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故人(1/2)
残阳如血,将桃山染成一片凄艳的红。
秋风卷过枯黄的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无数旧日的魂灵在低语。
陈安拾级而上,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脚下的青石板早已被岁月的苔藓覆盖,缝隙间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最后一点生机。
行至山巅,视野豁然开朗。
那株昔日陈安移栽回来的半灵桃树,历经漫长岁月,如今已经长大。
枝干虬结如龙,冠盖亭亭如盖。
虽已是深秋,叶片泛黄,却依旧透着一股苍劲古朴的意韵,静静地守望着树下的几座坟茔。
坟冢并无奢华装饰,只用最寻常的山石垒砌。
居中一座,墓碑上刻着大周太师林公冲之墓。
左侧是西平王刘公法之墓,右侧是智深禅师之墓。
稍下首处,是一座稍新的坟茔,碑文简练有力:大周枢密使岳公飞之墓。
陈安在几座坟前站定,目光缓缓扫过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二百年光阴流转,沧海桑田。
昔日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曾在安竹山庄把酒言欢、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身影,如今都已化作了这黄土一抔。
“二哥,大哥,刘经略,鹏举……”
陈安轻声呢喃,声音平淡,不带丝毫悲戚,只像是在唤醒几位沉睡多年的老友。
他撩起衣摆,席地而坐。
从袖中取出那只跟了他几百年的酒葫芦,拔开塞子。
一股清冽醇厚的酒香,顿时弥漫在这清冷的山巅。
“这酒,还是当年的桃花酿。”
陈安手腕轻转,酒液倾泻而下,在几座坟前的泥土上画出一道湿润的痕迹。
“两百年了,味道没变。”
“这世道,却变了模样。”
他自顾自地说着,仿佛那些故人就坐在他对面,正侧耳倾听。
“二哥,你一直忧心不下的王朝轮回,终究还是来了,但也去了。”
“大周亡了,亡在了自己手里。”
“但也如你我当年所愿,这片土地上,长出了新的庄稼。”
陈安抬头,望向遥远的北方,那是燕山学宫的方向,也是大明新都的所在。
“现在的天下,叫大明。”
“没有皇帝,只有元老院和大执政。虽然还有争斗,还有人心鬼蜮,但至少……”
“比起咱们那个时候好多了,也算是成功。”
“那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又修好了,比以前更宽,跑得更快。”
风过林梢,桃树的枯叶簌簌落下,落在他肩头,也落在冰冷的墓碑上。
陈安伸手,轻轻拂去林冲墓碑上的一片落叶。
动作轻柔,宛若当年为其拂去征袍上的雪花。
“鹏举,你的夙愿也了了。”
“金人没了,蒙古人也成了大明的牧民。咱们汉人的旗帜,如今插到了极西的流沙,插到了东海的尽头。”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陈安仰头,将葫芦中剩下的残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入喉,化作一股暖流,却暖不热这深秋的寒凉。
他放下葫芦,静静地坐着,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地平线。
最后一点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那几座坟茔的影子交叠在一起,不分彼此。
许久。
陈安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
对着几座坟茔,最后深深一揖。
“走了。”
“等下一个百年,再来看你们。”
说罢,他不再留恋,转身踏上那条下山的青石小径。
此时天色已暗,山林间暮霭沉沉。
陈安步履从容,不急不缓。
他并未施展缩地成寸的神通,只是如一个寻常游人般,一步步丈量着这条曾走过无数次的山路。
行至半山腰。
前方忽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
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陈安微微抬眸。
只见下方的石阶转角处,转出一个佝偻却魁梧的身影。
那是一位老者。
须发皆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如同干裂的老树皮。
他身着一身不起眼的墨色常服,手中拄着一根不知从哪折来的枯枝做拐杖,正一步一顿,艰难却坚定地向上攀登。
老人的身后,并未跟着随从护卫。
只有他一人,独行于这荒凉的秋山之中。
陈安脚步微顿,并未避让,只是静静地站在台阶上方。
那老人似也察觉到了有人,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
相对昏暗的暮色中,两道目光在空中交汇。
一道深邃如渊,蕴含着天地万象的平静;一道浑浊却锐利,透着阅尽千帆的沧桑与霸气。
老人的目光在触及陈安面容的那一刻,猛地凝固了。
他那只握着枯枝拐杖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了一下。
原本浑浊的眼眸中,瞬间迸射出一股难以置信的光芒,像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
“你……”
老人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干涩。
他死死盯着陈安那张年轻清俊、不染半分风霜的脸庞,脑海深处,一段尘封了大半辈子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那是建炎两百零二年,大饥荒。
濠州城外,破败的皇觉寺。
那个饥寒交迫、几近饿死的少年和尚。
那个将半块霉饼分给女童的绝望时刻。
以及……
那个突然出现,宛若谪仙般的一男一女。
“世道既是不公,我便叫它公道。”
自家作为少年郎说出的那句咬牙切齿誓言,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而那个青衫人平淡带着审视的眼神,便也一直镌刻在朱元璋的心头。
很多年过去了。
那个少年和尚,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驱逐了旧时代的腐朽,建立了这煌煌大明,成了威加海内的大执政。
他老了,头发白了,牙齿松了,连走路都要喘气。
可眼前这个人……
却依旧是当年的模样。
青衫磊落,容颜不改。
岁月仿佛在他身上停滞了,未曾留下哪怕一丝一毫的痕迹。
“是你?”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胸中翻涌的惊涛骇浪。
他终究是一代雄主,心性之坚韧远超常人。
短暂的震惊过后,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只是目光依旧紧紧锁在陈安身上,未曾移开分毫。
陈安神色平淡,微微颔首。
“朱重八。”
这三个字一出,朱元璋身躯再次一震。
这个名字,除了那些早已作古的老兄弟,这天下间,已经有几十年没人敢这么叫他了。
即便是在元老院里吵得面红耳赤,那些人也得尊称他一声大执政。
可从这青衫人口中说出,却显得那般自然,那般理所当然。
仿佛在他眼中,自己依旧是当年那个破庙里的小和尚。
“果然是你。”
朱元璋笑了,笑声有些苍凉,又有些释然。
他扔掉了手中的枯枝,挺直了腰杆。
虽然衣着朴素,虽然年老体衰。
但在这一刻,那股属于开国领袖的气势,依然从他那具苍老的躯壳中迸发出来。
“当年皇觉寺一别,咱找了你几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