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陈仓道截魏残兵(2/2)
魏军的将领看到蜀军的援军赶到,知道大势已去,立刻下令撤军。魏军士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纷纷向后逃窜。诸葛瞻和拓跋烈率领大军在后紧追不舍,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
当魏军撤退到安全地带时,已经折损了近三千人。诸葛瞻和拓跋烈见状,立刻下令停止追击,率领大军进入连云栈。
连云栈的守将看到诸葛瞻和拓跋烈,立刻上前抱拳道:“多谢将军和首领及时赶到,否则连云栈就被魏军攻破了!”
诸葛瞻摆了摆手:“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情况怎么样?城墙的缺口能修好吗?”
守将叹了口气:“城墙的缺口很大,想要修好需要不少时间。而且,我们的粮草和兵器也快用完了,若是魏军再次进攻,我们恐怕很难抵挡。”
诸葛瞻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们带来了不少粮草和兵器,可以先补充给你们。另外,我会派一部分士兵帮助你们修复城墙,加强防御。”
他立刻下令,将缴获的粮草和兵器分给连云栈的守军,同时派出一千士兵,帮助他们修复城墙。拓跋烈则率领西羌骑兵,在连云栈的周围巡逻,防止魏军再次偷袭。
接下来的几天里,蜀军士兵们一边修复城墙,一边加强防御。诸葛瞻和拓跋烈则不断派出斥候,探查魏军的动向。他们知道,邓艾虽然在连云栈大败,但他肯定还会再次进攻,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果然,三天后,邓艾率领两万大军,再次朝着连云栈赶来。这一次,邓艾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还在大军的两侧安排了骑兵,防止蜀军的偷袭。
诸葛瞻和拓跋烈得知魏军赶来的消息后,立刻召集诸将议事。帐内,诸将纷纷请战,想要与魏军决一死战。诸葛瞻摆了摆手:“魏军人数众多,而且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我们若是强行与他们正面交战,必然会损失惨重。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利用连云栈的地形优势,坚守不出,消耗魏军的兵力和粮草。”
拓跋烈点了点头:“诸葛将军说得对。连云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军想要攻破连云栈,绝非易事。我们可以在城墙上布置更多的弓箭和滚木礌石,等魏军进攻时,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诸将领命而去,立刻组织士兵们在城墙上布置防御工事。他们在城墙上架设了大量的弓箭,准备了足够的滚木礌石,同时在城墙的缺口处用沙袋和木板加固,防止魏军再次攻破城墙。
很快,邓艾率领的魏军就赶到了连云栈下。邓艾看着城墙上的蜀军防御工事,眉头紧锁。他知道,想要攻破连云栈,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他也知道,若是不能攻破连云栈,他就无法率领大军直逼祁山堡,北伐的计划也会彻底落空。
“传令下去,午时三刻,对连云栈发起猛攻!”邓艾咬了咬牙,下令道。
魏军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搬运攻城器械,准备进攻。城墙上的蜀军士兵们也做好了准备,手中的弓箭对准了魏军的方向,等待着魏军的进攻。
午时三刻,魏军的号角声准时响起。魏军士兵们推着云梯和撞车,朝着连云栈的城墙冲去。城墙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放箭,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朝着魏军士兵射去。魏军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着蜀军的箭雨,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
邓艾见状,立刻下令:“投石机,瞄准城墙的缺口,发射!”
几十架投石机同时运作,将巨大的石块朝着城墙的缺口砸去。“轰隆隆”的声响不绝于耳,城墙的缺口处顿时烟尘弥漫,不少蜀军士兵被石块砸中,倒在地上。
诸葛瞻看到城墙的缺口处情况危急,立刻下令:“滚木礌石,快推下去!”
城墙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将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了下去,朝着魏军的攻城器械砸去。“咔嚓”一声,几辆云梯被滚木砸断,魏军士兵们从云梯上摔了下来,惨叫着倒在地上。
拓跋烈则率领西羌骑兵,在连云栈的两侧巡逻,防止魏军的骑兵偷袭。魏军的骑兵几次想要绕到连云栈的后方,发动突袭,都被西羌骑兵击退。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魏军的进攻虽然猛烈,但蜀军凭借着连云栈的地形优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次次击退了魏军的进攻。魏军折损了近五千人,却始终无法攻破连云栈的城墙。
邓艾看着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军的粮草和兵力都会耗尽,到时候只能撤军。但他不甘心,他为了北伐大业,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若是就这样撤军,他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就在邓艾犹豫不决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对邓艾说:“将军,不好了!姜将军率领大军,朝着我们这边赶来,已经过了前面的山口,距离我们还有不到二十里!”
邓艾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他知道,若是被姜维率领的大军包围,自己的两万大军必然会全军覆没。他咬了咬牙,下令撤军:“撤退!快撤退!”
魏军士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如蒙大赦,纷纷向后逃窜。诸葛瞻和拓跋烈见状,立刻率领大军冲出连云栈,朝着魏军的方向追击而去。
姜维率领的大军也很快赶到,与诸葛瞻和拓跋烈的大军汇合,一起朝着魏军的方向追击。魏军士兵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一路上留下了无数的尸体和兵器。
当蜀军停止追击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连云栈前的平原上,到处都是魏军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鲜血染红了地面,与残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姜维走到诸葛瞻和拓跋烈身边,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辛苦你们了。这次连云栈之战,你们打得很好,不仅守住了连云栈,还重创了魏军。”
诸葛瞻和拓跋烈连忙抱拳道:“这都是将军的英明指挥,我们只是按照将军的命令行事。”
姜维笑了笑,说道:“好了,不用谦虚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尽快回到祁山堡,整顿兵马,补充粮草,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邓艾虽然大败,但他绝不会就此放弃,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诸将领命,立刻率领大军,朝着祁山堡的方向返回。夜色中,蜀军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在山间蜿蜒前行。他们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接下来的路,还会更加艰难。但他们有信心,在姜维的带领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北伐大业。
第四折粮草之争定输赢
祁山堡内,灯火通明。姜维坐在中军帐的案前,看着手中的军报,眉头微微皱起。诸葛瞻和拓跋烈率领大军已经回到祁山堡,连云栈之战的胜利,让蜀军的士气大振,但姜维知道,邓艾虽然大败,却依旧拥有不小的兵力,而且曹魏的援军随时都可能赶到,蜀军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
“将军,后营的粮草已经清点完毕,加上从飞仙岭和连云栈缴获的粮草,我们现在一共有一万五千石粮食,足够大军支撑两个月了。”霍弋走进帐内,对姜维说道。
姜维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军报:“好。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邓艾的大军虽然粮草短缺,但他必然会想方设法抢夺我们的粮草。而且,曹魏的援军一旦赶到,他们的粮草补给也会随之而来,到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霍弋问道。
姜维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截断邓艾的粮草补给线,同时阻止曹魏的援军与邓艾汇合。我决定,派你率领五千步兵,前往陈仓道上的粮道隘口,坚守那里,防止邓艾派人抢夺我们的粮草,同时拦截曹魏的援军。”
霍弋抱拳道:“末将领命!请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守住粮道隘口,绝不让魏军前进一步!”
姜维点了点头:“好。你出发前,我会让后营给你准备足够的粮草和兵器,同时派五百骑兵配合你。粮道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你只要坚守不出,魏军就很难攻破。”
霍弋领命而去,立刻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
次日清晨,霍弋率领五千步兵和五百骑兵,朝着粮道隘口的方向进发。粮道隘口是陈仓道上的重要通道,也是蜀军粮草运输的必经之路。若是粮道隘口被魏军攻破,蜀军的粮草补给就会被截断,到时候大军必然会陷入绝境。
霍弋率领大军赶到粮道隘口时,立刻组织士兵们修建防御工事。他们在隘口两侧的悬崖上修建了箭楼,在隘口的入口处设置了拒马和壕沟,同时在隘口内储存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和弓箭。
几天后,邓艾果然派了一万大军,前来攻打粮道隘口。魏军的将领是魏将牵弘,他奉邓艾之命,率领大军前来抢夺蜀军的粮草,同时打通粮道,迎接曹魏的援军。
牵弘率领大军赶到粮道隘口下,看到隘口上的蜀军防御工事,心中不由得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蜀军竟然已经在粮道隘口修建了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传令下去,对粮道隘口发起猛攻!”牵弘下令道。
魏军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推着云梯和撞车,朝着粮道隘口的入口处冲去。隘口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放箭,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朝着魏军士兵射去。魏军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着蜀军的箭雨,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
牵弘见状,立刻下令:“投石机,瞄准隘口上的箭楼,发射!”
几十架投石机同时运作,将巨大的石块朝着隘口上的箭楼砸去。“轰隆隆”的声响不绝于耳,隘口上的箭楼顿时被砸得粉碎,不少蜀军士兵被石块砸中,倒在地上。
霍弋看到箭楼被摧毁,心中并不慌乱。他立刻下令:“滚木礌石,快推下去!”
隘口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将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了下去,朝着魏军的攻城器械砸去。“咔嚓”一声,几辆云梯被滚木砸断,魏军士兵们从云梯上摔了下来,惨叫着倒在地上。
牵弘看到魏军的进攻屡屡受挫,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他知道,粮道隘口的得失关系到整个大军的生死存亡,若是不能攻破粮道隘口,大军必然会因为粮草短缺而陷入绝境。“命令士兵们,不惜一切代价,攻破粮道隘口!第一个登上隘口的士兵,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牵弘大喊道。
魏军士兵们听到重赏,顿时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朝着粮道隘口的入口处冲去。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一步步向前推进,很快就冲到了隘口的入口处。
“杀啊!”魏军士兵们大喊着,想要冲进隘口。
霍弋见状,立刻下令:“火油,快倒油!”
隘口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将准备好的火油桶推了下去,火油顺着隘口的斜坡流了下来,落在了魏军士兵的身上。紧接着,几名士兵将点燃的火把扔了下去,“呼”的一声,火焰瞬间燃起,形成一道火墙,将魏军士兵的冲锋路线阻断。
魏军士兵们被火焰烧得惨叫连连,纷纷向后逃窜。牵弘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军必然会大败。但他不甘心,他为了攻破粮道隘口,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若是就这样撤军,他无颜面对邓艾。
就在牵弘犹豫不决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对牵弘说:“将军,不好了!姜将军率领大军,朝着我们这边赶来,已经过了前面的山口,距离我们还有不到十里!”
牵弘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他知道,若是被姜维率领的大军包围,自己的一万大军必然会全军覆没。他咬了咬牙,下令撤军:“撤退!快撤退!”
魏军士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如蒙大赦,纷纷向后逃窜。霍弋见状,立刻率领五百骑兵,朝着魏军的方向追击而去。蜀军骑兵们个个勇猛善战,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
姜维率领的大军也很快赶到,与霍弋的骑兵汇合,一起朝着魏军的方向追击。魏军士兵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一路上留下了无数的尸体和兵器。
当蜀军停止追击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粮道隘口前的平原上,到处都是魏军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鲜血染红了地面,与残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姜维走到霍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霍弋,你做得很好,守住了粮道隘口,为大军立下了大功。”
霍弋连忙抱拳道:“这都是将军的英明指挥,末将只是按照将军的命令行事。”
姜维笑了笑,说道:“好了,不用谦虚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尽快回到祁山堡,整顿兵马,补充粮草。邓艾虽然再次大败,但他肯定还会再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诸将领命,立刻率领大军,朝着祁山堡的方向返回。
回到祁山堡后,姜维立刻召集诸将议事。帐内,诸将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纷纷认为,邓艾已经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发动进攻。但姜维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邓艾是一个极其坚韧的人,绝不会因为几次失败就放弃。
“诸位,邓艾虽然再次大败,但他手中还有近一万残兵,而且曹魏的援军随时都可能赶到。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加强防御,同时派出斥候,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姜维说道。
诸葛瞻点了点头:“将军说得对。我们虽然取得了几次胜利,但兵力和粮草都有限,若是曹魏的援军赶到,我们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削弱魏军的实力。”
拓跋烈说道:“依我看,不如我们主动出击,率领大军攻打陈仓,趁邓艾还没站稳脚跟,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姜维摇了摇头:“不可。陈仓城防坚固,而且邓艾在陈仓留下了重兵防守,我们若是贸然进攻,必然会损失惨重。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坚守祁山堡和粮道隘口,消耗魏军的兵力和粮草,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诸将领命,纷纷按照姜维的命令行事。接下来的几天里,蜀军士兵们一边加强防御,一边休整兵马。姜维则不断派出斥候,探查魏军的动向和曹魏援军的消息。
果然,几天后,斥候传来消息,曹魏的援军已经赶到了陈仓,与邓艾的大军汇合。曹魏的援军由魏将钟会率领,一共有三万大军,而且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姜维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沉重。他知道,钟会是曹魏的名将,用兵如神,而且手中拥有三万大军,蜀军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诸位,钟会率领三万援军赶到了陈仓,与邓艾的大军汇合。现在,魏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而且粮草充足。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魏军的进攻。”姜维说道。
诸葛瞻皱了皱眉:“将军,魏军的兵力是我们的两倍,而且粮草充足,我们若是与他们正面交战,必然会损失惨重。依我看,我们不如暂时放弃祁山堡,撤回汉中,等待时机再卷土重来。”
拓跋烈立刻反驳道:“不行!祁山堡是蜀汉的北伐前线,若是放弃祁山堡,我们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而且,汉中的防御也并不坚固,若是魏军趁机攻打汉中,我们更是得不偿失!”
霍弋说道:“拓跋首领说得对。我们不能放弃祁山堡。虽然魏军的兵力比我们多,但我们占据了地形优势,而且将士们士气高涨,只要我们坚守不出,魏军就很难攻破祁山堡。另外,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系西羌的其他部落,请求他们派兵支援。西羌部落与我们世代友好,若是他们能派兵支援,我们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
姜维点了点头:“霍弋说得对。我们不能放弃祁山堡,而且要尽快联系西羌的其他部落,请求他们派兵支援。另外,我决定,派你率领一千骑兵,前往阴平道,探查魏军的动向。钟会和邓艾很可能会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祁山堡,另一路则从阴平道出发,偷袭汉中。我们必须做好准备,防止魏军的偷袭。”
霍弋抱拳道:“末将领命!请将军放心,我一定会探查清楚魏军的动向,及时向将军汇报。”
霍弋领命而去,立刻率领一千骑兵,朝着阴平道的方向进发。
姜维则继续召集诸将,商议应对魏军的对策。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蜀军面临的处境也将会更加危险。但他们有信心,凭借着祁山堡的地形优势和将士们的忠诚勇敢,一定能战胜魏军,守住蜀汉的北伐前线。
第五折残兵归降定军心
祁山堡的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钟会与邓艾汇合后,并没有立刻对祁山堡发起进攻,而是在陈仓进行休整,补充粮草和兵器。这让姜维心中更加不安,他知道,钟会和邓艾必然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想要一举攻破祁山堡。
这日清晨,姜维正在城头巡视,突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魏军的队伍。这支队伍大约有一支人,行进得十分缓慢,而且队伍中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看起来不像是要发起进攻。
“将军,您看,那支魏军队伍好奇怪,他们不像是要进攻我们。”身边的亲兵说道。
姜维点了点头,仔细观察着远处的魏军队伍。他发现,这支魏军队伍的士兵们个个面带疲惫,甲胄上布满了尘土和血渍,看起来像是一支残兵。“难道是邓艾派来的投降队伍?”姜维心中暗道。
就在这时,那支魏军队伍停了下来,一名魏军校尉骑着马,朝着祁山堡的方向赶来。校尉来到城下,勒住马缰绳,对着城头上的姜维大喊:“城上的蜀军将领听着!我们是邓艾将军麾下的士兵,我们不愿意再为曹魏卖命,想要向蜀军投降!请姜将军开城,放我们进去!”
城头上的蜀军士兵们听到校尉的话,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士兵认为,这是魏军的阴谋,想要趁机偷袭祁山堡;有的士兵则认为,魏军已经走投无路,是真心想要投降。
姜维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是轻易开城,很可能会中了魏军的埋伏;若是拒绝他们投降,又会失去一次削弱魏军实力的机会。他沉思片刻,对城下的校尉说:“你们既然想要投降,就必须放下兵器,步行进城。另外,你们的将领必须先进城,接受我们的检查。”
校尉点了点头:“好!我们愿意放下兵器,步行进城。我这就回去传达命令。”
校尉转身回到魏军队伍中,很快,魏军士兵们就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朝着祁山堡的方向步行而来。校尉则独自一人,骑着马,朝着祁山堡的城门赶来。
城门缓缓打开,校尉骑着马进入城中。姜维早已在城门内等候,他看到校尉,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邓艾麾下的什么官职?为什么要投降蜀军?”
校尉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名叫王韬,是邓艾麾下的校尉。邓艾和钟会两位将军在陈仓汇合后,不仅没有给我们补充粮草和兵器,反而对我们百般刁难。我们的士兵们已经多日没有吃饱饭了,而且还要忍受将领们的打骂。我们不愿意再为他们卖命,所以才决定向蜀军投降。”
姜维看着王韬,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他知道,邓艾和钟会都是极其严厉的人,对士兵们确实比较苛刻,但也不至于让士兵们忍无可忍,主动投降蜀军。“你说的都是真的?有没有证据?”姜维问道。
王韬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姜维:“将军,这是末将偶然得到的一封邓艾写给钟会的书信。信中说,等攻破祁山堡后,就将我们这些残兵全部处死,以节省粮草。末将看到这封信后,才决定率领士兵们向蜀军投降。”
姜维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信中果然写着邓艾想要在攻破祁山堡后,处死残兵的内容。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惊讶,没想到邓艾竟然如此狠心。但他还是有些怀疑,这封信会不会是伪造的。
“王韬,你敢保证这封信是真的吗?若是你敢欺骗我,后果不堪设想!”姜维语气严肃地说道。
王韬连忙说道:“将军,末将不敢欺骗您!这封信确实是邓艾写给钟会的,末将可以对天发誓!若是末将有半句谎言,愿意五马分尸!”
姜维看着王韬,见他神色坚定,不像是在说谎,心中的怀疑渐渐打消了。他知道,若是能接纳这支魏军残兵,不仅能削弱魏军的实力,还能增强蜀军的兵力,而且还能动摇魏军的军心。“好,我相信你。你率领你的士兵们进城吧,我会给你们安排住处和粮草。”
王韬大喜过望,连忙磕了个头:“多谢将军!末将和士兵们一定会为蜀军效力,报答将军的大恩大德!”
王韬起身,走出城门,率领着五千魏军残兵,缓缓进入祁山堡。蜀军士兵们看到魏军残兵进城,个个面带警惕,但在姜维的命令下,并没有对他们发起进攻。
姜维将魏军残兵安排在祁山堡西侧的空地上,给他们分发了粮草和衣物。魏军残兵们看到蜀军不仅没有虐待他们,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和衣物,心中都充满了感激。
接下来的几天里,姜维经常去看望魏军残兵,与他们交流,了解魏军的情况。通过与魏军残兵的交流,姜维得知,邓艾和钟会在陈仓汇合后,因为兵力分配和进攻策略的问题,产生了矛盾。钟会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对祁山堡发起猛攻,一举攻破祁山堡;而邓艾则认为,应该先攻打粮道隘口,截断蜀军的粮草补给,然后再攻打祁山堡。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导致魏军迟迟没有对祁山堡发起进攻。
姜维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他知道,邓艾和钟会之间的矛盾,是蜀军的一个绝佳机会。他立刻召集诸将议事,商议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削弱魏军的实力。
“诸位,邓艾和钟会因为兵力分配和进攻策略的问题,产生了矛盾。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派人去陈仓,散布谣言,挑拨邓艾和钟会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忌,自相残杀。”姜维说道。
诸葛瞻点了点头:“将军说得对。邓艾和钟会都是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矛盾。若是我们能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忌,必然会削弱魏军的实力。”
拓跋烈说道:“我愿意率领几名骑兵,乔装成魏军士兵,潜入陈仓,散布谣言。”
姜维摇了摇头:“不行。陈仓城防严密,而且魏军对进出城的人员检查得非常严格,你率领骑兵潜入陈仓,很容易被魏军发现。我认为,应该派几名精明能干的斥候,乔装成商人,潜入陈仓,散布谣言。”
诸将领命,立刻挑选了几名精明能干的斥候,乔装成商人,朝着陈仓的方向进发。
几天后,斥候们顺利潜入陈仓。他们在陈仓城内散布谣言,说邓艾想要独占攻破祁山堡的功劳,已经暗中与蜀军勾结,准备在战斗中倒戈;还说钟会想要夺取邓艾的兵权,已经秘密调动军队,准备对邓艾发起进攻。
这些谣言很快就在陈仓城内传开了。魏军士兵们听到谣言后,个个人心惶惶,对邓艾和钟会都产生了怀疑。邓艾和钟会得知谣言后,心中都十分愤怒,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是谣言的幕后黑手,矛盾越来越深。
钟会认为,邓艾想要独占功劳,已经暗中与蜀军勾结,于是他秘密调动军队,加强了对邓艾大营的监视;邓艾则认为,钟会想要夺取自己的兵权,于是他也秘密调动军队,做好了应对钟会进攻的准备。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魏军的军心也变得越来越涣散。
姜维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他知道,现在是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他立刻召集诸将,商议进攻陈仓的计划。
“诸位,邓艾和钟会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魏军的军心也变得十分涣散。我们现在发起进攻,必然能一举攻破陈仓,大败魏军!”姜维说道。
诸葛瞻点了点头:“将军说得对。现在魏军内部混乱,正是我们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由我率领,攻打陈仓的东门;另一路由拓跋首领率领,攻打陈仓的西门;将军则率领主力部队,攻打陈仓的南门,吸引魏军的注意力。”
拓跋烈说道:“好!我率领西羌骑兵,保证能攻破陈仓的西门!”
姜维点了点头:“好。我们明日清晨,对陈仓发起总攻!各位将领立刻回去整顿兵马,做好进攻的准备!”
诸将领命,纷纷回去整顿兵马。祁山堡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纷纷披甲执刃,搬运攻城器械,准备迎接明天的战斗。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蜀军的号角声就响彻云霄。姜维率领主力部队,朝着陈仓的南门进发;诸葛瞻率领五千步兵,朝着陈仓的东门进发;拓跋烈率领五百西羌骑兵,朝着陈仓的西门进发。
蜀军的大军如同潮水般朝着陈仓涌去,陈仓城内的魏军士兵们听到号角声,顿时慌了神。邓艾和钟会得知蜀军发起进攻的消息后,虽然心中愤怒,但也知道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他们立刻组织士兵们进行防御。
但魏军的军心已经涣散,士兵们个个人心惶惶,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蜀军的进攻异常猛烈,很快就攻破了陈仓的东门和西门。诸葛瞻和拓跋烈率领大军,冲进陈仓城内,与魏军士兵们展开了激烈的混战。
姜维率领主力部队,也很快攻破了陈仓的南门。蜀军士兵们冲进陈仓城内,朝着魏军的中军大营杀去。邓艾和钟会看到蜀军已经攻破城门,知道大势已去,纷纷率领残兵,朝着洛阳的方向逃窜。
蜀军士兵们在陈仓城内展开了激烈的追击,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当战斗结束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陈仓城内,到处都是魏军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鲜血染红了地面,与残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姜维站在陈仓的城头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心中百感交集。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攻破了陈仓,大败魏军,还削弱了曹魏的实力,为蜀汉的北伐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也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北伐大业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接下来的路,还会更加艰难。
诸葛瞻和拓跋烈走到姜维身边,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将军,我们胜利了!我们攻破了陈仓,大败了魏军!”
姜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是啊,我们胜利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曹魏的实力依然强大,他们必然会再次派大军前来进攻。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整顿兵马,补充粮草,加强陈仓的防御,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诸将领命,纷纷按照姜维的命令行事。陈仓城内,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补充粮草和兵器。姜维则站在城头上,目光望向遥远的洛阳。他知道,北伐大业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蜀军的实力和将士们的忠诚勇敢,一定能实现先帝的遗愿,让蜀汉的旗帜插遍中原。
夜色渐深,陈仓城内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城头上的火把还在燃烧,照亮了蜀军士兵们坚毅的脸庞。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还会更加激烈,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而姜维,这位蜀汉的最后一根脊梁,将继续率领着蜀军,在北伐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书写着属于他的忠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