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尿布护堤》(1/1)
景和十二年夏,江南梅雨季节如期而至,然而这一年的雨水却格外滂沱,连绵数十日不止。太湖水位暴涨,波涛汹涌,终于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深夜,湖堤最薄弱的一段不堪重负,轰然决口!洪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冲向沿岸的村镇、良田,灾情紧急,哀鸿遍野。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送至行在扬州的五位皇子处。女帝在京闻讯,亦星夜下旨,命五崽全权负责,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军民,全力抗洪抢险!一时间,整个江南官场、驻军、百姓全都动员起来。五位皇子更是身先士卒,日夜坚守在抗洪最前线。
老大澹台玄坐镇中军,调度粮草物资,安抚灾民;老二澹台战率领星辉营女兵及驻防官兵,冒着瓢泼大雨,扛沙包,打木桩,以血肉之躯筑起人墙,与洪水搏斗;老三澹台墨翻阅古籍,与老河工商议,寻找最佳的堵口方案;老四澹台鹊带着太医院的人,一边救治伤患,一边紧急配制防病防疫的药剂;老五澹台铢则发挥其长才,迅速调配资金,采购抢险物资,确保后勤无忧。
然而,天公不作美,雨势丝毫未减,洪水一浪高过一浪。最要命的是,附近可用于填堵决口的沙石泥土几乎告罄,从远处调运又远水难解近渴。装满泥土的麻袋扔进决口,瞬间就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决口在不断扩大,情势万分危急!堤坝上,军民们虽疲惫不堪,却仍在咬牙坚持,但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时年九岁的祥瑞长公主澹台星,也被哥哥们带在身边(安置在堤坝后方相对安全的高地)。她看着眼前如同猛兽般的洪水,听着人们的呼喊与浪涛的轰鸣,又看到哥哥们和无数兵民浑身湿透、满脸泥泞、疲惫不堪却仍在奋战的景象,小小的眉头紧紧皱起,清澈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焦急。她不明白为什么洪水这么可怕,也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用沙包去填那个大洞。
混乱中,她感觉身上的尿布(因连日阴雨,为防湿疹,乳母仍给她使用特制的吸水性好的棉布尿布)被雨水和汗水浸得有些不舒服,便下意识地伸手去扯。就在这时,她看到又一波巨浪打来,几个扛着沙包的兵士险些被卷走,二哥澹台战怒吼着冲上前救援。小丫头心中一急,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和念头,竟一把将那块湿漉漉的尿布扯了下来,光着小屁股,迈开两条小短腿,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顶着狂风暴雨,跌跌撞撞地朝着那最危险的决口处奔去!
“星星!回来!危险!”老大澹台玄首先发现,惊得魂飞魄散,嘶声大喊,就要冲过去拉住妹妹。
然而,已经晚了!就在澹台星奋力将手中那块小小的、皱巴巴的尿布扔向汹涌的决口漩涡的刹那,奇迹发生了!
那块看似普通的白色棉布,一接触到浑浊的洪水,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般,骤然间绽放出柔和却明亮的白光!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膨胀、延展!眨眼之间,竟化作了一幅宽约数丈、长不知几许、散发着淡淡莹光的巨大锦缎!这锦缎坚韧无比,顺着水流,“啪”地一声,严严实实地贴附在了决口的内壁,如同一块巨大的创可贴,瞬间减缓了洪水倾泻的速度!更令人称奇的是,锦缎之上,原本是尿渍浸染的淡黄色痕迹,在水中晕染开来,竟逐渐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人物生动的画卷——正是上古圣王大禹率领民众,疏导江河、平定水患的场景!画中人物衣袂飘飘,工具古朴,水流走向清晰,仿佛在演示着某种治水的至理!
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全都惊呆了!堤坝上下一片寂静,只剩下洪水的咆哮和风雨声。
“这……这是……”老四澹台鹊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冒着被浪头打湿的危险,冲到堤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了点锦缎边缘的水渍,放到鼻尖一闻,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南宫‘遇水则凝’防水胶!还混合了……混合了某种草木精华!这尿布是特制的!”
老三澹台墨闻言,如同被电击一般,猛地翻开随身携带的、已被雨水打湿的《河工志·异物考》,手指颤抖地指着一行模糊的记载,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找到了!‘前朝有奇法,以万家婴孩濯洗之布,浸以特制药胶,名曰‘万民帛’,遇水而胀,可御洪峰’!传说是南宫皇后为防水患,集民间智慧所创!只因造价高昂、制作繁复,后世失传!没想到……没想到星星用的尿布,竟是此物!”
真相大白!原来,女帝在妹妹年幼时,深知江南水患频发,又记起南宫氏典籍中提及的“万民帛”传说,便密令内府,用南宫氏遗留的秘方,特制了一批布料,专供小郡主做尿布使用,本意是借祥瑞之气,祈求平安,亦有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的深意。没想到,竟在这最危急的关头,被小郡主无意中触发,发挥了惊天动地的作用!
“快!快回行辕!将郡主所有用过的尿布,不,所有库存的这种特制布料,全部取来!”老大澹台玄率先从震惊中恢复,立刻下达命令,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不仅仅是行辕,当“祥瑞郡主尿布可挡洪水”的奇闻和“万民帛”的典故传遍灾区时,整个江南为之震动!无数正在遭受水患、或心系灾区的母亲们,闻讯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家孩子用过的、甚至是崭新的尿布、襁褓,冒着大雨,送往堤坝。她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这是救命的希望!一时间,通往堤坝的路上,送布的人群络绎不绝。
老五澹台铢立刻设立了临时的“捐布登记处”,并非强征,而是象征性地给予一些银钱或米粮作为补偿和感谢,并详细记录捐赠者信息,承诺水退后由官府立碑纪念。老二澹台战则展现了他惊人的组织能力,他率领星辉营的女兵们,以及所有会针线的妇女,在堤坝后方搭起雨棚,点燃火把,连夜飞针走线,将成千上万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尿布、襁褓,用结实的麻绳、甚至拆解缴获的敌军帐篷绳索,紧密地缝合、连接在一起!
一夜之间,一条由无数婴儿尿布拼接而成的、宽厚而充满韧性的千丈“尿布长堤”,沿着最危险的堤段被加固了起来!这条“堤坝”看似滑稽,却散发着一种混合着奶香、药香和人间烟火气的奇特气息,在狂风暴雨中,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莹光。
次日,更大的洪峰如期而至。浊浪排空,狠狠地拍击在新建的“尿布堤”上。然而,奇迹再次发生!那看似柔软的尿布堤,在洪水冲击下,虽剧烈晃动,却韧性十足,牢牢地守护着后面的堤坝。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洪水持续的冲刷下,尿布上残留的奶渍、药渍与水发生反应,竟绽放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柔和的彩光,交相辉映,宛如一道彩虹屏障!尤其是有几处,恰巧是小郡主澹台星昨日在堤头啃米糕时,不小心掉落的糕屑沾染的地方,此刻在水的浸润下,竟隐隐浮现出南宫朱雀的图腾纹样,光华流转,将扑来的巨浪一次次柔和而坚定地推开数丈之远!
洪水似乎在这充满生命气息与祥瑞之光的屏障前,也失去了狂暴的力量,最终无奈地退去。
就在军民为击退洪峰而欢呼时,星辉营女兵在夜间巡逻时,意外抓获了几名形迹可疑、正在试图用利器割破“尿布堤”基部的黑衣人。一经审讯,果然是瑞王余孽,企图趁乱破坏堤防,制造更大灾难,动摇民心。被擒时,他们身上缠着的、用于伪装的破布,竟与“尿布堤”的布料发生了奇妙的反应,自动收紧,将他们牢牢捆住,挣扎中,更是将他们后背隐秘处纹着的狼头刺青都勒得清晰可见,罪证确凿!
洪水终于退去,江南大地开始恢复生机。那条在危难中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尿布堤”,虽然完成了主要使命,但并未被拆除。经女帝特旨,将其作为抗洪纪念和水利奇观保留了下来,并命名为“万安堤”。堤坝上,由各地母亲捐赠的尿布颜色深浅不一,拼接处针脚密布,形成了一种独特而震撼的图案,记录着那段众志成城的历史。文人墨客纷纷题词,其中最著名的是刻在堤头巨石上的四个大字——“婴帛长春”,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长存。
老五澹台铢更是独具匠心,他将修补堤坝后剩余的尿布边角料收集起来,清洗消毒,用特制的、带有澹台星最喜爱的橘子清香的染料进行浸染,然后裁剪成一方方小巧的手帕,名为“平安帕”,赠予抗洪有功之士和捐布的百姓,很快成为风靡江南的吉祥物。
女帝南巡视察灾后重建时,特意登上“万安堤”,她轻抚着那粗糙而温暖的布面,望着堤内恢复耕作的土地和安居的百姓,眼中满是欣慰,对随行的九位亲王弟弟感慨道:“皇儿们可知,朕这江南的半壁繁华,险些毁于一旦。最终护住它的,非仅是沙石土木,更是这万千母亲呵护幼子的慈心,汇聚成的屏障。星星当年那一扯,扯出的,是民心啊。”
自此,江南民间流传起一首新的童谣:“尿布堤,稳又牢,洪水见了也求饶。娘娘慈,娃娃宝,护得江南春正好。”
而那块最初投入水中的、由祥瑞长公主澹台星使用的“首尿布”,被恭敬地请出,洗净后,供奉在了太湖畔的大禹庙内,受世人香火瞻仰。说也奇怪,每年汛期,这块尿布仍会隐隐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似奶非奶、似药非药的清香,令人心静。那只功勋卓著的“凤冠芦花鸡”,似乎也对此布情有独钟,时常踱步至庙中,在尿布前驻足,轻轻啄食布面上自然长出的一种青翠欲滴、具有防水功效的奇异苔藓,仿佛在履行着某种神秘的守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