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543章 科举风云

第543章 科举风云(1/1)

目录

南极洲的暴风雪中,郑海的旗舰镇海号正在冰隙间艰难穿行。忽然暖流扑面,船首了望塔传来惊呼:前方有绿洲!但见冰川环抱中,竟存在着地热蒸腾的温带山谷,披着兽皮的土着驾着海豹皮舟迎面而来。

谷地中央矗立着玄武岩筑成的金字塔,檐角铜铃刻着与商周饕餮纹极其相似的图腾。当通译用闽南语试探时,土着祭司突然跪地高呼盘瓠子孙——竟是失传千年的百越古语。

他们说先祖随太阳神鸟南迁。郑海在奏报里附上绘有日晷纹的陶片,此地历法竟与《夏小正》同源。随船太医还发现当地药草能治瘴疠,而土着冶炼的青铜器成分与三星堆出土器物如出一辙。

消息传回长安时,上官婉儿正在临摹王羲之法帖。她忽将《兰亭序》与土着骨刻并置,发现笔势转折处暗合上古虫鸟篆。陛下看,她牵动李琰袖角,这莫非仓颉造字时的海外遗脉?

太医署的烛光彻夜未明。帕莉黛将各洲人种的血样滴入玉皿,看着它们在磁石作用下排列成星图状。当最后份南极洲血样加入时,所有血珠突然构成完整的二十八宿图案。

《灵枢》云天人相应,竟非虚言。她颤抖着记录:相隔万里的人群,在经脉图谱上呈现出惊人的同源性。太子李琮恰来探视,见状取银针刺破中指。血珠落入皿中,竟在星图中央化作龙形。

此事惊动了在钦天监观星的李琰。皇帝凝视着血绘星图,忽然命人取来传国玉玺。当玉玺投影与血星图重合时,他大笑:原来始皇刻受命于天,早暗合此理!

国子监明伦堂前,来自三百余国的士子正在争夺万国进士头衔。当考题涉及华夷之辨时,罗马学者引用《埃涅阿斯纪》论证特洛伊人与华夏同源,天竺考生则搬出《摩诃婆罗多》中的东方圣人记载。

争议最烈时,李琮命人拾来九鼎仿品。鼎身镌刻的各洲山河突然在日照下投射出统一舆图,太子执朱笔点向地图中心:诸生可知,长安城外的沣水也能倒映罗马月光。

考场上出现特殊考生——安娜公主戴着儒巾作答《春秋》题,娜迪亚用骈文解析《孙子兵法》。当玛拉蒂捧着南瞻洲土壤论述社稷之本时,考官发现她的经义注疏竟暗合《禹贡》要旨。

上官婉儿在整理大秦(罗马)献书时,偶然发现羊皮卷里夹着片青铜残简。当她将残简浸入药水,显出《山海经》失传的《大荒西经》篇,记载着炎火之山冰封之国并存的奇境。

郑将军发现的温暖冰谷,莫非就是此处?她连夜比对南极舆图,发现某处海湾形状与简文所述完全吻合。更令人震惊的是,简末还记载着颛顼帝绝地天通时,有支族人乘巨木舟南迁。

李琰闻讯亲至藏书阁,用周髀算经推演方位后忽然怔住:若依此说,南极洲或许埋藏着共工怒触不周山时的陨铁。此时西洋急报至:沈光在直布罗陀海峡打捞起刻有连山卦纹的青铜舵。

太庙祭典上,李琰将各洲土壤混入五色土。当香炉升起螺旋状青烟时,帕莉黛的基因图谱显示:来自南极洲的样本竟含有与中原汉族高度相似的标记群。

冰火同源,原来如此。皇帝执九龙铡切开玉璞,内里现出层叠晶纹:就像这玉石,看似各异,实则同脉。遂下诏修订《氏族志》,将万国大姓依古礼纳入宗法体系。

庆典当夜,南极洲使者献上白狐裘。毛皮在月光下忽然浮现荧光图谱,竟与人类基因链完全契合。上官婉儿轻抚狐裘叹息:《礼记》言圣人以神道设教,今方知天地本就是大教场。

子时传来喜讯:郑海舰队在南极火山口发现巨型陨铁,其上铭文证实是颛顼历的海外版本。而几乎同时,阿史那云的孪生皇子在抓周时,一个握住南极玉石,一个抓住罗马法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