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60章 洛阳整饬定新局

第260章 洛阳整饬定新局(2/2)

目录

陈默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全部进城,只能挑选一部分精锐士兵,伪装成商贩分批进城。其余的士兵则留在城外的密林中,密切关注冀州城的动向,一旦城内有情况,立即接应我们。”

他思考片刻,继续说道:“我挑选一千名精锐士兵,分成十组,每组一百人,伪装成不同的商贩,比如贩卖粮食、布匹、药材的。每组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领,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路引,分批从南门进城。进城后,各组在老槐树客栈汇合,由我统一安排任务。”

“另外,我会提前派人联系城内的暗桩老周,让他协助我们获取路引,并在城内为我们提供掩护。”陈默补充道。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陈默立即安排人手,联系城内的暗桩老周,同时让士兵们准备伪装用的货物和服饰。

两日后,老周传来消息,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路引,并在城南老槐树客栈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处。陈默见状,立即按照计划,将一千名精锐士兵分成十组,开始分批潜入冀州城。

陈默带领第一组士兵,伪装成贩卖药材的商贩,推着装满药材的小车,朝着冀州城南门走去。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立即上前盘查。“站住!干什么的?有路引吗?”

陈默连忙上前,脸上露出笑容:“这位官爷,我们是从洛阳来的药材商,想到城里贩卖药材。这是我们的路引,请官爷过目。”他一边说,一边将路引递了过去。

守城的士兵接过路引,仔细检查了一番,又看了看车上的药材,问道:“你们车上装的都是什么药材?有没有违禁品?”

陈默说道:“回官爷,都是一些普通的药材,比如当归、黄芪、甘草之类的,没有任何违禁品。官爷若不信,可以检查。”

士兵们上前,对车上的药材进行了简单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领头的校尉看了看路引,又看了看陈默等人,见他们衣着普通,神色自然,没有丝毫可疑之处,便挥了挥手:“好了,进去吧。记住,在城里老实点,不要惹事。”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陈默连忙道谢,带领着士兵们推着小车,顺利进入了冀州城。

进城后,陈默按照老周的指示,带领士兵们朝着老槐树客栈走去。冀州城内的街道十分繁华,商铺林立,百姓们来来往往,一派热闹的景象。但街道上不时有魏军士兵巡逻,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陈默等人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街道上,避开巡逻的魏军士兵,很快就来到了老槐树客栈。客栈的老板老周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陈默等人,立即上前迎接:“陈将军,你们可来了!快里面请。”

陈默跟着老周走进客栈,来到后院的一处偏僻院落。待士兵们安顿好后,陈默问道:“老周,城里的情况怎么样?司马昭的兵力部署具体如何?”

老周压低声音说道:“陈将军,司马昭在冀州城集结了三万大军,其中一万大军驻守在城东北角的大营,一万大军分布在城墙和城门处,还有一万大军作为机动部队,驻扎在城中心的校场上。另外,司马昭还在城墙上新增了两百架投石机和五百张弓箭,防御十分严密。”

“城内有没有曹魏的重要官员?他们对司马昭的态度如何?”陈默继续问道。

老周说道:“冀州的太守是王凌,他是曹魏的老臣,对司马昭并不是很信服,但因为司马昭手握重兵,他也不敢公开反对。另外,城内还有几名曹魏的将领,大多是司马昭的亲信,对他忠心耿耿。”

陈默点了点头,心中对冀州城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老周,接下来还要麻烦你,帮我们收集更多关于司马昭大军的情报,比如他们的粮草储备、训练情况、将领的性格特点等。同时,我们会在城内展开侦查,一旦有重要情报,立即向姜将军禀报。”

老周应道:“陈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协助你们。”

接下来的几日,陈默带领着士兵们,在老周的协助下,开始在冀州城内展开侦查。他们伪装成各种身份,有的伪装成百姓,在街道上打探消息;有的伪装成士兵,混入魏军的巡逻队中;有的则潜入魏军的大营附近,观察他们的训练情况和粮草储备。

期间,他们遇到了不少危险。一次,陈默带领几名士兵伪装成魏军士兵,潜入魏军大营附近侦查,不料被一名魏军将领发现了破绽。“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们?”

陈默心中一惊,随即冷静下来,说道:“回将军,我们是刚从洛阳调来的,负责协助防守大营。”

魏军将领怀疑地看了看他们,说道:“既然是刚调来的,可有调令?”

陈默知道,若拿不出调令,必然会暴露身份。他灵机一动,说道:“调令在我们统领那里,我们只是先过来熟悉一下环境。将军若不信,可以随我们去见统领。”

魏军将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不必了,你们去吧。记住,在大营内不要乱走,否则军法处置。”

陈默心中松了口气,连忙带领士兵们离开。此次事件让他们更加谨慎,在后续的侦查中,更加注重细节,避免再次出现破绽。

经过几日的侦查,陈默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司马昭大军的情报。他得知,司马昭的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士兵们的士气并不高,很多士兵都是被迫参军,对司马昭并不忠心;魏军的粮草储备主要集中在城西北角的粮仓,由一千名士兵看守;司马昭计划在十日之后,率领大军南下,攻打洛阳。

陈默见状,立即派人将这些情报送往姜维的大营,同时继续在冀州城内侦查,等待姜维大军的到来。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大军进攻冀州城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折两军对垒冀州郊

冀州城外的平原上,旌旗猎猎,尘土飞扬。姜维带领着三万蜀汉大军和两千西羌骑士,已经抵达了这里,与陈默派来的信使汇合。信使将陈默收集到的情报一一禀报给姜维,包括司马昭大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南下计划等。

姜维听完情报后,立即召集身边的将领,在大营中召开军事会议。“根据陈默传来的情报,司马昭计划在十日之后率领大军南下,攻打洛阳。我们必须在他南下之前,主动出击,攻打冀州城,消灭这股残余势力。”

阿柴坐在一旁,手中握着马鞭,说道:“姜将军,冀州城防御严密,司马昭又有三万大军驻守,想要攻克冀州城,并非易事。我的西羌骑士擅长骑兵冲锋,不如我们先派骑兵袭击魏军的粮仓,烧毁他们的粮草,让他们人心惶惶,然后再趁机攻城。”

张翼说道:“阿柴首领所言极是。粮草是军队的根本,一旦粮草被烧毁,魏军必然会陷入混乱。但冀州城的粮仓位于城西北角,防守严密,派骑兵袭击恐怕难以成功。不如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阿柴首领带领西羌骑士,佯装袭击冀州城南门,吸引魏军的注意力;另一路由我带领步兵部队,趁机袭击西北角的粮仓,烧毁粮草。”

姜维点了点头:“这个计划不错。但我们还要考虑到,司马昭可能会派机动部队驰援粮仓,所以必须派一支军队牵制住他们。陈默在冀州城内有一千精锐士兵,我们可以让他在城内发动突袭,扰乱魏军的部署,牵制机动部队的行动。”

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具体部署如下:第一路,由阿柴首领带领两千西羌骑士,在明日清晨,对冀州城南门发起佯攻,吸引魏军的注意力,尤其是城中心的机动部队;第二路,由张翼带领一万步兵部队,在西羌骑士发起佯攻的同时,突袭冀州城西北角的粮仓,务必将粮草烧毁;第三路,由我带领一万五千大军,在冀州城东门附近待命,一旦魏军的机动部队被牵制,立即对东门发起进攻;第四路,陈默带领城内的一千精锐士兵,在张翼袭击粮仓时,在城内发起突袭,攻击魏军的机动部队大营,牵制他们的行动。”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姜维立即派人前往冀州城,将命令传达给陈默。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冀州城南门外就传来了震天动地的鼓声。阿柴带领着两千西羌骑士,骑着战马,手持弯刀,朝着南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骑士们骑着战马,在城下来回冲锋,呐喊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气势磅礴。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看到西羌骑士发起进攻,顿时紧张起来,立即向守将李校尉禀报。李校尉连忙登上城墙,看到城外的西羌骑士,心中大惊,立即下令:“快!放箭!通知城中心的机动部队,让他们立即赶来支援南门!”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立即弯弓搭箭,朝着西羌骑士射去。箭矢如雨般落下,但西羌骑士们骑着战马,灵活地躲避着箭矢,继续朝着城墙冲锋。

与此同时,张翼带领着一万步兵部队,已经悄悄绕到了冀州城西北角的粮仓附近。粮仓外有一千名魏军士兵看守,他们正密切关注着城南的战况,并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

张翼看到时机成熟,立即下令:“进攻!”

步兵部队的士兵们立即朝着粮仓发起了进攻。他们分成若干小队,有的手持盾牌,组成盾墙,抵挡魏军的弓箭;有的手持长枪,朝着魏军士兵冲去;还有的则推着云梯,想要爬上粮仓的围墙。

粮仓外的魏军士兵见状,顿时慌了神,连忙拿起武器抵抗。但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城南的战况上,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很快就被蜀汉士兵突破了防线。蜀汉士兵们冲进粮仓,四处放火,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冀州城中心的机动部队大营内,魏军将领正在等待南门的支援消息。突然,营外传来一阵喊杀声,陈默带领着一千精锐士兵,从营外冲了进来。士兵们身着黑色劲装,动作迅猛,朝着魏军士兵发起了突袭。

魏军士兵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营内顿时一片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陈默带领着士兵们,在大营内来回冲杀,牵制住了机动部队的行动。

司马昭在将军府内得知南门被攻、粮仓失火、机动部队大营遭袭的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可恶!姜维竟然如此狡猾!”他立即召集身边的将领,下令:“立即集合大军,前往西北角粮仓支援!一定要保住粮草!”

但此时,机动部队已经被陈默牵制住,根本无法及时支援粮仓。而南门的魏军士兵又被西羌骑士死死缠住,也无法脱身。司马昭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带领着身边的一千亲兵,朝着西北角粮仓赶去。

当司马昭赶到粮仓时,粮仓已经被大火吞噬,粮草几乎被烧毁殆尽。张翼看到司马昭赶来,立即下令:“撤退!”

蜀汉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撤出粮仓,朝着东门的方向退去。司马昭看着被烧毁的粮仓,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他知道,粮草被烧毁,大军的补给将成为大问题,南下攻打洛阳的计划也彻底泡汤了。

就在这时,冀州城东门外传来了震天动地的鼓声。姜维带领着一万五千大军,已经对东门发起了进攻。城墙上的魏军士兵看到蜀汉大军发起进攻,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连忙向司马昭禀报。

司马昭闻言,心中大惊。他知道,此时城内的魏军已经陷入混乱,根本无法抵挡蜀汉大军的进攻。但他并不甘心就此失败,立即下令:“立即集合所有兵力,前往东门防守!一定要守住东门!”

然而,此时的魏军已经人心惶惶,士兵们失去了斗志,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姜维带领着蜀汉大军,趁着魏军混乱之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投石机将巨大的石头投向城墙,砸得魏军士兵哭爹喊娘;云梯部队的士兵们顺着云梯快速爬上城墙,与魏军展开激烈的搏斗。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越来越少,蜀汉士兵们趁机打开了东门的城门。“冲啊!”姜维骑着战马,带领着大军冲进了冀州城,与城内的魏军展开巷战。

陈默看到蜀汉大军进城,立即带领着精锐士兵,从机动部队大营中冲出,与姜维的大军汇合。两支军队合在一起,战斗力更加强大,朝着魏军的残余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司马昭带领着残余的魏军,在城内苦苦抵抗,但根本无法抵挡蜀汉大军的进攻。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的士兵越来越少,最终,司马昭被蜀汉士兵包围在将军府内。

姜维骑着战马,来到将军府前,对着府内大喊:“司马昭!你已经被包围了!速速投降!否则,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司马昭在府内听到姜维的喊话,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继续抵抗下去也没有意义。但他并不甘心投降,想要拔剑自刎。

就在这时,一名将领上前拦住了他:“将军,不可!我们虽然战败,但只要留得性命,日后还有机会卷土重来。若今日自刎,一切就都完了。”

司马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剑。他知道,将领说得有道理,只要留得性命,就还有希望。随后,他打开将军府的大门,向姜维投降。

至此,冀州城被蜀汉大军攻克,司马昭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姜维站在冀州城的城墙上,望着城内欢庆胜利的士兵和百姓,心中充满了激动。他知道,攻克冀州,意味着北伐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他也明白,北方还有很多曹魏的残余势力,接下来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第五折河北安抚定根基

冀州城的将军府内,姜维正坐在正厅的主位上,处理着战后的各项事务。厅内的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包括冀州城的人口统计、粮草储备、官员任免等。攻克冀州后,如何安抚百姓、整顿地方秩序、整合资源,成为了姜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将军,河北各郡县的官员都已派人前来祝贺我军攻克冀州,同时请求将军派人前往各郡县,协助他们稳定地方秩序。”诸葛瞻走进厅内,手中捧着一卷文书,躬身说道。

姜维抬起头,接过文书看了看,说道:“河北各郡县是曹魏的重要统治区域,民心尚未完全归附,若不尽快派人前往安抚,恐生祸乱。你立即拟定一份名单,挑选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官员,前往河北各郡县担任太守或县令,协助当地官员稳定地方秩序。”

“另外,告知前往各郡县的官员,到达任所后,首要任务是安抚百姓,免除当地百姓一年的赋税,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给予妥善安置。同时,整顿当地的吏治,严厉打击贪官污吏,确保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姜维补充道。

诸葛瞻躬身应道:“属下遵命!立即去拟定名单,安排官员前往各郡县。”

随后,姜维又召集了冀州城内的乡绅望族,在将军府内召开会议。这些乡绅望族在河北地区颇有威望,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安抚民心、稳定地方秩序之事会事半功倍。

会议上,姜维对着众人拱手说道:“各位乡绅,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想与大家商议如何稳定河北的局势。我军攻克冀州,并非为了掠夺土地和财富,而是为了复兴汉室,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希望各位能与我军合作,协助我们稳定地方秩序,为百姓谋福祉。”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起身,拱手说道:“姜将军,我等久闻将军大名,知道将军是仁义之师。如今将军攻克冀州,我等自然愿意配合将军的工作。只是不知将军对我等这些乡绅有何安排?”

姜维笑着说道:“老先生放心,我军不会剥夺各位的财产和地位。只要各位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协助我们安抚百姓、筹集粮草,我会向朝廷举荐各位,给予相应的官职和赏赐。另外,我会下令,保护各位的财产安全,确保各位的利益不受侵害。”

老者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多谢将军!我等一定尽力协助将军,稳定河北的局势。”

其他乡绅也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姜维的工作。姜维见状,心中十分满意。他知道,有了这些乡绅的支持,河北的稳定就有了保障。

接下来的几日,姜维按照计划,陆续派遣官员前往河北各郡县。这些官员到达任所后,立即按照姜维的指示,展开安抚百姓、整顿吏治的工作。他们开设临时粥棚,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吃食;清查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将一批欺压百姓的官员绳之以法。

在官员们的努力下,河北各郡县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开始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商铺纷纷开业,市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乡绅望族积极配合,为官员们提供了不少帮助。

期间,姜维也亲自前往河北各郡县巡查,了解当地的情况。在赵国郡,他看到百姓们正在田间劳作,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名正在耕地的老农看到姜维,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上前躬身行礼:“多谢姜将军!若不是将军派来的官员,我们这些百姓还不知道要流离失所到什么时候。现在我们有了土地,有了粮食,终于可以安心生活了。”

姜维笑着说道:“老人家不必客气。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是我军的职责。只要大家好好劳作,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河北一定会越来越繁华。”

在巨鹿郡,姜维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的一名豪强地主,凭借着自己的势力,欺压百姓,霸占土地,官员们多次劝说,他都置若罔闻。姜维得知后,立即带领亲兵前往巨鹿郡,处理此事。

来到豪强地主的府邸前,姜维下令将府邸包围。豪强地主得知姜维亲自前来,心中十分害怕,但仍心存侥幸,认为姜维不敢对他怎么样。他打开府邸大门,假惺惺地迎接姜维:“不知姜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将军恕罪。”

姜维面色严肃地说道:“你霸占百姓土地,欺压百姓,已经触犯了我军的纪律。今日我前来,就是要将你绳之以法,还给百姓一个公道。”

豪强地主见状,立即跪地求饶:“将军饶命!我知道错了,我愿意将霸占的土地还给百姓,赔偿百姓的损失。求将军饶我一命!”

姜维冷哼一声:“你欺压百姓多年,罪行累累,岂能轻易饶过你。来人,将他拿下,押回冀州城,交由军法处置!”

亲兵们立即上前,将豪强地主押了起来。随后,姜维下令将豪强地主霸占的土地归还给百姓,并让他赔偿百姓的损失。百姓们得知后,纷纷拍手称快,对姜维更加敬佩。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河北各郡县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员们勤政爱民,乡绅望族积极配合,整个河北地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日,姜维回到冀州城,刚走进将军府,就看到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单膝跪地禀报:“将军,朝廷传来消息,后主刘禅陛下得知我军攻克冀州,十分高兴,特下旨嘉奖我军将士,并任命将军为河北大都督,负责河北地区的军政事务。另外,朝廷还派遣了一批官员和物资前来河北,协助将军开展工作。”

姜维闻言,心中大喜。他连忙接过圣旨,对着朝廷的方向躬身行礼:“臣姜维,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好好治理河北,为北伐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待斥候离去后,姜维召集身边的将领,宣布了朝廷的旨意。将领们纷纷向姜维道贺,心中充满了喜悦。

诸葛瞻说道:“将军,如今朝廷任命您为河北大都督,又派遣了官员和物资前来,我们治理河北的信心就更足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整合河北的资源,为后续的北伐做准备了。”

姜维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河北是北方的重要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我们要尽快整合这里的资源,招兵买马,筹集粮草和军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与西羌部落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再次北伐,彻底消灭曹魏的残余势力,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姜维开始安排整合河北资源的工作。他下令在河北各郡县招兵买马,选拔精锐士兵,扩充军队规模;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筹集粮草;召集工匠,打造武器装备,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

整个河北地区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氛围中,所有人都在为后续的北伐做准备。姜维站在冀州城的城墙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复兴汉室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先帝和丞相未竟的大业,让汉室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