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99章 又一次党校学习

第99章 又一次党校学习(2/2)

目录

讲授宏观经济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功底深厚,将复杂的理论用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

当讲到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时,叶辰听得格外认真。

他联想到连坞的发展瓶颈,以及自己交给老师徐箐的那份关于应对经济下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策论,心中一些模糊的想法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

公共政策分析课上,老师重点讲解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

叶辰不禁反思连坞的试点推进,自己是否充分考虑了所有利益方的诉求?

在打破旧有格局时,对可能引发的反弹是否预估不足?

罗建明强调的“稳”,固然有保守的一面,但其中包含的对复杂性和风险性的警惕,是否也有其合理内核?

他意识到,真正的改革智慧,不仅在于“破”的勇气,更在于“立”的技艺,在于如何平衡各方,减少阻力,实现平稳过渡。

最激烈的碰撞发生在社会治理创新的案例研讨课上。

讨论的正好是一个与连坞情况类似的县域改革案例。

那位叫张扬的沿海干部发言踊跃:“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坛坛罐罐!瞻前顾后,什么都干不成。”

“我觉得这个案例里的书记魄力不够,要是换成我们那边,这种阻碍发展的旧利益格局,早就强力扫清了!”

来自山区县的李志远则摇头反驳:“张处长,您那是站在经济发达地区说话。”

“我们贫困地区底子薄,承受不起大的震荡。”

“改革要搞,但必须如履薄冰,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我觉得案例中的稳步推进,虽然慢,但更扎实。”

叶辰被点名发言,他沉吟片刻,说道:“我同意李县长的部分观点,改革需要考虑地域实际和承受力。”

“但也不能完全赞同张处长所说的‘强力清扫’,那样容易留下后遗症。”

“我认为,关键是在‘破立’之间找到一种机制,既能推动变革,又能有效吸纳和化解阻力。”

“比如,更充分的民意参与,更透明的决策过程,更合理的利益补偿和引导机制。这或许比简单的‘快’或‘慢’更重要。”

他的发言引起了老师和不少同学的思考。

课后,李志远主动来找叶辰交流:“叶县长,你刚才说的在机制上找办法,我很受启发。我们县也有类似困扰,有机会多聊聊。”

“互相学习。”叶辰微笑着与他交换了联系方式。

这种基于共同关切建立的连接,比泛泛之交更有价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