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槊镇唐末 > 第153章 长安棋局

第153章 长安棋局(1/2)

目录

当昭义南疆战云密布,朱温、李克用、李铁崖三方角力日趋白热化之际,远离烽火的唐帝国都城长安,却呈现出一派异样的平静。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关乎帝国命运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大明宫紫宸殿内,炭火驱散了深秋的寒意,却驱不散年轻天子李儇眉宇间那与年龄不符的浓重阴郁与疲惫。他斜倚在御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目光却空洞地望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黄巢之乱、播迁兴元、宦官专权、藩镇跋扈……一连串的颠沛与挫败,早已磨平了这位少年天子的锐气,只留下深深的无力感。

“大家,枢密使杨复恭、神策军中尉西门思恭在外求见。”内侍小心翼翼的禀报声打断了天子的沉思。

李儇懒懒地抬了抬手:“宣。”

片刻,权宦杨复恭与西门思恭躬身入内。杨复恭虽鬓发已斑,但目光锐利,步履沉稳,身为枢密使,掌握机要,是如今内廷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西门思恭则统领神策军,是长安城内最重要的武力依仗。

“臣等参见陛下。”二人行礼。

“罢了。”李儇意兴阑珊,“二位爱卿联袂而来,所为何事?又是哪处藩镇索要赏赐,或是互相攻伐,要朝廷下旨申饬?”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嘲讽与麻木。

杨复恭与西门思恭交换了一个眼神,由杨复恭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次非为索赏,亦非寻常攻伐。乃是为昭义军留后之事。”

“昭义?”李儇微微蹙眉,似乎想起了什么,“就是那个……孟方立死了,他弟弟也死了,现在闹得不可开交的地方?”

“陛下圣明。”杨复恭道,“正是。现今昭义局势错综复杂。北有河东李克用,势大难制;南有潞州防御使李铁崖,新近整合潞、泽、磁三州,击退河东兵锋,自称留后;东有宣武朱温,虎视眈眈,已陈兵河阳,意图北进。三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李儇哼了一声:“让他们打去便是!这等骄兵悍将,死一个少一个!朝廷又能如何?无非是等他们打出个结果,再下道敕令,承认胜者罢了。”语气中充满了厌烦。

“陛下,”西门思恭开口道,声音洪亮,“此番情形,或有不同。那潞州李铁崖,虽出身草莽,然观其行事,先后受陛下敕封为团练使、防御使,名义上仍尊奉朝廷。其与河东沙陀胡骑抗衡,于国朝体统而言,未必是坏事。若任由河东或宣武吞并昭义,其实力必将更为膨胀,恐更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杨复恭接口道:“西门中尉所言极是。老臣以为,此乃朝廷制衡强藩之良机。李铁崖新起,根基未稳,亟需朝廷正名以号令地方,对抗河东、宣武。陛下若此时予以承认,施以恩宠,或可使其感恩,为朝廷在河朔钉下一颗钉子,牵制李克用、朱温这等枭雄。”

李儇终于提起些兴趣,坐直了身子:“哦?杨卿之意是……要朕承认那李铁崖为昭义留后?”

“正是!”杨复恭低声道,“可正式下诏,承认李铁崖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充昭义军节度观察留后,赐爵位,并遣中使宣慰。此举,一可示天下朝廷仍在,恩威出自上意;二可扶植李铁崖,令其与河东、宣武互相牵制,使我长安得以喘息;三则……若李铁崖真能成事,将来或可为朝廷所用。”

李儇沉吟片刻。他虽厌倦政事,但并非愚蠢,深知如今朝廷权威扫地,若能借此机会,在强藩之间埋下一颗棋子,确实有益无害。何况,这几乎是无本买卖。

“也罢。”李儇挥挥手,“就依二卿所奏。拟旨吧,给那李铁崖加点虚衔,打发个天使去宣慰一下,做得好看些。至于他们怎么打……朕懒得管,也管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