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谁家神仙半夜偷井水(1/2)
夜风如刀,割过南荒干裂的土坡。
小石头蹲在无字碑前,指尖死死抠着石缝。
油灯又一次熄了,灰烬还带着一丝余温,像是被人用手指轻轻按灭的。
他咬着唇,眼眶发烫,却不敢哭出声——怕惊扰了这夜里游荡的“神罚”。
第七次了。
他明明记得师父说过:“灯一亮,心就活。”可为什么,每回他点起灯火,第二天总是一片漆黑?
连风都没刮过,灯芯却平白无故地塌了下去,像被什么看不见的手掐断了呼吸。
“你们不信我……也别灭灯啊……”终于,声音抖了出来,沙哑得不像个孩子,“我、我也只是想让你们看见……天还没黑透。”
话音未落,身后井台方向传来窸窣水响。
小石头猛地回头。
月光斜照,勾出一个佝偻的轮廓。
灰袍破旧,裤脚卷到小腿,露出沾满泥浆的草鞋。
那人正弯腰提桶,桶里几片蔫黄的腌菜叶浮在水面,随着波纹轻轻打转。
井绳吱呀作响,他动作很轻,仿佛怕吵醒谁。
不是村里的老人——那些人早已不再打井水,都说这口井被“弃信之毒”污染了,喝了会梦见亡魂索命。
可眼前这人,却淡定地舀了一瓢,仰头灌下,喉结滚动,眉头都没皱一下。
小石头怔住了。
那背影……太熟悉了。
弯腰时左肩微倾,是当年师父扫藏经阁时落下的老毛病;右手提桶的姿势,虎口有道陈年划痕,和膳堂切菜留下的伤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昨夜篱笆外新补的竹条——整整齐齐,接口处用的是藏经阁杂役才懂的“双环扣”。
还有病牛棚里那碗药渣,药方是他亲手抄录给师父的《百草拾遗》第三页,治虚寒反胃的偏方。
村里没人会这些。
他盯着地上湿漉漉的脚印,一步步追过去,心跳撞得胸口生疼。
“您……是不是……”声音卡在喉咙里。
那人没回头,只将空桶放在井沿,拍了拍手,慢悠悠从怀里摸出半块糙米饼,搁在井边石台上。
又掏出炭笔,在泥地上写了几个字:
“昨夜井水咸,加点米煮粥顺口。”
笔画歪斜,却带着一股熟悉的潦草劲儿——正是当年师父在膳堂门口贴便条的字迹!
小石头脑袋轰的一声炸开。
他拔腿就冲,穿过荒草丛生的小径,直扑竹林深处。
枯叶在脚下碎裂,惊起几只夜鸟。
他不管不顾,眼里只有那个渐行渐远的灰影。
“您为什么不回来?!”他嘶喊,嗓子劈了,“大家需要您!村子要完了!梦里的神罚越来越凶,有人说要烧了我的灯祭天……您走的时候说‘轮到我教他们点灯’,可现在没人敢点啊!”
灰袍男人终于停下。
他站在竹影交错处,风吹动破袖,露出腕上一道旧疤——那是三百年前,他在功德系统初启时,为救一个偷书童子硬扛戒律鞭留下的印记。
陈凡缓缓转身,脸上没有半分天尊气象,只有风霜刻出的疲惫与平静。
“需要我的不是我。”他声音低,却不容置疑,“是他们心里那个‘神仙’。”
小石头愣住。
“神仙不会拉屎,也不会饿肚子。”陈凡往前一步,月光照见他嘴角淡淡的笑,“可我会。我啃过发霉的饼,尿过路边沟,也会半夜蹲井边嚼腌菜叶子解馋。要是让他们看见我现在这样——灰头土脸,喝脏水,吃剩饭——他们会失望的。”
“可您明明能……”小石头哽咽,“一挥手就能劈了那庙!一念就能唤来星火!为什么非要躲着?装乞丐?扮鬼魂?”
“劈庙容易。”陈凡摇头,“劈掉依赖难。”
他抬手指向村口方向——那座金粉描身的神像在夜色中泛着冷光,香炉已积满灰,却仍有人偷偷前来叩首。
“他们拜的不是我,是一个不用动手就能得救的梦。”他说,“我要是现在站出去,他们只会更用力地跪下,把希望全压在我身上。然后呢?我死了怎么办?走了怎么办?再遇上更大的灾呢?”
风掠过竹林,沙沙作响。
小石头低头,看着自己冻得发紫的手指。
他曾以为,师父归来,便是光明重临。
可如今才明白,真正的黑暗不在天上,而在人心深处——那是一种习惯了伸手等待的麻木。
“所以您宁愿让他们觉得……是土地显灵?”他喃喃。
“显灵也好,鬼魂也罢。”陈凡拍拍他肩头的尘,“只要他们开始修篱笆、换灯油、喂牲口,谁在乎是谁做的?善事一旦成了习惯,就不需要神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