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双线并举(1/2)
一周后,收购“长生生物”的计划在两条战线上同步推进。
孙浩向王辰汇报二级市场进展:“王董,我们已经吸纳了长生生物5.3%的流通股,成本控制在每股12.5元以下,没有引起市场明显关注。另外,和‘鑫源资本’的接触有突破,他们持有8%的非流通股,有较强的转让意愿,但价格要求比市价溢价20%。”
“可以谈,”王辰看着屏幕上的K线图,【预见】功能显示长生生物的股价在未来一周仍将保持低迷,“溢价15%是底线,尽量压到10%。告诉他们,我们接手后会有长期利好,他们现在套现离场是明智选择。”
“明白。”孙浩记下,“还有两家机构也在接触中,态度比较暧昧,可能在观望。”
“继续接触,适当透露我们志在必得的决心,但不要亮出底牌。”
另一边,李静从外地传回消息:“王董,与地方政府的初步沟通比较顺利。他们对于引入辰星资本这样的新鲜血液来盘活长生生物表示欢迎,特别是我们对研发投入的承诺,很符合他们产业升级的规划。不过,他们也暗示,希望我们能妥善安置现有管理层和员工,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是应有之义。”王辰回复,“可以承诺,收购成功后,原则上保留现有团队,特别是研发和技术骨干。但对于明显不适任的高管,必须有调整的权力。这个分寸你来把握。”
“好的。另外,长生生物的董事长张建国,态度比较抗拒。”李静补充了关键信息,“他在这家企业干了三十年,视企业如自己的孩子,对资本介入抱有很强的戒心,担心我们会搞短期套利,破坏企业的技术和文化传承。”
(是个障碍,但或许也能成为突破口。)
王辰沉吟片刻:“想办法安排我和他见一面,不以辰星资本董事长的身份,就以一个对生物科技充满兴趣的投资人身份。地点选在安静的地方,不要给他太大压力。”
“我试试看。”李静应下。
挂断通讯,王辰调出【战略推演沙盘】,输入“与长生生物董事长张建国会面”的条件。
沙盘光影流转:
【可能性A(40%):坦诚沟通,展示长期投资诚意,部分打消其顾虑,争取到中立或有限支持。】
【可能性b(35%):沟通失败,其抵触情绪加剧,动员管理层设置障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