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64章 “熊猫”计划

第364章 “熊猫”计划(1/2)

目录

第二天一早,冯振国和刚刚从长兴岛赶回来的刘老,就被姜晨一个电话,请到了他那间位于凤凰军工厂最深处的、保密等级最高的办公室。

两位老人走进办公室时,都带着一丝疑惑。

他们以为,姜晨经过一夜的思考,应该是为“利维坦”计划,拿出了一个更具体的、分阶段实施的方案。

或许是先从常规动力开始,或许是先攻关某个子系统。

他们也很清楚,龙国现在的工业实力几何,刘华清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在有生之年,哪怕能看到龙国航空母舰的骨架,他就心满意足了。

哪怕是滑翔起飞的,他也知足了。

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幅让他们感到无比陌生的景象。

姜晨的办公桌上,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关于全新类似于Y酱航母的草图。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巨大的、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他们从未见过的、充满了浓重苏式风格的战舰结构图。

以及另一张,被红色的修改线条画得面目全非的、同样是这艘船的“改造图”。

“小姜,这是……”刘老一眼就认出了图纸上那艘船的血统,“这是‘库兹涅佐夫’级?不对,细节上有些出入……这是他们正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那艘二号舰,‘里加’号?”

“刘老好眼力。”姜晨点了点头,并没有感到意外。

“你把这艘船的图纸拿出来干什么?”冯振国也皱起了眉头,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解,“我们不是在讨论我们自己的航母吗?这艘船……我研究过它的情报。联邦人称之为‘重型载机巡洋舰’,它在舰艏安装了大量的重型反舰导弹,这严重挤占了飞行甲板和机库的空间。它更像一艘能起降飞机的、火力强大的武库舰,而不是像Y酱海军那样、以舰载机为绝对核心的、纯粹的航空母舰。这不符合我们为‘龙腾’编队规划的作战思想,也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航母发展方向。”

冯振国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世界各国最新的海军装备发展报告。虽然他是陆军出身,但对于航空母舰这个“海上巨兽”,他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

在他的认知里,当今世界的海军航母发展,正呈现出一种泾渭分明、却又殊途同归的趋势。

毫无疑问,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是Y酱海军。

他们那十余艘由“尼米兹”级和“企业”号组成的、清一色的核动力超级航母战斗群,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无可争议的武力投射平台。

他们的设计哲学,简单而纯粹——以舰载机为绝对核心。巨大的、平直的飞行甲板,四台大功率的蒸汽弹射器,以及超过九十架的舰载机联队,一切设计,都只为一个目的服务:以最高的效率,将最多的空中力量,投送到最远的地方。

他们是深蓝海军的标杆。

紧随其后的,是老牌的欧洲海上强国,如英吉利和法兰西。他们的国力已不复当年,无法再支撑起像Y酱那样的超级航母。

于是,他们走上了一条更经济、也更具“防御性”的道路。

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通过搭载“海鹞”这种可以垂直/短距起降的战斗机,巧妙地绕开了复杂的弹射器技术,以较小的吨位和成本,维持了一支具备区域作战能力的航母力量。法国人则在“克莱蒙梭”级的基础上,努力追赶着Y酱的脚步,试图建造自己的核动力弹射航母。他们的航母,更像是其国家海外利益和昔日帝国荣光的象征,规模虽小,但体系完整,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在这两大主流之外,还存在着一些“特色鲜明”的玩家。

比如南亚的阿三。

他们从英吉利手中,继承了航母的使用经验和那艘老旧的“维克兰特”号。

这艘二战末期建造的航母,虽然早已老态龙钟,但却让印度海军成为了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也让他们积累了宝贵的航母操作经验。

在马岛战争之前,他们原本雄心勃勃地计划从英吉利购买即将退役的“竞技神”号,以组建亚洲第一支双航母编队。

然而,随着“竞技神”号在南大西洋被来自东方的神秘导弹击沉,这个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

但这并未打消印度人对航母的执念。

据情报显示,他们正积极地与英吉利方面接触,试图购买另一艘吨位更小、舰龄也更老的“半人马”级航母,并计划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以填补“竞技神”号留下的空缺。

然而,冯振国很清楚,无论是那艘早已不堪重负的“维克兰特”号,还是那艘前途未卜的“新航母”,其真实的作战能力,都极其有限。用海军内部的一句玩笑话来说,阿三的航母,更像是一个“万国牌”的海上阅兵平台,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而联邦,则走上了一条与所有人都截然不同的、充满了暴力美学的“魔改”之路。

他们面对Y酱海军那庞大的、以舰载机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以及深深的自卑。

这种自卑在古巴导弹危机后达到了巅峰。

他们知道,在舰载航空兵的对决上,自己短时间内无法追上Y酱。于是,他们另辟蹊径,创造出了“重型载机巡洋舰”这种奇特的舰种。

从“基辅”级到现在的“库兹涅佐夫”级,其核心思想,一脉相承——航母本身,就是一艘火力超强的导弹巡洋舰!它在舰艏装备了射程超过五百公里的、足以威胁Y酱航母的重型反舰导弹。而舰载机,则被赋予了辅助攻击和舰队防空的任务。这是一种“航母决斗”式的、带有浓重冷战色彩的、饱和攻击战术的产物。

这种设计,在冯振国看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充满了妥协和无奈的方案。它试图将巡洋舰的火力和航母的载机能力,强行捏合在一起,结果却是两头都无法做到极致。

既牺牲了宝贵的舰载机数量和出动效率,又因为要搭载飞机而无法像纯粹的巡洋舰那样,将火力密度发挥到极限。

这是一种“四不像”的设计。

因此,当姜晨将“库兹涅佐夫”级的图纸摆在他面前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和否定。

在来之前,他和刘老就达成了共识,龙国海军的未来,绝不能走上这样一条充满缺陷的、已经被证明是“歧途”的道路。

他们要学习的,必须是那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最强大的、代表着航母发展正确方向的榜样。

他们要造的,是真正的航空母舰,而不是一艘能起降飞机的、笨重的“武库舰”。

“冯老,刘老,请先别急。”姜晨示意两位老人在沙发上坐下,亲自为他们泡上了茶,“我今天请两位来,正是要向你们正式提出一个关于我们自己航母的、一个全新的、也更加现实的计划。”

他深吸一口气,从桌上拿起一份刚刚装订好的、崭新的文件,递到了两位老人的面前。

文件的封面上,印着一个憨态可掬、但却意味深长的动物图案,以及两个字——

“熊猫”计划

“熊猫?”刘老和冯振国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不解。

“是的,熊猫。”姜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因为我们计划中的主角,就是一只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却能带来巨大惊喜的‘国宝’。”

他没有直接解释计划的内容,而是将世界格局向两位老人大概阐述了一下。

“什么?!”刘老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因为过度震惊,甚至打翻了面前的茶杯,滚烫的茶水洒在他的手上,他却毫无知觉。

“小姜!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冯振国也瞪大了眼睛,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看着姜晨,“那可是联邦!它怎么可能在几年之内...这……这是在扯淡!”

两位的反应,完全在姜晨的预料之中。

虽然联邦在这几年开始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玩笑,可一点都不好笑。”

“这关乎到我们未来的战略。”

面对两位老人的质疑,姜晨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只是平静地走到了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我当然知道这个预判听起来有多么的不可思议。”他拿起一根指挥棒,指向了地图。

随即,姜晨便将联邦这些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有里到外的分析。

刘老和冯振国没有说话,只是脸上不断变换的表情出卖了他们的内心。

他转过身,看着两位老人,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两位,我们来复盘一下过去几年,我做出的几次关键‘预测’。”

“从最开始,在‘磐石计划’中,我‘预测’到‘零号玻璃’的内部,存在着人为的、看不见的损伤。最终,我们用‘声学共振成像法’,证实了这一点。”

“接着,在‘龙腾级’项目启动时,我‘预测’到‘凤凰-1型’钢材,同样存在着人为的工业破坏。最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揪出了隐藏在鞍钢的‘国之蛀虫’。”

姜晨的每一次预测,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两人的印象中,他一直都是对的。

刘老和冯振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双仿佛能洞穿时间迷雾、直视未来的、深邃的眼睛,他们心中最后的一丝怀疑,也开始动摇了。

理智告诉他们,姜晨关于联邦的“预言”,是荒谬的,是不可信的。

但过去几年里,姜晨创造的无数奇迹,和那一次次从未失手的“神级预判”,却又在疯狂地冲击着他们的理智。

对于那些追随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年轻军工人来说,他早已是行走的神话;而对于那些见证了他如何将不可能变为现实的老一辈而言,他已经从一个惊才绝艳的后辈,升华为一种可以托付未来的信仰。

最终,一种近乎于“无脑”的、对姜晨的绝对信任,压倒了一切的理智和逻辑。

“好!”刘老猛地一拍大腿,“小子,我这把老骨头,就再陪你疯一次!我信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