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106章 资金迷局与柳暗花明

第106章 资金迷局与柳暗花明(2/2)

目录

方向明确后,团队再次行动起来,虽然前路未知,但至少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叶辰则再次踏上了赴省城的路,他需要为这个大胆的构想寻求关键的支持。

他首先拜访了徐箐主任。听完叶辰的想法,徐箐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你这个思路,跳出了常规,有魄力。现在国家确实在鼓励地方在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探索新模式,专项债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是,省级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这个牌子不好拿,需要省里主要领导的认可和推动。”

“发行专项债,对项目自身的收益平衡要求很高,你们连坞的财政状况和项目的盈利能力,能否通过评审,是个大问题。”

“老师,困难我知道。”叶辰态度坚决,“但连坞需要这样一次破局。示范区的牌子,我们可以努力去争取,哪怕先挂上‘试点’也行。”

“专项债的收益问题,我们正在重新测算,除了直接的旅游收入,我们还可以把流域内土地增值、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潜在收益都考虑进去,设计一个更完善的收益覆盖模型。我们需要省里,尤其是发改委和财政厅,给我们一个尝试的机会。”

徐箐看着自己学生眼中坚定的光芒,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会在合适的场合,向分管省领导汇报你们的想法和方案。你们自己,要把方案做得无懈可击,特别是收益测算,要经得起推敲。”

有了徐箐的承诺,叶辰心中有了底。他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省财政厅的相关领导,初步沟通发行专项债的可能性。

果然,对方一听是连坞的项目,首先提到的就是财政实力和还款保障问题。

叶辰没有气馁,将精心准备的初步收益模型和风险防控方案做了汇报,虽然对方未置可否,但至少没有一口回绝,表示需要看到更详细的论证。

就在叶辰为资金问题四处奔走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出现了。

国家某部委的一位司长,在看到了林筱筱关于连坞的内参报道以及后续省报的系列文章后,对连坞探索的“绿色发展路径”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利用到东山省调研的机会,顺道到连坞进行一次实地考察。

这个消息让叶辰和罗建明都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展示连坞工作、争取国家部委支持的绝佳机会,更是推动“省级示范区”和“专项债”构想的重要东风。

县委县政府立刻行动起来,精心准备考察路线和汇报材料。

考察当天,叶辰亲自陪同讲解。他没有刻意展示成绩,而是坦诚地介绍了连坞的发展困境、改革探索,特别是“清江项目”的构想、当前进展以及面临的最大难题——资金。

他重点阐述了项目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方面的创新设计,以及其对类似欠发达地区的可能示范意义。

那位司长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提问。考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他发表了看法:“连坞的实践很有价值,体现了基层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上的积极探索。‘清江项目’的综合性思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对于资金问题,除了积极争取现有渠道支持外,也可以大胆探索像专项债这样的市场化融资工具。你们做的收益模型我看了,思路是对的,可以再深化。部里这边,也会关注你们的进展,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考虑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虽然司长没有做出任何具体承诺,但他的肯定和指引,无疑为连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叶辰的“非常规”融资构想提供了来自更高层面的背书。

司长离开后不久,从省里传来消息,在徐箐主任的推动和部委考察形成的良好影响下,省里主要领导对连坞的“绿色发展综合示范”设想表示了关注,指示省发改、财政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其可行性。

同时,省财政厅也正式通知连坞县,可以按照程序提交“绿色发展专项债”的正式申请材料。

柳暗花明!资金迷局,终于看到了一丝破晓的曙光。

叶辰知道,接下来的材料准备和评审答辩,将是另一场硬仗,但至少,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连坞的梦想,推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有希望的平台上。

连坞的未来,从未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