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400章 携手共进向未来

第400章 携手共进向未来(1/2)

目录

清晨的风掠过了望台,艾琳站在木板边缘,手里拿着新刻的木牌编号簿。她低头翻了一页,上面写着“第七区,帐篷六顶,入住十九人,口粮日耗三点二单位”。彼得从下方梯子爬上来,喘着气说:“东谷来的那批人已经安顿好了,老铁匠今早开始修犁头,说三天内能出三把。”

艾琳点头,目光扫过村外新开的地。泥土翻得整齐,几组人正拉着石磙压地。她记得五天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现在已有二十多亩田整了出来。远处校场传来鼓声,三短一长,是训练集结的信号。

“联络组传话了吗?”她问。

“传了。”彼得说,“起义军主将答应今天午后到,带两名副官。他们想谈下一步行动。”

艾琳合上簿子,拍了拍灰。“不是下一步,是方向。我们不能再只盯着一场仗打。”

她走下了望台,沿着土路往议事厅去。路上几个孩子抱着旧盾牌跑过,嘴里喊着口令。一个妇女在门口补衣服,见她经过,抬头笑了笑。这种笑她见过太多次了——以前是麻木的,后来是警惕的,现在终于有了一点安心的意思。

议事厅里,桌面上摊着地图。她亲手画的通信路线已连成网,北坡、西林、河岔三个哨点都标了红点。她用炭笔在山村位置画了个圈,又在外围画了一道弧线,代表可辐射范围。

午时刚过,起义军主将带着两人进来。他穿着旧皮甲,肩上有道疤,进门没说话,先看了眼墙上的地图。

“你们动作很快。”他说。

“人来了,就得管。”艾琳递过一份纸,“这是五天内的安置记录。六十八人,十二人参训,三人会制药,一个铁匠,两个木匠。耕地扩了十二亩,预计半月内完成开垦。”

主将接过纸看了看。“你打算收多少?”

“不设限。”她说,“只要愿意守规矩,就能留下。我们不是军营,也不是流寇。这里是家。”

副官皱眉:“可前线急需兵力。每拖一天,贵族就多一分准备。”

艾琳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块布。她展开,上面是南岭村烧剩的族谱残片,焦黑的字迹还能辨认出几代人的名字。

“这是昨天送来的。”她说,“他们的祠堂被烧了,族长吊死在门口树上。这些人走了一百多里路,脚底全是血泡。他们不是来当兵的,是来活命的。”

她又拿出一封信,交给主将。“识字的老农写的。念给大家听听。”

主将沉默片刻,打开信纸:“‘我们不是为谁打仗而来,是为自己不再被卖、孩子不再饿死而来。若新官换旧官,我们宁愿死在逃路上。’”

屋里没人说话。

艾琳走到门口,指着外面正在修栅栏的人。“那个汉子,矿场逃出来的,锁链磨穿了手腕。那边的女人,丈夫被征粮队打死,自己背着孩子走了四天。他们不怕死,怕的是死了也没人在乎。”

她回头看着主将:“你们要的是兵,我们要的是命。如果合作只是让我们不断送人上前线,那这联盟没有意义。”

主将坐在那儿,手指敲着桌面。良久,他抬起头:“你说怎么办?”

“建立共议机制。”她说,“重大决策,双方派人坐下来谈。不许单方面下令调人、征粮。村子负责后勤与安置,军队负责作战指挥,但目标必须一致——不是夺城池,是建一个普通人能活下去的地方。”

副官想开口,主将抬手拦住。“继续说。”

“通信网已经铺到三谷四岭。”她指向地图,“下一个节点在河岔,再往后能连上东谷和西岭。消息传递比以前快了两倍。鼓火传讯由专人值守,编码每日更换,不会误报。”

“你想让所有归附村都接入这套系统?”

“对。”她说,“不只是报警。种什么作物,怎么分粮,伤员送往哪,这些信息都要通。统一调度,才能长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