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人前显圣(2/2)
当他行云流水般演至最后一式,双掌虚合按于丹田之处时,周身空气仿佛被无形之力挤压,发出低沉如闷雷般的嗡鸣!
一股肉眼几不可察的淡白气旋在他周身一闪而逝,随即一切异象敛去,重归平静。
他收势而立,面庞如玉,莹润生光,一双眸子清澈得如同初生婴孩,不染丝毫杂质。
周身气息圆融无暇,仿佛与这议事厅、与窗外的夜色、与整个天地自然再无分别,浑然一体。
厅内寂静。
所有宗师,包括之前调侃最甚的李同臣,此刻都僵在原地,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的骇然与呆滞。
他们自然明白眼前这景象意味着什么。
先天之境!
这已不是简单的拳法演练,这是近乎于道的显化!
他们方才还在揣摩、争论的《武经》精义,竟被这少年在顷刻之间,以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推演并实践到了他们只能仰望的层次!
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冲击力无与伦比。
轻视、调侃,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他们穷尽一生,在明劲、暗劲、化劲中摸索,追求那渺茫的先天之境而不可得。
如今,竟在一个少年身上,亲眼得见!
李同臣性格最是直率,震惊过后,一股强烈的战意涌上心头,他大吼一声:“俺不信!接老子一拳试试!”
声未落,人已如猛虎出闸,一记凝聚了毕生功力的半步崩拳,裹挟着凌厉的明劲与潜藏的暗劲,直捣林砚中宫!
这一拳,他已全力出手,毫无保留。
面对这足以开碑裂石的一拳,林砚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抬起右手,看似缓慢,却在间不容发之际搭上了李同臣的手腕。
一牵,一引。
李同臣只觉得一股沛然莫御却又柔和至极的力量传来,自己那狂暴的劲力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整个人更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得原地转了一圈,踉跄几步方才站稳,满脸的惊骇与茫然。
“四两拨千斤…!”吴鉴泉失声惊呼。
他精研太极,深知寻常的四两拨千斤尚需借力、寻隙、抓住对方劲力转换的刹那。
可林砚刚才那一下,根本无视了李同臣劲力的强弱变化,直接于其力量最巅峰、最凝聚之处,以自身一丝微不可察的意境为引,撬动、并完美驾驭了对方全部的冲击力!
这是将自身化为天地的一部分,举手投足间,皆含自然伟力!
孙禄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道:“林小友…不,林先生,可否再让我等见识一番?”
林砚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请诸位前辈指教。”
这一次,不仅是李同臣,戴魁、宋铁麟、刘振声乃至孙禄堂、宫宝田,都忍不住相继出手。
刀光、枪影、拳风、掌劲,在厅内交错。
然而,无论他们攻势如何凌厉,角度如何刁钻,劲力如何变化,林砚始终如闲庭信步,或指、或掌、或袖袍轻拂,总能于电光石火间寻隙而入,将攻击消弭于无形,甚至引导其互相碰撞。
他并未使用任何高深繁杂的招法,所用的,赫然正是刚刚定下的筑基三十六真形中的基础变化!
只是在他手中,这些基础拳架仿佛拥有了无穷的魔力,劲力吞吐莫测,时而至刚至阳(明劲特性),时而阴柔穿透(暗劲特性),时而圆转如意,化尽万法(化劲特性),更隐隐引动周遭天地之气,形成无形力场(先天特征)。
众人越打越是心惊,越打越是佩服。
他们终于确信,眼前这少年,其武学境界已全面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达到了一个他们只能仰望的层次。
最终,众人停手,相视无言,唯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眼中无法掩饰的震撼与敬佩。
孙禄堂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袍,对着林砚,郑重地抱拳躬身:“林先生武学通天,已达前人未至之境,孙某佩服!”
其余宗师,包括心高气傲的李同臣,亦随之躬身,心悦诚服。
就在这一刻,林砚脑海中,青铜棋盘微微震动,光芒流转。
他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在场诸位宗师的气运,以及他们毕生所学的武术精髓、修炼经验,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涌入棋盘,又反馈至他自身。
他的武道认知,瞬间变得更加深邃广博。
“诸位前辈不必多礼。”
林砚抬手虚扶,气息平稳如初,“晚辈不过是先行一步。
先天并非终点,其上应有更广阔天地。
今日共创《武经》,正是为了让我华夏武者,人人皆有窥见更高境界之可能。”
他目光扫过那记录了筑基三十六真形的宣纸,继续道:
“筑基拳法定,接下来,便是刀、剑、枪、棍、弓诸般技艺之基。
其核心,亦当如这拳法,化繁为简,直指本源,与气血、劲力、乃至精神意念相结合……”
见识了林砚的先天之能,再无一人对他的意见有所轻视。
接下来的讨论,效率极高。
在林砚高屋建瓴的指点与众宗师丰富的实战经验结合下,刀法之“劈、砍、撩、剁”如何与腰马合一,引动臂力经脉;
剑法之“点、刺、抹、削”如何与身法配合,贯通腕指巧劲;
枪法之“扎、拿、拦、崩”如何借势发力,震动周身大筋;
棍法之“扫、戳、劈、挂”如何运使圆转,调动整体劲力;
弓术之“开、靠、瞄、放”如何凝神静气,沟通眼、手、心、靶,诸般基础打法、用力法门、呼吸配合,被一一厘定,融入《武经》草案之中。
这一日,武道公会的根基被彻底重塑。
一套融合了外家锤炼与内家养息,直指先天大道的全新修炼体系,在一位先天境界的少年配合下,由当代顶尖宗师们共同奠定。
而林砚,不仅收获了庞大的气运与武道知识,更真正确立了他在这些心高气傲的宗师心中,无可撼动的领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