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影视剧:妘姮的旅途 > 第20章 玄德陈北势,巧语探君心

第20章 玄德陈北势,巧语探君心(1/2)

目录

玄德殿的殿门在身后缓缓合上,厚重的朱漆门板与鎏金铜环碰撞出沉闷的声响,将殿外的喧嚣彻底隔绝。

殿内檀香袅袅,一缕缕从三足鼎式香炉中蜿蜒升起,在梁间交织成朦胧的雾霭,映得御座之上的明黄色龙袍愈发耀眼。那龙袍以金线绣出五爪盘龙,龙鳞在微光中层层叠叠,仿佛下一秒便要挣脱锦缎,腾云而去——正如袍上之人,心中藏着吞疆拓土的野心。

赫连昊端坐于御座之上,腰背挺得笔直,如同一柄出鞘的帝王剑,锋芒藏而不露。他左手按在奏折上,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宣纸边缘,右手执笔悬在纸页上方,狼毫笔尖凝着一滴墨,迟迟未落下。

目光紧锁着奏折上的字迹时,眉头微蹙,似在斟酌政令措辞,又似在盘算更远的棋局。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他指尖突然在奏折上轻轻一点——

那动作轻得几乎看不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遭侍立的太监与侍卫立刻躬下身,脚步放得比猫还要轻,悄无声息地退至殿外,最后只余下君臣父女二人,在空旷的大殿中形成一种微妙的对峙。

“北离一行,所见所闻,都与朕说说,九儿。”赫连昊的声音低沉如古钟,字句间裹着君主特有的威压,尾音却缀了声“九儿”,多了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目光终于从奏折上移开,落在阶下的赫连妘姮身上,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人心,可扫过妘姮眉眼时,那锐利竟极快地淡了一瞬——这张脸有几分像早夭的长子,当年那个五岁便会背《孙子兵法》、能与大臣论政的孩子,连说话时沉稳的神态,都与此刻的九儿重合。

但这恍惚转瞬即逝,下一秒,他的目光又恢复了惯常的审视,仿佛在评估一件趁手的兵器。

妘姮屈膝行礼,锦缎裙摆铺在金砖地面上,折出规整的弧度,没有半分逾矩。起身时她身姿挺拔,脊背没有丝毫弯曲,语气沉稳得不见半分旅途疲惫:

“回父皇,北离皇室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汹涌。景玉王萧若瑾欲借影宗联姻巩固势力,府中门客日夜谋划,连茶具上都刻着‘逐鹿’纹样;琅琊王萧若风仁名远播,儿臣在天启城亲眼见他蹲在街头,为流民包扎伤口,麾下将士与江湖门派皆心向于他——”

她顿了顿,指尖在袖中悄悄攥紧,刻意避开“萧若风无称帝之心”的细节,只加重了语气,“兄弟二人,一个求权,一个得势,隔阂已生,就像一根被虫蛀空的梁木,看着完好,实则一推就倒。”

赫连昊手指敲击着御座扶手,紫檀木的扶手被他敲出清脆的声响,节奏均匀,却透着几分不耐。

听到“一推就倒”时,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那光芒比殿角悬挂的剑穗还要寒:“江湖势力掺和皇室之争,北离的根基,怕是要松了。”说罢,他微微前倾身体,龙袍下摆垂落的金线扫过扶手,发出细碎的摩擦声,显然对北离的乱象早有预判。

他忽然看向妘姮,语气稍缓:“九儿,你能留意到这些细节,比户部那些只知报数字的老臣强些。”这话里有几分真心的认可,或许是想起她出生时“祥瑞降世”的吉兆——

当年钦天监说这孩子能为南诀带来气运,他曾抱着襁褓中的九儿,在宫墙上看过半个时辰的晚霞,若那时长子还在,定会牵着他的衣角问“九儿妹妹会不会像我一样学兵法”。

“父皇明鉴。”妘姮顺势接话,话锋却微微一转,她抬起头,目光落在赫连昊胸前的龙纹上,语气放得柔了些,“只是北离百姓尚安,各镇虽有异动,却未敢轻举妄动。儿臣在天启城时,见街市繁华,商客往来不绝,卖糖画的小贩围着一群孩童,酒楼里的伙计吆喝声能传到街对面,倒有几分欣欣向荣之态。”

她刻意提及“百姓”与“商客”,语速放缓,隐晦点出南诀若只重军事,恐忽略民生根本,眼角却始终留意着赫连昊的神色——她知道,只有提及“国本”,才能让这位重利的帝王多听几分。

果然,赫连昊眉头蹙得更紧,手指停在扶手上,指节微微泛白,似在思索民生与战事的平衡。妘姮心中一紧,立刻转移话题,从袖中取出折叠整齐的互市文书,双手捧着递上前。

太监上前接过,转呈给赫连昊,她才躬身道:“儿臣此次带回北离对互市的初步态度,另有一事需向父皇禀报——南诀与北蛮的互市近来颇为顺畅,北蛮送来的骏马膘肥体壮,只是北离对此事颇为关注,萧若瑾曾暗中派人打探互市细则,那探子被儿臣的人抓住时,怀里还揣着画满记号的地图,似有忌惮之意。”

“哦?”赫连昊接过文书,指尖捏着纸页边缘,目光快速扫过其上的条款,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萧若瑾忌惮的,怕不是互市本身,而是南诀与北蛮结盟,断了他北离的后路。”他将文书放在御座旁的小几上,身体向后靠去,双手交叠放在腹前,那姿态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