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 第149章 定策与聚力

第149章 定策与聚力(1/2)

目录

叶辰站在演示屏前,会议室里坐着市委书记顾同、市长成汉雯,以及几位相关的核心常委。

这是一次小范围的高新区战略方向专题汇报会,气氛比常委会更加凝重。

“顾书记,成市长,各位领导,”叶辰的声音沉稳有力,身后的ppt展示着精心准备的图表和数据,“基于前期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认为,照海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必须走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他详细阐述了“内生性创新”与“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核心构想,将聚焦“智造赋能”、“硬科技”和“专精特新”的细分领域规划清晰地呈现出来。

“与临港等依靠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高新产业的地区不同,我们照海的最大依仗,是几十年积累的制造业底蕴、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正在改革中焕发活力的国有企业。”

“我们的高新区,不应该仅仅是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更应该成为激活内生动力、培育‘隐形冠军’的‘创新雨林’。”

他列举了初步对接的本地高校科研资源、正在转型的国企案例,以及与国家“制造强国”、“产业链自主可控”战略的高度契合点。

汇报完毕,叶辰稍稍停顿,给领导们消化的时间。

成汉雯首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支持:“叶辰同志这个思路,我认为非常精准!避免了与临港等地的正面竞争,充分发挥了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也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如果这条路能走通,照海的产业转型升级将迎来质的飞跃。”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顾同身上。顾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缓缓道:“思路确实新颖,也很有见地。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叶辰,“这条路,前无古人,挑战极大。如何说服那些习惯了传统路径的国企负责人?如何吸引到真正顶尖的‘硬科技’人才?如何在省里的评审中,让专家们认可我们这套‘内向型’创新模式的价值?这些问题,你们有具体的应对方案吗?”

叶辰对此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逐一回答,从政策引导、标杆企业培育、人才政策升级到与省里沟通的策略,思路清晰,措施具体。

顾同听着,脸上的凝重渐渐化开,最终点了点头:“看来你们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个战略方向,我原则同意。这很可能就是我们照海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唯一机会。”

他看向成汉雯和其他常委,“政府这边要全力支持,资源调配、政策协调,要敢于向这个方向倾斜。市委也会为你们保驾护航。”

他最后强调:“这件事,就此定调。下次常委会,将其正式确立为我市未来发展的‘一号工程’,凝聚全市共识,形成合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