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头戏来了(1/2)
“好了,乔巴努同志,波佩斯库厂长。”姜晨率先开口,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既然我们已经在AF-85这台‘小玩具’上达成了共识,展现了双方合作的诚意。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来谈谈我们清单上那些更重要的项目了?比如,我们非常感兴趣的FU-325万能工具铣床,我们初步希望引进10台。”
听到姜晨主动提起FU-325,并且一开口就是10台,乔巴努和波佩斯库的精神同时一振。
来了!正戏开始了!
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前的些许沮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准备迎接硬仗的专注。
“当然,当然!”
乔巴努立刻接口道,语气变得热情洋溢,与刚才谈论AF-85时判若两人。
“FU-325!这可是我们红星厂的骄傲!是凝聚了我们最优秀工程师心血的杰作!它的性能和精度,正如你们上午所见,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姜同志,您真有眼光!10台FU-325,这绝对是一笔大订单!我们非常乐意为兄弟的龙国提供这样先进的设备!”
热情归热情,但谈到价格,乔巴努立刻变得“公事公办”起来。
“不过,姜同志,您也知道,FU-325的技术含量和制造成本,与AF-85那台老旧的坐标镗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求极高的精度,装配工艺也极其复杂。所以,在价格方面,我们恐怕不能再像刚才那样……嗯……‘特殊安排’了。”
波佩斯库也在一旁帮腔:“是的,姜同志。FU-325的市场需求一直很旺盛,我们自己的生产任务也很紧张。为了满足贵国的需求,我们需要调整生产计划,投入更多的资源。这其中的成本……”
两人一唱一和,开始强调FU-325的价值、成本和稀缺性,试图为接下来的高报价铺平道路。
姜晨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他们。
等他们说完,他才缓缓开口:“两位同志的心情我理解。FU-325确实是一台优秀的机床,这一点我们毫不否认,否则我们也不会提出引进10台的计划。”
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需要面对现实。首先,关于支付方式,我们仍然只能以‘以物易物’为主。这是我们目前的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能够提供给贵方最实际、最能解决你们燃眉之急的方案。这一点,希望两位能够理解并向上级如实反映。”
“其次,关于价格。”姜晨看着乔巴努,“您刚才提到国际市场和成本。那么,我想请问,一台FU-325,如果按照正常的出口价格,假设有西方国家愿意购买,大概是多少瑞士法郎或者西德马克?它的实际生产成本又是多少?我们是兄弟国家之间的合作,我相信价格上应该体现出这种特殊关系,而不是完全照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价,对吗?”
他直接将问题抛了回去,要求对方给出更具体的数字依据,而不是空泛地强调“价值高”。
同时,再次打出了“兄弟国家”这张牌,施加道义上的压力。
乔巴努显然没想到姜晨会如此直接地询问具体价格和成本,一时有些语塞。
这些数据属于商业机密,不可能轻易透露。
他只能含糊其辞:“这个……姜同志,具体的成本核算比较复杂……涉及到原材料、人工、研发摊销等等……至于对西方的报价,那更是商业秘密……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们给兄弟龙国的价格,绝对是优惠的!”
“既然是优惠的,那我们就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体现在哪里。”姜晨步步紧逼,丝毫不给乔巴努喘息,“这样吧,我们还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谈。10台FU-325,外加我们清单上提到的8台RU-280精密磨床,以及滚齿机、插齿机各5台,还有那两台光学坐标镗床。这一揽子计划,总共30台各类精密机床,你们认为,需要我们提供多少吨粮食,或者多少价值的轻工业品来交换?”
他将问题打包提出,避免了在一台设备上过多纠缠,试图掌握谈判的主动权,让对方给出一个整体的报价。
这下轮到尼亚罗马方面陷入沉默了。
30台精密机床,这绝对是一笔巨额交易!
其价值远非一台老旧的AF-85可比。
这需要仔细核算成本,评估龙国可能提供的物资种类和价值,更需要权衡国内的生产能力和交付周期。
乔巴努和波佩斯库低声商议起来,不时与身后的工程师和财务人员交换着意见。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和低沉的尼亚罗马语讨论声。
王建国等人就在一旁看着,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虽然不知道姜组长为什么要特意去购买那台AF-85。
但FU-325和RU-280这些他们可是真的眼馋。
自然也知道,这才是决定此次出访成败的关键时刻。
这30台机床如果能顺利引进,龙阳军工厂乃至整个国家的精密加工能力都将发生质的飞跃!
他甚至能想象到,用这些新设备加工出来的零件,组装成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守卫祖国边疆的场景。
过了好一会儿,乔巴努才重新抬起头,脸上带着郑重的表情:“姜同志,经过我们初步的估算和讨论……您提出的这一揽子30台精密机床,其总价值……如果完全用粮食来衡量,恐怕需要……需要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数字,至少是……嗯……五万吨以上的优质大米或等值玉米,再加上相当数量的棉布、自行车等轻工业品。”
五万吨粮食!
再加上其他物资!
这个数字一出口,即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姜晨,也不禁微微挑了挑眉毛。
而老王和李晓梅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要价,实在太高了!
几乎相当于把这些机床当成了黄金来卖!
“乔巴努同志,”姜晨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声调略微提高了一些,“五万吨粮食?您确定没有算错吗?这个数字,恕我直言,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们是来寻求合作的,不是来当冤大头的。”
“姜同志,请理解,这30台可都是我们厂最新、最好的产品!”波佩斯库连忙解释,“而且,为了完成这笔订单,我们工厂需要满负荷运转,甚至可能要推迟其他一些订单,这其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我们理解,但价格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姜晨打断了他,态度开始变得强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