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双线并举(2/2)
【可能性c(25%):发现其他共同利益点(如对其个人技术理想的认同),建立私人信任,转化其为支持者。】
王辰仔细分析着推演结果。关键在于取得张建国的信任,至少不能让他成为坚定的反对派。
几天后,在李静的巧妙安排下,王辰与张建国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舍见面。王辰只带了沈冰做记录,穿着也很休闲,刻意弱化了商业巨子的气场。
张建国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面容严肃,带着老派知识分子的执拗。
“张董,久仰。我是王辰,对生物科技的未来非常看好,尤其是基因治疗领域。”王辰主动为对方斟茶,态度谦和。
张建国微微颔首,语气带着疏离:“王总年轻有为,资本市场玩得风生水起。我们长生生物庙小,恐怕经不起大风大浪。”
王辰听出了他话里的防备,不急不躁:“张董,我理解您的顾虑。资本确实有逐利和短视的一面。但我个人认为,生物医药是值得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去耕耘的领域。我看重长生生物的,不是它现在的股价,而是它几十年积累的技术底蕴,尤其是那个基因细胞实验室的潜力。”
他提到实验室时,注意到张建国镜片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实验室?那是烧钱的无底洞,几年都看不到产出。”张建国哼了一声。
“但那是未来的方向。”王辰语气坚定,“我愿意投入资源,支持实验室继续研究,哪怕短期内没有回报。我相信,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孕育。”
他没有空谈理想,而是给出了具体的承诺:“如果合作成功,我计划在未来三年,向长生生物追加不低于二十亿的研发投入,重点就是基因细胞治疗。并且,我会引入辰星资本在AI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的资源,加速研发进程。”
张建国沉默地喝着茶,似乎在衡量他话语的真伪。王辰也不催促,只是平静地与他交流着对行业技术趋势的看法。王辰提前做足了功课,又有【产业洞察】的加持,言谈间展现出的专业性和远见,让张建国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
这次会面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王辰能感觉到,张建国这块坚冰,并非毫无融化的可能。
与此同时,孙浩那边传来好消息,鑫源资本最终接受了溢价12%的报价,同意转让其持有的8%股份。加上二级市场吸纳的份额,辰星资本对长生生物的持股比例悄然上升至13.3%,成为了仅次于国资的第二大股东。
收购战役,正按照王辰的布局,一步步向前推进。资本市场悄无声息的吸筹,与线下耐心细致的沟通谈判,双线并举,目标直指对这家老牌药企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