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63章 电容弹射

第363章 电容弹射(2/2)

目录

他准备拿起铅笔,开始勾勒一艘带有滑跃甲板的、六万吨级中型常规动力航母的草图。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桌角一份由总参情报部门定期送来的、关于全球海军装备动向的简报。

他的手,猛地一僵。

简报上一条毫不起眼的消息,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的大脑。

【……据我方驻乌克兰敖德萨港的情报人员观察,联邦“1143.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二号舰“里加”号(即后世的“瓦良格”号),目前仍在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进行建造。由于近期联邦内部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关于海军发展路线的争论,该舰的建造进度已严重放缓,船厂甚至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

“瓦良格”!

这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瞬间唤醒了姜晨脑海深处那段属于另一个时空的记忆!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这艘承载了红色帝国最后航母梦的巨舰,在经历了联邦解体、分家、停工、贱卖之后,将会在惊涛骇浪中,辗转万里,最终抵达龙国,并在无数军工人的努力下,浴火重生,成为龙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

它就像一个命运多舛的、流落异乡的公主,最终回到了真正属于她的故乡,并被加冕为王。

而现在,在1985年,这位未来的“公主”,还只是一艘静静地躺在黑海造船厂、前途未卜的、完成了约百分之六十船体工程的“半成品”。

一个极其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瞬间在姜晨的脑海中,如同宇宙大爆炸般,轰然炸开!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从零开始?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她提前“请”回来?

姜晨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的大脑,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运转着。

他立刻打开了系统,调出了“瓦良格”号,也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全套设计图纸和技术数据。

【商品名称:“库兹涅佐夫”级重型载机巡洋舰】

【技术等级:三代】

【设计特点:滑跃起飞/拦阻降落、以反舰为核心、兼顾防空与反潜……】

姜晨仔细地研究着它的每一个数据。

满载排水量6.7万吨,这个吨位,对于初次尝试建造航母的龙国来说,不大不小,正合适。

船体结构坚固,采用了大量的特种钢材,其设计理念虽然与西方的航母不同,但却非常符合联邦那种粗犷、皮实的风格。

最关键的是,它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半的船体建造!

这意味着,龙国如果能得到她,将可以跳过最耗费时间、也最考验基础工业能力的船体建造阶段,直接进入到最关键的、也是龙国相对擅长的“舾装”——也就是内部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安装阶段!

这将至少为龙国的航母计划,争取到三到五年的宝贵时间!

但是,问题也同样明显。

“瓦良格”号,是一艘带有浓重苏式风格的“载机巡洋舰”,而不是一艘纯粹的航空母舰。它的设计思想,是在自身携带大量重型反舰导弹(比如“花岗岩”)的前提下,再利用舰载机进行辅助攻击和舰队防空。

因此,它的舰体内部,被巨大的、倾斜式的导弹发射井,占据了大量的宝贵空间。这严重挤压了机库的面积,导致其载机量相对较少。

而且,它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可靠,但其弊端也是致命的——舰载机无法满载满油起飞,作战半径和挂弹量都受到严重限制,更无法起降像鹰酱E-2C那样的、重型的固定翼预警机。

没有固定翼预警机,航母战斗群就相当于一个“近视眼”,其远程警戒和空情指挥能力,将大打折扣。

这是一个充满了缺陷的、妥协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畸形的设计。

直接照搬,绝对不行。

那只会让龙国海军,走上一条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弯路。

那么……

姜晨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张空白的绘图纸上。

他的眼神,如同外科医生般,冷静而又疯狂。

一个更加大胆、更加颠覆性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如果,我们把“瓦良格”号,仅仅看作一个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高质量的“船壳”呢?

如果,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对这个“船壳”,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从内到外的彻底“魔改”呢?

姜晨再次拿起了铅笔。

这一次,他的笔尖,不再有任何的犹豫。

他没有去画一艘全新的船,而是在一张巨大的、由系统打印出来的“瓦良格”号原始结构图上,开始用红色的铅笔,进行着大刀阔斧的修改。

第一刀,砍向那臃肿的“心脏”!

他毫不犹豫地,将位于舰艏甲板下方,那十二座巨大而无用的“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井,用红色的叉,彻底划掉!

“这些占据了数千吨排水量和宝贵内部空间的‘肿瘤’,必须全部切除!”

切除之后,空出来的巨大空间,将被重新规划,一部分用于扩大下层机库的面积,另一部分,则用于安装他为这艘船准备的、全新的“秘密武器”。

第二刀,重塑那张平庸的“脸”!

他将舰艏那段带有12度上翘角度的滑跃甲板,同样用红笔划掉。然后,用尺子,画出了一条笔直的、贯穿整个舰体的平直甲板轮廓。

紧接着,他在甲板的左侧,画出了一条呈一定角度向外延伸的斜角甲板。

平直的、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加上斜角甲板!这才是现代航空母舰最经典、最高效的布局!它能同时满足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极大地提升了舰载机的出动效率。

第三刀,也是最核心的一刀,为它装上“弹射”的翅膀!

在被重新拉直的、平直的起飞甲板上,姜晨画上了两条长达百米的、平行的轨道。

这,就是他准备为这艘船,装上的“翅膀”——弹射器!

但是,装什么弹射器?

蒸汽弹射?技术复杂,对锅炉和管路要求极高,龙国目前不具备制造能力。

电磁弹射?技术过于超前,即便有系统解析,工程实现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姜晨的目光,在图纸上闪烁。

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种既先进、又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符合龙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系统商城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技术选项。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项他之前从未仔细研究过,但此刻却显得无比契合的技术上。

【商品名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及高能储能电容技术】

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蒸汽”或者“强电磁”?

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

他开始在图纸的空白处,飞快地勾勒着一个新的系统。

这个系统,核心不再是庞大的蒸汽锅炉,也不是复杂的超导线圈。而是由无数个超级电容组成的、巨大的储能阵列!

它的原理是:在平时,由航母自身的常规动力发电机,缓慢地、持续地,为这些超级电容充电,将巨大的电能,储存起来。

而在需要弹射飞机时,这些储能阵列,会在千分之一秒内,将储存的、高达数千万焦耳的电能,瞬间释放给一套结构相对简单的、常规的电磁轨道!

这就像是用一个巨大的“充电宝”,来驱动弹射器!

这个方案,完美地绕开了蒸汽弹射对锅炉和高压管路的变态要求,也避开了强电磁弹射对超导材料和强脉冲电源的技术壁垒。

它将整个系统的难度,巧妙地转移到了龙国相对擅长,并且可以通过系统兑换技术来快速突破的“储能”和“电力电子”领域!

姜晨把它,称之为——“电容弹射”!

姜晨的笔尖,在图纸上飞舞。

他拆掉了“瓦良格”的“肿瘤”,抚平了它的“额头”,现在,他又为它画上了一双由电容和电磁驱动的、充满了想象力的“翅膀”。

这艘船,在他的笔下,已经不再是那艘充满了苏式暴力美学、但却处处妥协的“载机巡洋舰”。

它正在脱胎换骨,向着一艘真正的、现代化的、拥有平直甲板和弹射起飞能力的、标准的航空母舰,蜕变!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户,照亮了这张画满了红色修改痕迹的图纸时,姜晨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铅笔。

他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已经为龙国的航母之梦,找到了那条最务实、最高效、也最光明的“长征”之路。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将那艘还静静地躺在黑海造船厂的、属于别人的“废铁”,名正言顺地,变成我们自己的?

这,将需要另一场,在完全不同的战场上进行的、更加复杂和精妙的博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