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大电影小人物(1/2)
《侏罗纪世界2》狂澜票房之际,却意外揭示一个残酷现实,《侏罗纪世界》配乐师之一迈克尔·霍华德却佝偻的身躯蜷缩在破旧的睡袋中,与繁华的街景格格不入。
在好莱坞,迈克尔的名字曾短暂地闪耀过,2015年,当《侏罗纪世界》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席卷全球时,他作为配乐团队的成员之一,参与了部分主题旋律的编曲工作。
那些恢弘的管弦乐、紧张的鼓点、悠扬的旋律,曾让无数观众沉浸其中。然而,电影的成功并未给他带来持久的荣耀。
“在好莱坞,人们只记得导演和主演的名字,幕后工作者?我们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毫不起眼的螺丝钉,”迈克尔面对采访镜头苦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名片,上面印着“环球影业音乐制作部”的字样,如今却已成讽刺的纪念品。
迈克尔的坠落并非一夜之间,而是许多好莱坞底层工作者生存状态。
在《侏罗纪世界》之后,他本有机会继续参与续集的制作,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版权纠纷让他失去了工作。
制片方认为他创作的某段旋律与另一部电影的配乐过于相似,尽管他坚称这只是巧合,但资本的世界没有耐心听一个小人物的辩解。
失业后,他尝试过接一些独立电影或广告配乐的活儿,但收入微薄,难以维持洛杉矶高昂的生活成本。
房租、医疗保险、乐器维护......每一项开支都像无形的枷锁,最终压垮了他。
“我曾以为,只要才华还在,就永远不会被淘汰,”他望着远处的好莱坞山,那里矗立着巨的“hoLLYwood”标志,仿佛在嘲笑着每一个梦想破灭的人。
迈克尔的遭遇折射出整个好莱坞娱乐产业的畸形生态,大制片厂可以豪掷数亿美元打造一部电影,却不愿多付一分钱给那些真正赋予电影灵魂的幕后工作者。
编剧、特效师、音效师、配乐师......他们如同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齿轮,默默运转,却鲜少被铭记。
“我们创造恐龙咆哮的声音,设计外星战舰的引擎轰鸣,谱写英雄登场的乐章,但观众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迈克尔的声音低沉而疲惫。
迈克尔的悲剧并非无法避免,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电影工会的力量强大,艺术家们享有更稳定的保障。
但在好莱坞,自由职业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一旦项目结束,许多人便陷入经济困境。
虽然由古旋风发起的“电影从业者保障计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电影基础从业者的经济压力,但面对洛杉矶高昂的生活成本,依旧是杯水车薪,对于一些不善于理财的底层电影人,很容易像迈克尔这样一夜返贫。
“我们需要改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内部人士表示,“电影是集体艺术,不能只让少数人享受红利,而让其他人自生自灭。”
然而,改变谈何容易?资本逐利的本性让好莱坞更倾向于雇佣廉价的新人,而非保障资深工作者的权益,迈克尔这样的故事,或许还会继续上演。
当银幕上滚动着演职人员名单时,大多数观众已经起身离场。
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灯光助理、场记、道具师、特效合成师,构成了好莱坞这座梦幻工厂最坚实的基石。
他们如同精密仪器中的微小齿轮,以专业与热情推动着价值数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运转,却鲜少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关注与回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