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登山(一)(2/2)
这时,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群山之间。
萱萱兴奋地跳起来:“看,彩虹!”那五彩斑斓的光芒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的心灵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孙圆拉着萱萱的手,轻声说:“生活就像这雨后的彩虹,总会有美好的时刻。”
三人在山顶又停留了一会儿,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孙圆接着说:“婶婶的做法也许不妥,但我们如果一直纠结,就等于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你有自己的路要走,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才能越走越高。”
萱萱眼中渐渐有了光彩,她转头看向母亲说:“妈,我懂了,我不会再被这件事困住了。”
孙圆欣慰地笑了,母女俩迎着山风站在山顶,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了。
这时,萱萱突然打了一个喷嚏:“不好,不会是刚才淋雨着凉了吧。”
李建设有些担心地说道。孙圆也赶紧从包里拿出纸巾递给萱萱,“快擦擦,别真感冒了。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
萱萱重复一遍。三人会意地笑了。
(三)加油站
关于老帽山,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老帽山,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山峰,传闻登顶者能获得超凡脱俗的力量。
曾经一个普通的年轻冒险家,听闻这个传说后,决定踏上这片神奇之地。他背着行囊,独自一人踏上了攀登老帽山的征程。
一路上,他穿越茂密的森林,跨过湍急的溪流,终于来到了山脚下。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山顶,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敬畏。
爬山的过程并不轻松,他面临着陡峭的山路和变幻莫测的天气。但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对未知的渴望,一步步向上攀爬。
当他最终登上山顶时,一股强大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同时也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
站在巅峰,他仿佛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他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然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冒险和挑战等待着他去探索。
站在老帽山顶,听孙圆讲述老帽山的传说,萱萱感到自己就是那个冒险家,这次老帽山之行,让她获得了神秘的力量。
这力量足以让她在日后的生活道路上,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把一切踩在脚下,战无不胜。
孙圆站在山顶,微风拂过脸庞,她心中满是自豪。回想起登山途中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那都是对她坚持的奖赏。
她闭上双眼,感受着来自传说中的神秘氛围,仿佛体内也注入了一丝力量,让她更加坚信只要勇于挑战就能收获不凡。
而李建设却有些害怕。他本就胆小,虽然跟着爬上了山顶,可现在只觉得双腿发软。听到孙圆讲的传说,他心想自己可没得到什么力量,只想赶紧下山回家,他惦记母亲。
萱萱则兴奋地张开双臂,像是要拥抱整个世界。她大声喊道:“我要成为最勇敢的人!”
她看向远方连绵的山脉,眼神中充满斗志。这时,一只飞鸟掠过头顶,萱萱觉得那是好运的象征。
她转头对还在发呆的孙圆和瑟瑟发抖的李建设说:“不管未来怎样,今天我们登上了老帽山,就已经是英雄。这股力量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间,陪伴我们面对任何困难。”
说完,三人迎着风,在山顶享受着这一刻独特的体验。牵挂着家中的高老太太,一家三口速战速决,下山打道回府。
三人回到家中三人回到家中,看到高老太太正在厨房忙碌着。案板上放着和好的面和剁好的饺子馅。
“妈,我们回来了。”李建设喊了一声。
高老太太笑着应了一声,“快洗洗手,准备吃饺子。”
萱萱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奶奶,山上可好玩了,还有好多神奇的事情呢。”
“是吗?等你们吃完饺子再慢慢给奶奶说。”高老太太熟练地擀着饺子皮,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很快就在她手中成型。
孙圆也走进厨房帮忙,她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妈,在山上真感觉自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有力量。”
高老太太笑了笑,“有啥力量不力量的,平安回来就好。看你们一个个累的,吃顿热乎饺子就舒坦了。”
不多会儿,锅里的水烧开了,高老太太将饺子下进锅。饺子在锅中翻腾着,就像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热热闹闹。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里,幸福满满。
饭后,大家依然沉浸在登山后的余韵和家庭团聚的温馨之中。萱萱靠在奶奶身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山上遇到的各种趣事,偶尔还比划两下。
李建设时不时补充几句,孙圆则在一旁微笑着倾听。
突然,门铃响了。打开门,原来是邻居张大爷。看到屋内其乐融融的场景,张大爷不禁感叹:“瞧你们这一家子,多让人羡慕啊。每次看到你们聚在一起,就感觉像过节一样喜庆。”
大家纷纷邀请张大爷进屋一起坐坐。张大爷摆摆手说:“不了不了,就是闻到你们家饺子香,过来凑个热闹。你们呀,这相聚的时刻比啥都珍贵,就像那老帽山的传说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
张大爷离开后,一家人相视而笑。是啊,无论外面有多少冒险与奇遇,此刻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才是最美好的。
这种简单的相聚,不需要超凡的力量,本身就是最值得珍惜的节日般的时刻。
相聚的时刻是短暂的,萱萱在家住了一宿就要回北京上班了。
早上,萱萱收拾好行李,高老太太在一旁默默地往她的包里塞着各种家乡特产。李建设则在检查汽车有没有问题,准备送萱萱去车站。阳光洒进屋子,却驱散不了离别的愁绪。
“奶奶,我不在家的时候您要照顾好自己。”萱萱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傻孩子,好好工作,不用担心我。”高老太太强忍着泪水说道。
车子启动了,萱萱透过后车窗看着站在门口逐渐变小的母亲和奶奶身影,眼泪夺眶而出。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
到了车站,萱萱下车,李建设拍了拍她的肩膀,“闺女,加油。不管遇到什么苦难,记得常回家,家是加油站。”
“嗯,爸,我知道了,您回去路上小心。”
看着车子远去,萱萱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机场候机厅。她知道这短暂的相聚虽已结束,但家人给予的温暖和力量永远留在心中。
带着这份力量,她将勇敢地面对在北京的一切挑战,就像那个登上老帽山的冒险家一样,无所畏惧。
昨晚李建设让萱萱坐动车,可以带点新鲜海鲜。可是萱萱说着急回去有事,还是坐飞机方便。
北京吃的都有,就不带了。家人拗不过她,只能随她去吧。李建设心里总觉得亏欠女儿些什么。
他一大早上偷偷出了门,直奔市场而去。他知道女儿爱吃虾蟹之类的海鲜,便精心挑选了几样最新鲜的,又找老板要了许多冰块。回家后,他将海鲜仔细打包密封好。
接着他打电话给在机场工作的老友,拜托他一定要把这包海鲜送到萱萱手上。老友拗不过他,答应下来。
萱萱到了机场正在候机,突然听到广播喊自己的名字。她疑惑地走到服务台,看到那包海鲜时,眼眶湿润了。她知道这是父亲不善言辞却深沉的爱。
她带着海鲜上了飞机,旁边的乘客好奇地看过来,她只是微笑着抱紧了海鲜。
下飞机后,她决定尽快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下次休假一定多留几天,好好陪陪父母,再一起品尝这充满爱意的海鲜大餐。
每一次回家,萱萱都会元气满满,爸爸说得没错,家就是加油站。记得常回家,给自己加油!
(四)家的样子
每一次孩子们回来,家里就像是过节一样。等孩子们离开,家里一下子冷清了。
高老太太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眼神有些落寞。她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街道,仿佛还能看到萱萱拖着行李箱远去的背影。
她叹了口气,转身走向厨房。往常这时候,她总是忙碌地准备着孩子们爱吃的饭菜,现在却没了那份动力。
但她还是习惯性地打开冰箱,里面还有一些萱萱喜欢吃的食材,那是之前特意为她买的。
高老太太决定给自己做点简单的吃食。当热气腾腾的食物端上桌,她却没什么胃口。
这时,电话突然响起,她急忙跑去接听,心里想着会不会是萱萱打来报平安的。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原来是邻居张大妈邀请她下午一起去社区活动室参加活动。高老太太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或许出去走走,能让自己不再这么想念孩子,也给这清冷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吧。
高老太太来到社区活动室,里面热热闹闹的,都是些相熟的老街坊。大家正在讨论着旅游见闻之类的话题。
张大妈拉着高老太太坐下后,笑着说:“听说老孙家的闺女要去北京看女儿啦,人家女儿在北京过得可好嘞。”
高老太太听着,心中一动,她从不跟邻居们说自己家孩子的事情,别人问,她就说在外地工作。
她不禁想到自己的孙女萱萱,就在此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正是萱萱发来的照片,照片里萱萱笑容灿烂,旁边还附带着一行字:奶奶,我很好,不用担心,这里一切顺利。
高老太太看着照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原本沉闷的心情顿时轻松许多。周围的老人们看到她的表情变化,打趣道:“肯定是有好消息了,看把老高乐的。”
高老太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兴致勃勃地加入到老人们关于子女的话题之中,去旁听老人们各自聊起自家孩子的情况,不过自己却很少搭话。
听着老人们家长里短地聊着,那股思念带来的惆怅渐渐消散,她开始享受起这充满烟火气的社交时光。
正当高老太太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时,活动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年轻人抱着一大束鲜花走了进来。
年轻人腼腆地询问哪位是高老太太。高老太太一脸疑惑地站起来。
年轻人走上前说道:“奶奶,我是萱萱的朋友,萱萱担心您在家里孤单,特意订了花让我送来,还嘱咐我一定要陪您聊会儿天呢,邻居告诉我您在这里的。”
高老太太惊喜万分,忙接过鲜花,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周围的老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并夸赞萱萱孝顺。
年轻人陪着高老太太坐下来,分享着萱萱在外打拼的趣事,还告诉高老太太萱萱正在努力争取早日回来看望她。
高老太太听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间过得很快,年轻人告别离去。
高老太太抱着鲜花,重新融入到老人们的聊天当中,这次她变得活跃起来,主动说起了萱萱的点点滴滴,眼中满是自豪,心中的孤独感已全然不见。
原来,萱萱回北京上班后,李建设和孙圆回一趟老家,孙圆的父亲身体不好,他们好久没回去了。这样就剩高老太太一人在家,怪不得孤孤单单的呢。
当天晚上,高老太太哼着小曲儿回到家中。她将鲜花精心插在花瓶里,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之后几天,高老太太每天都会给花换水,每次看到花就像看到萱萱在身边一样。
过了几日,李建设独自一人回来了,传信来说孙环的父亲病情加重了。高老太太心急如焚,赶忙收拾东西准备让儿子带自己去看看亲家。
李建设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就阻拦母亲不用操心,并说已经到医院住院了,不让家属探望。
高老太太只能作罢。高老太太虽不能亲自前往,但心里一直惦记着亲家的病情,催儿子不必担心自己,去照顾岳父大人。
她每日都打电话询问儿子那边的情况,还叮嘱儿子多照顾孙圆和她的家人。一天,李建设打来电话告知母亲,岳父的病情稳定了不少,高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
几天后,李建设和孙圆托人捎来一些吃的东西,都是当地的特产,还随东西捎来一封孙圆父亲的亲笔信。
感谢高老太太的关心,还说希望身体好些能来这边走动走动。高老太太很是高兴,心想自己年纪一把,能照顾好自己就是万幸了。
又过了一阵子,孙圆和李建设一同归来。高老太太忙不迭地询问亲家公的康复情况。孙圆笑着说恢复得挺好的,还转达了父亲对高老太太的问候。
高老太太连连点头,又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
饭后,大家坐在客厅闲聊。大家正闲聊着,门铃突然响了。李建设去开门,发现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满脸笑意地走进来,说是小区要举办一场家庭文化节,鼓励各个家庭踊跃参加。
高老太太一听,眼睛亮了起来,她觉得这是个增进家庭成员感情的好机会。
于是全家积极响应,开始商量表演节目。孙圆提议全家合唱一首老歌《《相亲相爱一家人》。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家人开启了紧张的排练。高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学起歌词来格外认真,反复跟着音乐哼唱。
李建设和孙圆也投入其中,仔细琢磨着和声。萱萱虽然远在北京,但通过视频连线积极参与,还提出了一些创意编排。
排练过程中也有小插曲,比如高老太太偶尔会忘词,李建设的音准不太好,但大家相互鼓励,笑声不断。
终于到了家庭文化节那天,一家人盛装登台。他们深情的演唱和温馨的互动,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台下观众纷纷称赞他们家庭氛围好。一家人手牵手站在台上,看着彼此,心中满是幸福。
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也让家的温暖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自那以后,高老太太更加珍惜家人团聚的时光。哪怕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时候,她也不像以前那样失落了。
她知道,不管距离有多远,家人之间的牵挂和爱是永远不会断的。而且他们总会找到各种方式,来共享欢乐温馨的时刻。
独自一人在家的时候,高老太太经常拿起一本本相册,一页一页翻看着过去的照片,那些回忆如同电影般在眼前放映。
她想起曾经的艰苦岁月,想起逝去的老伴,再看看如今的生活,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生死无常,聚散有时。
偶尔,她会去社区活动室和老朋友们聊天,偶尔在家整理旧物,做针线活。她把旧衣服改来改去,瘦了加肥,肥了改瘦,改到合适为止,在她的手下,就不存在废品。
她明白,无论是欢聚还是独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当年她离开家去当小牛倌,三叔和哥哥离开家去沈阳,都是生活所迫,聚散都是机遇,不断给自己创造机遇,才能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而她经历过太多的机遇,太多的挑战,她战斗过,胜利过,她这辈子,值了。
她现在,只需珍惜当下,珍惜自己拥有的每一刻时光,珍惜自己的家人,家是永远的避风港。
她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挺满,刷手机是她的最爱,她是老狼的铁杆粉丝,老狼的每一条视频她都去点赞,她喜欢老狼讲述家乡历史,讲述家乡的古建筑和名人。
她正专注地刷着手机,突然手里视频邀请中,是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