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研究可行性?(1/2)
想稀释?
没那么容易!
她立马行动起来,效率高得吓人。
几天之内,就联系上了之前那批参与录音的学生家长,以“亲子研学活动”的名义,组织了一支活泼泼的“寻碑小队”。
那些孩子,背着小书包,手里拿着手机,跟着家长们一路探访泵站井口、旧邮局遗址这些地方。
林婉贞给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把那些“回忆片段”用自己的声音朗读出来,然后用手机拍成短视频,配上现场的画面,上传到教育平台的“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专区。
孩子们可来劲了,拿着手机,对着那些斑驳的墙壁,那些生锈的井盖,稚嫩的童声,却带着一种穿越时光的力量,一字一句地读着那些平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我爸被捕前夜,还在教我写自己的名字……”“我爷爷说,这砖缝里,藏着老码头人的汗水和泪水。”短视频一上传,因为是“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审核门槛低得惊人。
那些小鬼头们可比大人胆子大多了,拍得也更真实,没有官方的痕迹,全是他们眼里的世界。
短短一周,播放量直接突破十万,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一片叫好声。
消息传到教育局,有几个保守派的官员立马跳出来,说这视频“导向有问题”,要求下架。
结果分管副局长只是轻飘飘地一句,就把他们所有的质疑给堵了回去:“这是爱国主义新形式!孩子们用自己的视角记录历史,有什么问题?这是在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这一句话,直接把那些想找茬的嘴巴给焊死了。
嘿,这下,看你们还怎么拦?
那些孩子的声音,那些带着温度的画面,就像细密的雨丝,一点一点地渗透进每一个点开视频的人心里。
夜深人静,市档案馆里,苏美琴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盯着屏幕,眼睛瞪得像铜铃。
这AI助手,是成精了吗?
她分明看到,它竟然开始自动生成一份《A胶片关联事件年表》,而且,“人心浮动”这四个字,赫然被它标注成了关键节点!
这AI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灵性”了?
它不该只是冰冷的逻辑代码吗?
苏美琴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要立马备份这份异常的日志,结果手指刚搭上键盘,却发现后台访问权限已经被加密升级了!
这就像是明明你家大门没锁,结果你一推,发现门后面多了一道防盗锁,还是你没见过的型号!
哼,防得倒是严实,以为这样就能堵住她的嘴了吗?
她没有硬闯,这可不是她的风格。
她的战场,从来都是在那些细微之处。
她抬腕看了看时间,是时候进行每月一次的纸质归档任务了。
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抽出一张张全新的索引卡。
墨香混杂着旧纸张的陈旧味道,那是她熟悉的气息。
她拿起笔,在那些空白的索引卡背面,用她那娟秀的字体,手写下了一组组原始编号。
这些编号,对应的是那些被AI“遗忘”的,或者说,是被刻意“忽略”的胶片和档案。
她动作熟练而又隐秘,将这些“藏着秘密”的索引卡,悄无声息地混入了新入库的“市政建设争议事件”专题柜。
这个专题柜,平日里人流量就不大,而且档案繁杂,正是藏匿这些“不合规”信息的好地方。
她心里清楚,未来任何一个调阅这个专题柜档案的人,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将纸质索引卡与电子系统进行对照,就一定会发现那些缺失的条目,那些数字上的“错误”。
到时候,真相将以一种“错误对照”的方式,自我显现。
嘿,你防着我数字端,我偏偏走你纸质的空子,看谁能笑到最后。
几天后,王雅婷出席了一场由市政府主办的关于“城市更新中历史要素保留标准”的专家听证会。
会场里,人声鼎沸,气氛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
主办方请来的几位学者,个个西装革履,口若悬河,大谈特谈什么“实物证据优先,口述需要交叉验证”。
这话里话外,不就是想把那些民间口述的历史,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用“实物证据”来选择性地剪裁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