在靠近陈安袖口三尺之地时,陡然扭曲、塌陷,迅速缩小。
最终化作一缕缕细若游丝的白气,尽数没入了他那宽大的青衫袖袍之中。
不过眨眼功夫,白山云开雾散。
阳光毫无遮拦洒落,照在波光粼粼的天池水面上,金光跃动。
陈安垂下手臂,轻抖衣袖。
一缕缕白气又自袖中悠悠飘出,重归天际,复化作云团,聚散无常。
“原来如此。”
陈安脸上露出一抹了然笑意。
他眼下这一手,或许同典籍记载当中的袖里乾坤有些出入,但却也殊途同归,本质上并无太多差别。
也并非是真的在袖子里开辟了一个世界,而是以大法力、大神通,在袖口的方寸之地,构建了一个临时的折叠空间。
物入其中,如须弥纳于芥子,大小随心,重量自消。
“以此法理,若是修行到了极致,或许真能做到袖吞天地,不过眼下嘛......”
陈安摇了摇头。
这手段看着玄妙吓人,实则对他如今的修行而言,也并没有太多用处。
新法修行到他这般境地,举手投足皆可引动天地伟力。
对敌时,这等收摄法门反倒不如直接以雷霆剑气轰杀来得痛快。
若是用来困敌,稍微厉害些的修士只要明悟空间节点,也不难破开。
“有些鸡肋。”
陈安做出了评价。
“不过,用来当做些随身的储物器具,倒也是个不错的用法。”
他想起了林朝英那丫头。
每次下山游历,或者是去各大世家顺手牵羊。
总要随身带着个大包裹,用来装那些战利品。
看着虽是有趣,却也着实累赘。
若是有此法相助,往后她再行搬运之事,便也方便了许多。
更何况,作为修行中人却也一直都没个储物的器具,说出去也叫人笑话。
一念至此,陈安心头便有了想法。
伸手在虚空一抓,便是凭空摄来几块品质上佳的玉石。
指尖金光流转,在玉石上飞快的刻画出一道道符文。
这些符文都是他从空间种外壳上参悟而得,用来稳固开辟的空间。
不多时,伴随着灵光一闪,便已功成。。
从外表看去,这就是三块寻常的玉佩,只是质地温润了些。
但若以神念探查,便能发现其内部另有乾坤。
虽不大,却也足有一间屋舍大小,足够装下寻常的行囊杂物了。
“去。”
陈安随手一抛。
三枚玉佩化作流光,分别飞向了道场中的清风,以及再度下山的林朝英和萨守坚。
做完这一切,陈安复又盘膝坐下。
山风拂面,心湖止水。
这白山之巅的岁月,便在这一呼一吸,一静一动之间,悄然流逝。
......
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
对于修行者而言,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是最奢侈的资粮。
而在那滚滚红尘当中,时间却是催命的鼓点,更也是推动改朝换代的洪流。
大周覆灭后的这几年,中原大地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北方大地上,旧朝的残余势力、地方割据的藩镇,以及趁乱而起的草莽豪强。
三方间为了争夺地盘和人口,杀得昏天黑地。
今日你方唱罢,明日我便登场。
洪水过后,一片残破的汴梁的废墟上,也不知插过多少面大王旗,却无一人能真正坐稳那把龙椅。
蒸汽的黑烟在北地的天空中弥漫,却是带着血腥味的。
那些失控的蒸汽甲士、火炮,成了军阀们屠戮同胞的利器。
生产停滞,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千里无鸡鸣。
而在这乱世的南方,局势却逐渐明朗起来。
朱元璋占应天府,据长江天险。
上下齐心,一同发力。
再加上还有燕山学宫的技术支持下,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
短短几年的功夫不仅稳住了淮西、江南的基本盘,更是汲取了大周灭亡的经验,给予工人地位,提高待遇。
发电规模一日日壮大,换来的就是新式工坊拔地而起。
它们生产出来的不仅仅是军械,更有农具、布匹。
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自然归心。
但这并不代表南方就此太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盘踞在长江中游,拥兵六十万,号称汉王的陈友谅,便是朱元璋争霸天下的最大绊脚石。
陈友谅并非庸碌之辈。
他虽无学宫支持,却也全盘接收了大周在荆湖一带的造船厂与水师遗产。
甚至通过收买落魄的格物匠人,打造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
其麾下的混江龙、塞断江等巨型楼船,皆覆以厚重铁甲,高达数丈,宛如水上移动的钢铁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