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霉变档案的修复术(2/2)
“这里有段批注提到了‘赤水河’。”林野的声音带着惊喜,他用毛笔尖轻轻挑起竹简上的一片碎屑,“说‘河水温,能蚀铁,饮之愈辐射病’。”
长老凑近来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赤水河……我小时候听我师父说过,在红锈林的另一边,河水是红色的,能溶解金属。”老人的手指在竹简上轻轻敲击着,“可惜现在没人敢穿过红锈林去寻找它。”
林野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赤水河真能治疗辐射病,那档案谷的守卷人就不用再忍受辐射仪指针的威胁了。但他很快又摇了摇头,红锈林里的辐射值早已超过5Sv\/h,属于死亡区,进去就是死路一条。
“别分心。”长老敲了敲他的手背,“你爷爷当年就是因为在修复《山海经》时走神,弄断了最关键的一卷竹简,到死都在自责。”
林野的脸微微发烫。他爷爷是上一代守卷人中最有天赋的,据说能仅凭手感就分辨出二十种不同的纸张纤维,却在修复《山海经》时失手,成了档案谷的一大憾事。他拿起羊毫笔,蘸了点朱砂,小心翼翼地在修补好的竹简上补写缺失的文字——这是最难的一步,必须模仿原作者的笔迹,稍有偏差就会破坏典籍的完整性。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窗投下的光斑从台面移到地面,像个沉默的沙漏。林野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桑皮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赶紧用干净的麻布擦干,心里暗自庆幸——幸好这是桑皮纸,换成普通的变异芦苇纸,早就烂成一团了。
“休息会儿吧。”长老将一块压缩饼递给他,这是用变异麦粉制成的,硬得像石块,必须泡在水里才能嚼动。“阿正刚才来说,西边的辐射仪又跳了0.01。”
林野接过压缩饼,却没有吃。他的目光落在那册已修复了大半的《九章算术》上,竹简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些古老的算筹符号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旧文明的智慧。“长老,你说旧文明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大断裂’?”他突然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
长老的动作顿了顿,浑浊的眼睛望向窗外的红锈林。“谁知道呢。”老人的声音低沉下来,“也许他们知道,只是不在乎;也许他们和我们一样,只能在灾难面前挣扎。”
林野没有再说话。他将最后一片竹简粘好,用麻绳捆扎结实,然后放进一个特制的木盒里——这木盒是用辐射冰原的耐寒松木制成的,里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羊毛,能有效隔绝辐射和湿气。他在木盒的标签上写下“《九章算术》残卷(修复于大断裂后165年)”,字迹工整有力,与他爷爷当年的笔迹有七分相似。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声,不同于昨日的集合哨,这哨声短促而急促,像一道划破空气的利刃。长老的脸色瞬间变了,抓起枣木杖就往门口走:“是警戒哨!”
林野跟着跑出去,手里还攥着那支羊毫笔。广场上,守卷人们正纷纷从各自的岗位跑向中央的石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惊慌。他看见阿正正踮着脚往红锈林的方向张望,小小的身子在风中摇摇晃晃,像棵没长稳的芦苇。
“怎么了?”林野抓住一个跑过的守卷人问道。
“噬铁虫!”那人的声音带着颤抖,“这次是大部队,黑压压的一片,从红锈林里出来了!”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沉,下意识地望向档案室的方向。那里存放着上万卷典籍,是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绝不能落入虫群之手。他转身就要往回跑,却被长老一把拉住。
“别去!”老人的声音嘶哑而有力,“档案室有自动封闭装置,现在回去只会送死。”
林野挣扎着想要挣脱,却被长老死死拽住。他看见广场上的守卷人纷纷举起武器——那是些用旧文明的钢筋和红锈林的铁木制成的长矛,在阳光下闪着寒芒。远处的红锈林边缘,黑压压的虫群正像潮水般涌来,啃噬金属的刺耳声响隔着几百米都能听见。
“记住你的使命。”长老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守卷人的命不是自己的,是属于这些典籍的。就算档案谷没了,你也要把知识传下去。”
林野的眼眶突然一热,他望着档案室的方向,仿佛能看见那些泛黄的纸页在风中飞舞。他想起了爷爷临终前的眼神,想起了长老多年的教诲,想起了自己十五年如一日的晨读和修复。这些典籍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
“我知道了。”林野用力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羊毫笔。笔杆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一股暖流涌入心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不再仅仅是修复典籍,更要守护住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虫群的嘶鸣声越来越近,守卷人们的呐喊声也越来越响亮。林野站在广场中央,望着远处那片黑压压的潮水,突然想起了《九章算术》里的一句话:“径一周三,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他不知道这句话在此时有什么意义,却觉得那些古老的数字仿佛在告诉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阳光透过晨雾照在林野的脸上,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他知道,档案谷的战斗已经开始,而他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