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 第687章 必须全程盯着

第687章 必须全程盯着(2/2)

目录

当天下午,赵承平就联系了石材厂,选定了一套青石材质的石桌石凳——桌面光滑平整,凳面宽大厚实,既耐用又舒服。一周后,石桌石凳运到了小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安装在小花园中央。赵承平亲自坐在凳子上试了试,高度正合适,坐稳后也没有晃动。“不错不错,这样老人们就有地方休息了。”他心里暖暖的,看着小花园里的花苗抽出新叶,石桌石凳静静矗立,仿佛已经看到了居民们在这里欢聚的场景。

绿化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健身器材也运到了。小区里的孩子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围着器材箱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赵承平赶紧拦住孩子们:“先别急着玩,等我们检查安装好,确保安全了再让你们玩。”他和施工队一起,按照规划好的位置安装健身器材——太极推揉器、漫步机、单杠、双杠,一件件器材在空地上慢慢组装成型。

安装太极推揉器时,赵承平格外仔细。他看着工人拧紧每一个螺丝,又用扳手逐一检查,确认没有松动后,自己先站上去试了试:双手握住推揉盘,慢慢转动,力度适中,转动过程中没有异响,底盘也稳稳当当。“这个没问题。”他在笔记本上打了个勾。接着又去试漫步机,双脚踩在踏板上,前后摆动,踏板的高度和摆动幅度都很合适,连接处的轴承转动顺畅。“这个也合格。”

可安装到单杠时,他发现了问题。单杠的底座虽然用水泥固定了,但晃动时还是有轻微的位移。“不行,这个得重新固定。”他对施工队说。工人有些不解:“赵组长,这样已经很牢固了,小孩子玩没问题。”“不行,安全第一!”赵承平的语气坚定,“单杠是承重器材,要是固定不牢,万一孩子在上面玩耍时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他让工人在底座周围再加装一圈膨胀螺丝,又灌注了不少水泥,直到单杠纹丝不动,才放心地在检查单上签字。

健身器材安装完成的那天,小区里像过节一样热闹。孩子们欢呼着跑到器材旁,在家长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玩耍:有的在漫步机上前后摆动,有的扶着太极推揉器慢慢转动,还有的在双杠下练习跳跃。住在5号楼的小男孩乐乐,之前总盼着能有健身器材,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在漫步机上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赵承平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看着老人们在石桌旁下棋聊天,看着居民们在小花园里散步赏花,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他掏出那个陪伴了他整个改造工程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绿化工程、健身器材安装、休闲设施添置全部完成,小区焕新啦!”

合上笔记本,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洒在嫩绿的树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段时间,他每天早出晚归,放弃了无数休息时间,但看着眼前这个焕然一新的小区,看着居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小区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时,秋意已经染黄了路边的梧桐叶。赵承平的脚步却比以往更急促了——距离正式验收只剩十天,他要像筛沙子一样,把小区里所有隐藏的小问题都筛出来。每天清晨六点半,他就背着那个磨破了边角的帆布工具包出门,包里除了卷尺、水平仪,最宝贝的就是那个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笔记本,封皮上“纺织路社区改造”几个字,已经被反复摩挲得发亮。

“赵组长,又这么早来巡查啊?”小区门口的保安老张打着哈欠打招呼,手里还提着刚烧开的热水。“早点来看放心,免得验收时出岔子。”赵承平笑着接过水杯,温热的水汽氤氲着他的眼镜片。他没有直接去办公室,而是转身走进了1号楼——这是改造最早的楼栋,也是问题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楼道里刚刷完乳胶漆,米白色的墙面看着干净整洁,但赵承平的眼睛像放大镜一样,不放过任何一处瑕疵。他沿着墙面慢慢走,手指偶尔轻轻拂过墙面,感受着漆面的光滑度。走到三楼时,他停住了脚步,眉头微微蹙起:“这里怎么回事?”墙面靠近踢脚线的位置,有一道淡淡的色差,像是刷漆时没有均匀过渡。他掏出卷尺,测量了色差区域的长度,又从工具包里拿出小手电,对着墙面斜着照射,一道细微的刷痕清晰可见。“这肯定是工人赶工没刷匀。”他心里想着,从口袋里掏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下:“1号楼3单元三楼墙面,乳胶漆色差约0.5米,存在刷痕,需重新补刷”,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

继续往上走,他开始检查门窗更换情况。这次更换的都是双层中空塑钢窗,隔音又隔热。他走到一扇窗户前,反复推拉了几次,窗户滑动顺畅,没有卡顿的情况。但当他关闭窗户时,发现窗缝有些不均匀,用手轻轻一推,窗户还能晃动一下。“密封条没安装到位。”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掏出水平仪放在窗台上,仪器里的气泡偏向了一侧,显示窗户安装有轻微倾斜。“这种小问题看着不起眼,时间长了容易漏风漏水。”他在笔记本上补充道:“1号楼5单元4楼西户窗户,安装倾斜约2毫米,窗缝不均匀,需调整密封条并重新固定”。

检查完门窗,他又拿出试电笔,逐个测试楼道里的插座和开关。走到2单元二楼时,他按了声控灯的测试按钮,灯光闪烁了几下才亮起来,而且亮度明显比其他楼层暗。“这声控灯反应不灵敏,老人们晚上起夜很不方便。”他连续按了五次按钮,有两次都没成功点亮。他蹲下身,打开声控灯的底座,发现里面的线路接头有些松动,还沾着点灰尘。“应该是安装时没接牢固。”他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了个圈:“2单元二楼声控灯,反应延迟,亮度不足,需重新接线并清理灰尘”,旁边还特意标注了“优先整改”。

一上午的时间,赵承平走遍了小区6栋楼的所有楼道,笔记本上新增了二十多条问题记录。中午在社区食堂吃饭时,施工队的老陈凑过来:“赵组长,您也太较真了,这些小问题验收时说不定都发现不了。”赵承平放下筷子,把笔记本推到他面前:“老陈,你看这些问题,声控灯不灵敏、窗缝不均匀,看着都是小事,但对居民来说,都是影响生活的大事。我们既然做改造,就要做到位,不能让居民住进去还闹心。”老陈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您说得对,我下午就安排工人整改,保证每条都落实。”

下午,赵承平把重点放在了室外设施检查上。他沿着小区道路慢慢走,时不时停下来弯腰查看井盖。

走到5到楼前时,他脚踩在井盖上,轻轻晃动了一下,井盖发出“哐当”的声响。

“这井盖怎么松动了?”他蹲下身,仔细观察井盖与井座的连接处,发现固定螺丝少了一颗,导致井盖无法完全贴合。

“这太危险了,万一孩子不小心踩上去,很容易崴脚,甚至掉下去。”他心里一阵后怕,赶紧在笔记本上记录:“5栋楼前井盖,缺少一颗固定螺丝,存在松动,需立即补充螺丝并紧固”。

走到3号楼前时,他的目光被新安装的一排报箱吸引住了——银灰色的报箱整齐排列在单元门口右侧,外观干净利落,可当他走近细看,眉头却渐渐蹙了起来。

报箱的底部距离地面大约60厘米,箱体高度约40厘米,最上面一层的投信口距离地面刚好1米。赵承平下意识地弯腰模拟老年人取信的动作,连续重复了三次,每次都得弓着腰、伸长胳膊才能够到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