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废墟上的妄想(2/2)
这个比喻,让台下的众人炸开了锅!
“这副眼镜,它有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姜晨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在每一次曝光之前,它会先用一束极其精密的检测光,穿过我们那块‘有内伤’的镜片,去实时地‘看’到,因为镜片瑕疵,光路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扭曲。然后,它的‘大脑’会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瞬间计算出需要进行多少补偿。”
“最关键的,是这副眼镜的镜片,它不是一块死物!”姜晨在黑板上,画下了一个由无数个微小的、可独立驱动的六边形组成的阵列,“它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型变形镜组成的‘自适应镜面’!每一个微型镜片,都由一个压电陶瓷驱动器控制,可以在纳秒级的时间内,进行纳米级的、精确到极致的倾斜和位移!”
“当‘大脑’计算出补偿方案后,它会立刻向这数千个‘神经肌肉’单元发出指令。整个镜面,会在万分之一秒内,形成一个与我们镜片瑕疵完全相反的、精确的‘反向曲面’!”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姜晨张开双臂,像一位站在舞台中央的魔术师,揭晓了他最惊人的戏法,“最终的结果是,当真正用于曝光的深紫外激光,穿过我们那块‘有内伤’的镜片,再经过我们这面‘智能’的、已经提前变形的‘照妖镜’时,所有的扭曲,所有的畸变,都会被完美地、实时地、动态地——抵消掉!”
“最终投射到硅晶圆上的,依然是一束……完美的光!”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姜晨这个疯狂到近乎于科幻的构想,震惊得呆立在原地。
他们的脑海中,仿佛真的出现了一面由无数个微小镜片组成的、如同蜂巢般精密、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的“魔镜”。
这已经不是工程学了。
这是神学!
短暂的死寂之后,会议室里,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猛烈的、如同火山喷发般的热议!
“天啊……自适应光学……我只在一些关于天文望远镜的理论期刊上看到过这个概念!没想到……没想到能用在这里!”
“用一个动态的、可变的‘不完美’,去抵消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不完美’!这……这简直是天才!这是哲学!”
“如果……如果这个系统真的能实现,那我们岂不是……岂不是彻底摆脱了对超高精度镜片的依赖?我们甚至可以用一块有瑕疵的玻璃,造出比西方更先进的机器!”
兴奋、震撼、难以置信……种种情绪,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交织。
他们终于明白了姜晨那句“把敌人的阴谋,变成我们弯道超车的垫脚石”的真正含义!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解决问题”了。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这是一种从技术哲学的根子上,对西方传统精密制造思想的彻底颠覆!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时,一个嘶哑但无比坚定的声音,从轮椅上传来。
林浩,在副手的帮助下,缓缓地、颤抖着,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他没有看任何人,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黑板上那幅充满了未来感的系统架构图,那双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如同烈火般的光芒。
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姜晨的身边。
他伸出那只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重重地拍在了姜晨的肩膀上。
“好……好一个‘超级眼镜’!”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豪情,“小姜,我林浩,搞了一辈子科研,今天,算是被你这个后生,彻彻底底地上了一课!”
他转过身,面对着台下所有曾经与他并肩作战、也曾因他而陷入绝境的团队成员,用尽全身力气,振臂高呼:
“同志们!敌人想用一块有毒的玻璃,让我们摔倒,让我们趴下!他们以为我们会在废墟上哭泣,会互相指责,会一蹶不振!他们错了!”
“我们龙国的科研人员,什么时候怕过废墟?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他的声音,在巨大的会议室里回荡,掷地有声。
“我今天,就在这里,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们14所,表个态!”
“敌人在哪里给我们设下的陷阱,我们就在哪里,给他建起一座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丰碑!”
“干!”
不知是谁第一个吼了出来。
紧接着,整个会议室,都被一个字点燃了。
“干!!”
“干他娘的!!”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所有的愤怒,在这一刻,都化作了一股冲天的、要将整个世界都烧出一个窟窿的豪情壮志!
王老也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看着眼前这群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年轻人,看着身旁那个眼神平静、却掀起了滔天巨浪的姜晨,感觉自己那颗早已沉寂多年的、属于科学家的心脏,也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级的科学领域!”他激动地说道,“自适应光学、高速信号处理、微机电系统……小姜,你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这个构-想,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奋斗终生!”
然而,在巨大的激动过后,王老那颗属于顶尖科学家的、无比冷静的大脑,还是让他看到了这个宏伟蓝图背后,那同样巨大的、近乎不可能的挑战。
他看向姜晨,眼神在激动之余,也多了一丝冷静的审慎。
“小姜,你的构想,堪称完美。但是,要实现它,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最根本的、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大脑’。要实时计算出数千个镜片的补偿参数,这需要一颗运算速度远超我们现有任何一台计算机的、超级强大的‘大脑’。我们那台757计算机,处理‘验尸’数据都要两天两夜,根本无法胜任。”
“第二,‘神经肌肉系统’。要让数千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在纳秒级的时间内,做出纳米级的响应,这需要一整套我们闻所未闻的、超高精度的微机电控制系统。”
王老看着姜晨,语气变得无比凝重。
“小姜,这几乎等于,要我们为了造这副‘超级眼镜’,从零开始,再造一个全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密工业体系。”
他顿了顿,问出了那个最致命,也最无法回避的问题。
“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