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和解(一)

第一百七十五章 和解(一)(1/2)

目录

正月初一,阳光慷慨地洒在覆雪的院落和贴了对联的门楣上,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炊烟混合的年味。

街上有的人家挂上灯笼,大红的灯笼随风摇曳,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曲桂娥一大早起来,煮上饺子一家人吃过早饭,安排孩子们出去拜年。

她穿上那件藏蓝色的粗布大襟衣裳,虽然布料普通,但洗得干干净净,补丁也缝得整整齐齐,洁净挺括。

里面衬一件蛋清色的配套衬衣,衬衣的袖口和领子露出一个韭菜叶宽的清爽白边,平平整整,干净利索。

头发是她每日的功课,一丝不乱地在脑后挽成光滑的簪,用桃胶水抿得油亮服帖,那是她多年不变的习惯,透着庄稼人对体面的朴素坚持。

曲桂娥将自己收拾立立正正,把每个孩子出去拜年的礼物都准备妥当,孩子们正准备出门,高连发兄弟几个风风火火地鱼贯而入。

“婶子,过年好啊!”高连发满脸笑容。

“二婶,过年好!”

“过年好!”

身后的兄弟们也跟着拱手拜年。

高吉梁和娄翰林还学着政务会见的模样,伸出友谊之手,显得挺绅士,惹得高秀英撇嘴偷着乐。高秀玲拽了一下她的衣服,她才勉强闭上嘴巴。

吴迪、吴月两姐妹微笑着向来客一一点头:“过年好!过年好!”尤其是吴月,自始至终只是微笑颔首,像一朵含苞的水仙。

曲桂娥笑容满面地迎上前,热情地招呼道:“哟,都来啦,快屋里坐,过年好啊!”

说着便把他们往屋里让。孩子们也停下了出门的脚步,欢快地回应着高连发他们一行人。

高连发他们走进屋里,把手里提的礼品放在靠屋子北墙放着的一对红板箱盖上。高连发随口说了句:“婶子,这是我们一点心意,祝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的。”

曲桂娥连声道谢,高连发随口说了一句:“这红板箱有年头,正儿八经的好物件。”

曲桂娥说:“这是房主高殿俊家祖传的物件,一家人去云港把房子卖给秀平,房子里的大件基本上都留下了。”

高连勇笑着说:“他们家去云港住楼房,这些东西用不上。再说,那么远的道,还能安上轱辘运过去?运费都划不来。”

高吉梁说:“怎么说都是我们捡便宜了,秀平也真能耐,把这么好的房子买到手,真了不起。”

高连发说:“对啊,像秀平这样的女娃真是少见,我们男人都不如她。你们家真是有福气。”

曲桂娥见大家都在夸秀平,心里美滋滋的,命秀玲去拿糖果瓜子招待客人。

众人围在炕上或坐在炕沿边,屋子里的温度随着闲话升腾起来。高连发他们说着过去一年的趣事,还询问着曲桂娥家的情况。

曲桂娥也关切地问:“你爹娘他们都好吗?”高连发笑着回答:“好着呢,我娘常念叨您,说你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

曲桂娥笑着说:“是啊,你们家也是,十三个孩子,一个个都拉扯大了,你爹娘太不容易了,再也不用吃着上顿,愁着下顿没啥吃了。”

正说着,高秀英突然捂着肚子,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曲桂娥一下紧张起来,忙问:“秀英,咋啦这是?”

高秀英皱着眉说:“娘,我肚子突然疼得厉害。”曲桂娥正要起身去看看药箱里有没有药,高小女从后面挤了出来。

刚才人多,她被严重忽略,终于轮到她站了出来,“婶子,我懂点医理,让我看看。”

她走到高秀英身边,给她把了脉,然后笑着说:“婶子别担心,秀英这是吃多了,有点积食,喝点山楂水就好了,最近两天少吃点,最好是喝点稀粥,控制下饮食。”

高秀英听说控制饮食,一脸不高兴:“这大过年的,有好吃的不让我吃,太亏了。”

众人哭笑不得,曲桂娥没好气地说:“那你就可劲吃,吃坏了别念叨肚子疼。”

然后她松了口气,感激地说:“小女啊,多亏你懂这些,太谢谢你了。”高小女摆了摆手,“婶子见外了,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高吉梁突然问道:“小女啥时候学的中医,挺厉害啊!”

高小女说:“是秀兰在瓦国帮我找的师傅,我都学了快一年了。”

高秀兰是高秀平堂叔家的女儿,医学专科毕业后当妇产科医生,由于业务精湛,被瓦国妇产医院重点培养并提升为妇产科主任。

高小女能通过高秀兰结拜师傅,说明她是认真的,要知道,学医很费脑子,而且得有毅力,大量医学术语和药物名称都需要记忆,用药需要辩证,总之,真不容易。

高秀玲突然想起来:“怪不得我这一年没见你去生产队,还以为你在家偷懒呢。”

曲桂娥赞叹不已:“学这个好啊,街坊四邻都能跟着借光。”

高小女想了想说:“我……我其实是想学点中医,去日本,听说那边特别认这个。”

高连发急忙截住话头:“婶子,别听她瞎说,去那边哪那么容易,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语言也不通,万一出点啥事儿可咋办。”

高小女不服气地撅起嘴,“哥,我都学了这么久中医,就想出去闯闯,说不定能闯出一番名堂。”

曲桂娥也劝道:“小女啊,连发说得在理,外面世界复杂,你一个女娃子,还是稳当点好,在家门口找个合适的婆家,你爹娘也能放心。”

高小女叹了口气:“我找不到合适的了,我不甘心。”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吴月轻声开口:“小女姐,我听说有学术或者医学交流的渠道,不过要交一笔不少的费用,还得有担保人。”

高小女的眼睛像被点燃的星子,“你听谁说的?你快跟我详细说说。”

娄翰林对吴月提供的信息加以补充,带着他惯有的审慎:“小月说的那种,门槛不低。得在国家医院或者正经药堂挂职,资质审查严格得很。”

高连发皱起眉头,“这事儿还是得慎重,别到时候钱花了还没办成事儿。”

曲桂娥心里七上八下,既怕孩子出去遭罪,又觉得年轻人有志向不该硬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高小女出国的事儿讨论起来,屋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了。”

这时,外面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仿佛在为这热闹的场景助威。曲桂娥看着满屋子的人,心里暖乎乎的,这浓浓的年味和邻里情让她觉得这年过得格外有滋味。

孩子们在角落里追逐嬉闹,叽叽喳喳,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整个屋子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曲桂娥望着满屋子熟悉亲切的脸孔,听着这热切的声音,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这才是她心里最踏实、最有滋味的年。

突然,她想起高连生:“没看见连生,他怎么没来?”

高连勇说:“他呀,别提了,早晨起来,要穿秀平给他做的那套中山装,我娘没找到,他不高兴,就不出门,哎!真拿他没办法。”

高连发说:“按理说,都老大不小了,自从跟秀平分手,媒婆介绍啥样的他都不见,还耍小孩子脾气。”

娄翰林突然想起一个人:“我感觉我小姨子吴慧跟他挺合适的,吴慧秀外慧中,而且也没对象,要不我牵个线,让他们见见面?”

高吉梁看了看吴迪,又看了看吴月,心想这要是成了,可热闹了,我们几个好兄弟齐聚一堂,到时候喝酒不用找别人,自己家就够局了。

吴迪对高连生比较了解:“我看也挺合适的,他们都属于沉默寡言,稳重好学的类型,应该能聊得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