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62章 千万专项资金落地

第62章 千万专项资金落地(1/2)

目录

有了钱老的指点迷津和叶辰在县里的强力支持,赵大海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省交通厅的“作战”思路彻底清晰。

他不再漫无目的地“硬闯”,而是开始了有策略、有步骤的“精准突击”。

第一步:小步快跑,先解决“有和无”

他首先集中火力,再次找到农村公路科的刘科长。

这次,他绝口不提庞大的改造计划,而是态度诚恳地专注于“养护”和“安保”。

“刘科长,您上次指点得对,我们好高骛远了。现在我们就想先解决最基本的通行和安全问题。”

“您看,这是我们筛选出的青峰镇道路最危险的五个点,都是临崖急弯,每年都出事。”

“我们想申请‘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资金,先把这五个点的护栏和警示牌立起来。还有,这是道路坑洼最严重的三段,申请点养护资金,我们先拉点砂石料填一填,保证雨季别断道。”

这份请求变得具体、微小且符合政策范围,刘科长脸上的为难神色减轻了不少。

他仔细看了看点位照片和数据,终于松口:“嗯,这几个点确实危险。养护资金也确实是用于保障基本通行的。这样吧,你们按程序正式上报这两个申请,我把把关,问题应该不大。”

“但额度都不会高,安保工程最多批个二三十万,养护资金也就十几万顶天了。”“够了够了!太感谢刘科长了!这就解决了我们的大急难!”赵大海连忙道谢。

虽然钱少,但这是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和省厅的沟通渠道开始畅通。

第二步:包装项目,提升“名和分”

与此同时,连坞县这边,叶辰亲自督战,发改、文旅、农业局联合加班加点,短短几天内,一份名为《关于将连坞县青峰镇道路提升改造为“特色产业旅游路”的规划设想及资金申请报告》的初稿火速出炉。

报告虽然细节尚显粗糙,但立意高远:将这条道路与青峰镇的千年古茶林、高山生态菌菇园、以及计划开发的徒步古道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论证其作为“产业生命线”和“旅游风景道”的巨大潜力和战略价值。

报告一经生成,立刻传真发给了在省城的赵大海。赵大海如获至宝,立刻带着这份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新敲门砖”,再次叩响了计划处和刘科长的门。

“刘科,这是我们县里刚做的规划初稿,请审阅指正。我们深刻认识到,不能就路论路,必须把道路建设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

赵大海的介绍词也提升了档次。这份报告让省厅的干部们有些意外。

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粗犷的副县长和那个贫困县,竟能有这样的思路和行动力。

虽然报告还需完善,但“产业路”、“旅游路”的定位,恰好契合了省里关于“交通+产业”、“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方向。

刘科长的态度明显更加重视:“嗯,这个思路是对的。如果能按这个方向深入规划,将来申请资金确实会更有说服力。”

第三步:借势发力,捕捉“机和遇”

就在赵大海拿着新规划四处游说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息:省交通厅近期正在筹备一个关于“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的现场会,需要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备选考察点。

赵大海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刻向叶辰汇报。

叶辰当机立断:“全力争取!立刻让青峰镇动员起来,不管用什么办法,先把路沿线最影响观瞻的垃圾、杂草清理干净!再把沿线的茶园、菌菇基地的标识牌做起来!哪怕只是表面功夫,也要让人看到我们的决心和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