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另辟蹊径(1/2)
第二天,凤凰军工厂,一间刚刚改造完成、配备了当时国内最先进投影设备和屏蔽装置的特级保密会议室。
姜晨再次召集了周启明教授等一批国内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软件工程领域最顶尖的专家。
这次的范围更小,除了周教授等几位老资历的学术泰斗,更多的是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中青年骨干,其中不少人还参与过“磐石”计划,算是姜晨的老熟人。
气氛比昨天在招待所时少了几分沉重,多了几分期待和探究。
昨天姜晨提出的“集中力量主攻数控系统”的提议和“弯道超车”的豪言,已经在小范围内传开,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他们都想知道,姜晨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姜晨没有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各位老师,各位同志,昨天我们分析了当前的困境,结论很清楚,跟着国外的路子走,我们死路一条。”
“发那科、西门子他们在传统数控技术上积累了几十年,专利壁垒密不透风,我们想模仿都找不到门路,更别说超越了。”
他走到电子白板前,这也是凤凰军工厂根据姜晨提供的思路,用投影仪和特殊触控膜改造的早期产品,调出一张简化的技术对比图。
“所以,我们必须换道。找到一条他们尚未形成绝对垄断,同时又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且能够发挥我们自身优势的道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姜晨揭晓答案。
“我经过反覆的思考和……嗯……大量的计算机模拟推演,”姜晨巧妙地掩饰着系统的存在,“认为有三个方向,值得我们重点突破。”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第一,处理器架构。”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国外那些复杂、臃肿、还死贵的CISC(复杂指令集)处理器,或者他们严格限制出口的高性能x86芯片?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架构,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他看向人群中一位戴着黑框眼镜、头发略显稀疏的中年专家,笑了笑:“王教授,‘磐石’计划后期,我们不是已经验证了RISC架构在特定领域的潜力吗?”
被点名的王志宏教授,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骨干,也是“磐石”计划CPU设计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扶了扶眼镜,点头道:“是的,姜总师。我们在‘磐石’项目中,确实设计和验证过一款基于MIPS指令集的32位RISC处理器原型,主要用于光刻机内部的一些高速控制和图像处理。”
“相比CISC,RISC指令简单、长度固定、便于流水线执行,功耗也低。当时的结论是,在需要高吞吐量和低延迟响应的实时控制领域,RISC确实有潜力。”
“潜力?我看是大有可为!”姜晨语气加重,“数控系统,什么最重要?”
“实时性!精度!响应速度!”
“RISC指令简单,执行周期确定,中断响应快,这不正是我们数控系统最需要的特性吗?而且,指令集简单,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快地设计出自主可控的CPU核心,甚至可以根据数控需求,定制一些专用指令!”
“‘磐石’的经验证明,我们有这个基础,有这个能力!与其去仿制别人复杂的、还处处设限的CISC或x86芯片,不如我们自己开辟一条RISC的道路!用我们自己的‘龙芯’(沿用之前的代号),来驱动我们自己的数控大脑!”
王志宏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之前一直觉得RISC更适合工作站、服务器,没想到姜晨直接点破了它在嵌入式实时控制领域的巨大优势。
“对啊!指令周期确定,中断延迟低……这对于需要微秒级响应的伺服控制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而且指令集简单,功耗低,也更容易做到工业级的稳定性和抗干扰!姜总师,这个思路……高!”
其他搞硬件的专家也纷纷点头,RISC这条路,似乎真的可行!
姜晨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运动控制算法。周教授昨天分析得很透彻,传统的PID控制,在高速高精度、多轴联动下,必然遇到瓶颈。指望靠PID去完美控制五轴联动加工一个复杂叶片,那跟用算盘算导弹弹道差不多,不是不行,是太难,效果还不好。”
他看向周启明教授:“周老,您是控制理论的泰山北斗。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控制理论,比如模型预测控制(MPC)、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甚至神经网络控制(虽然还很早期),您肯定都有关注吧?”
周教授点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凝重,他皱了皱眉头,:“是的,这些理论我们一直在跟踪研究。MPC通过建立被控对象的模型,预测未来的系统行为,进行滚动优化控制,理论上可以获得比PID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自适应控制则可以在系统参数变化或存在不确定性时,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这些理论都很优美,数学上也证明可行,但是……”
他顿了顿,面露难色:“但是,这些先进算法的计算量太大了!特别是MPC,需要在每个控制週期内求解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对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要求极高!以我们现有的芯片水平,要在微秒级的实时控制回路里实现这些算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就回到了我们第一个问题。”姜晨笑了,“如果我们有了自主的、高效的RISC处理器呢?它的计算能力或许比不上顶级的CISC,但执行效率高,实时性好,而且我们可以为这些特定算法进行硬件加速优化!”
“更重要的是,”姜晨话锋一转,“谁说我们一定要完全照搬国外那些复杂到极点的‘完美’算法?系统(他口中的‘系统’指凤凰厂的超算模拟平台)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更高效的数值求解方法、甚至结合一些经验性的规则(模糊控制),完全可以在现有或近期可实现的硬件平台上,实现这些先进算法的‘工程化’版本!”
“性能或许达不到理论最优,但绝对比纯粹的PID强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