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544章 建立总参谋部

第544章 建立总参谋部(2/2)

目录

这支军队,将是保护我们最坚实的盾,也是支撑我们走向更远未来的剑。”

“说得好!利剑与坚盾!”

阎长官重重一拍茶几,震得茶盏轻响,“就这么干下去!你我同心,军政同德,将这国防之基,打得再牢靠些!让任何觊觎我三省之地的宵小,都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亲自执壶,为林砚续上热茶,目光欣慰地看着眼前已然长成的少年。

然而,林砚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执壶的手微微一顿。

“伯父,”林砚放下茶杯,神色平静却认真,“军事改革已步入正轨,三省内政亦有章法。侄儿思虑再三,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哦?”阎长官不动声色地将茶壶放回小炉上,“想去何处?”

“东瀛,日本。”林砚清晰地说道。

书房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阎长官深邃的目光落在林砚脸上,透过他,看到了自己当年负笈东渡时的青葱岁月。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复杂感慨:

“日本是个好地方。当年我在士官学校,见识了彼国维新气象,亦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只是,彼国如今气象已大不相同,野心勃勃,非是善邻。你此去,风险不小。”

“侄儿明白。”

林砚点头,“正因其气象已变,野心外露,更需亲往观察。我的《新治图说》初具框架,提出了实业为本、民富国强、开放进取等理念,也初步构建了统筹兼顾、崇教尚贤的行动原则。

但理论需经比较与碰撞,方能臻于完善。

日本,脱亚入欧最快,将西方技术与自身传统结合最为紧密,其社会结构、国民精神在急速现代化过程中的扭曲与张力,正是我们极佳的研究样本。

此去,是为求证,为借鉴,更为警醒。”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

“况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卡洛斯在欧洲能打开局面,源于对欧陆诸国的深入了解。

我们对身边这头已然亮出獠牙的猛兽,更不能仅凭纸面情报臆断。

侄儿将以医学留学生身份前往,有情报部暗中策应,安全当可无虞。

此行首要目的,是完善《新治图说》,为我三省乃至华夏未来之路,寻求更坚实的思想基石。”

阎长官沉吟片刻,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的想法,我明白了。

立言明道,确是根本。

只是,你这一走,绝非短期。

如今这一大摊子事业,尤其是军务改革方兴未艾,诸多决策,非你不可,当如何处置?”

林砚显然早有腹案,他从容应道:

“伯父是三省支柱,总揽全局,侄儿方能放心远行。

具体事务,可做如下安排:政务及经济运作,现有各级行政体系与领航者集团管理层已能顺畅运转,按既定方针推进即可,苏承业总经理可担重任。父亲与母亲亦能协助伯父统筹。”

他话锋一转,指向最关键处:

“至于军务,侄儿建议,当趁此机会,进一步强化中枢,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我们已初步建立的参谋部体系,可升格为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直属于您。”

“总参谋部?”

阎长官目光一凝,这个概念他并不陌生,但在此刻由林砚提出,意义非凡。

“是。”

林砚肯定道,“此总参谋部,不应仅是协助处理军务的机构,而应成为全军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它需具备几项核心职能:

其一,基于详实情报,制定全盘国防战略与作战计划;

其二,统一协调指挥陆、海(内河)、空三军,以及民兵后备力量的训练与动员;

其三,掌管全军编制、装备、后勤与人事;

其四,负责军事理论研究和军校教育体系规划。”

他进一步阐释:

“设立总参谋部,旨在将军事指挥与决策,从依赖个人才智,转变为依靠制度与集体智慧。

即使侄儿远在海外,通过加密电报,关键情报与战略构想亦可及时传递回总参谋部,由他们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方案,供伯父您做最终决策。

如此,军国大事不致因一人之去留而受影响,军队建设与备战工作方能持续、稳定地向前推进。”

阎长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

他完全理解了林砚的深意。

这是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是将军事权力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步。

想到此,阎长官心中最后一丝顾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坚定与支持。

他朗声道:“好!设立总参谋部,此议甚好!便依你之言。你安心去日本游学,完善你的《新治图说》。

家里这一大摊子,有我坐镇,有新成立的总参谋部运转,必不会出任何岔子!”

他站起身,走到林砚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期许:

“当年我去日本,学的是军事技术,看的是坚船利炮。

今日你去,要看的是其兴衰之由,察的是其社会文明的基础与病灶所在。

这眼光,比我当年更深远!

多看,多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等着你带回更精辟的见解,助我三省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定不负伯父所托!”林砚起身,郑重承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