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工室熔金(1/2)
第二十六章工室熔金
秦庄襄王二年夏四月,蜀郡工室的熔炉映红了半边天。陈墨站在青铜铸造坊前,看着羌族工匠将铁血派的刀剑投入熔炉,刀刃上的“廷”字徽记在高温下扭曲变形,最终熔成一团泛着冷光的金属液。李冰手持代郡《考工记》残卷,正在指导工师调整铜锡配比,他腰间的“秦蜀永济”铜牌被炉火映得通红。
“陈大人,”工室令擦着汗赶来,手中捧着新铸的青铜水闸部件,“旧贵族说这水闸上的玄鸟纹是‘秦鸟压蜀神’,煽动工匠罢工。”他指了指散落一地的铸造模具,“昨夜有人砸毁了太阳神鸟纹的模子。”
陈墨摸过青铜部件上的玄鸟纹,指尖停在鸟喙处——那里巧妙地融合了蜀地太阳神鸟的螺旋纹路:“告诉工匠,此纹乃‘玄鸟负日’之意,秦蜀神鸟本为一体。”他拾起破损的太阳神鸟模具,“用代郡的‘失蜡法’修补,让新模同时刻上两种图腾。”
李冰忽然轻笑,用模具在沙地上画出秦篆“融”字:“妙啊!就像这字,左边是‘虫’,右边是‘鬲’,虫为玄鸟,鬲为鼎器,正合‘文明熔炉’之意。”
就在此时,工室外传来喧哗。陈墨转头,看见老祭司带着一群蜀地工匠,抬着一尊巨大的开明王朝青铜像。铜像的鸟首人身造型与秦地的玄鸟图腾有几分相似,却被涂上了象征铁血的丹砂。
“陈大人,”老祭司指着铜像,“旧贵族说此像乃江神化身,需用童男童女血祭才能显灵。”他摸出一把铁血派的密信,“这些信藏在神像底座,竟要我们借祭祀之名行刺!”
陈墨摸了摸铜像的基座,发现里面中空,显然曾藏过兵器。他抽出腰间的“止杀剑”,剑柄上的太阳神鸟纹与铜像的鸟首纹路严丝合缝:“此像乃古蜀先王祭水所用,本该供在‘秦蜀共荣祠’。”他指了指熔炉中翻滚的金属液,“若江神需要祭品,就用这些铁血派的刀剑吧。”
是夜,陈墨在工室账簿上记下:“庄襄王二年夏,蜀郡工室熔铁血派刀剑,铸水利器械。是日,老祭司献开明王朝祭水铜像,与秦之玄鸟纹合模铸造,新器名曰‘融金闸’。”竹简末端,他画下秦蜀工匠共铸铜像的场景,旁边注:“利刃可熔,文明永存。”
阿禾送来代郡蜜饼时,陈墨正在研究如何用蜀地的井盐改良青铜硬度。她发间的玉簪换成了工室工匠新制的“融金簪”,簪头同时刻着玄鸟与太阳神鸟:“相邦密信,铁血派在咸阳散布谣言,说你在蜀地‘以妖术惑民’。”
“妖术?”陈墨轻笑,举起手中的青铜水闸部件,“他们该来看看这‘妖术’如何让成都平原的稻田丰收。”他指了指窗外的都江堰,“告诉相邦,待‘融金闸’落成,蜀地的粮食能多养活十万秦军——但这些秦军,将不再是杀戮的机器,而是屯田的农夫。”
三日后,“融金闸”的落成仪式在二王庙前举行。陈墨特意让工匠在闸门两侧刻下秦赵的治水歌谣与蜀地的开山传说,当闸门缓缓升起时,阳光穿过预留的孔洞,在水面投射出秦蜀图腾交叠的光影。老祭司将铁血派的密信投入火盆,灰烬被岷江水流带走,宛如铁血派的阴谋随波而逝。
“陈大人,”羌族青年递来一碗新酿的青稞酒,“工室的秦人师傅教我们用秦式蒸馏法酿酒,竟比蜀地的咂酒更醇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