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理想主义者陈默(2/2)
赵瑞龙拉着我往外走,回头对陈默说:“得,您老继续钻研您的公平正义,我们俗人去听点实际的。”
去讲座的路上,赵瑞龙对我说:“陈默这人,哪儿都好,就是太理想主义。法律?说起来重要,但在现实面前,往往要让步。”
讲座很精彩,专家讲得深入浅出,台下掌声不断。但我脑海里却不时浮现陈默那双沉静而坚定的眼睛。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在食堂又遇到了陈默。他正和几个同学激烈地讨论着什么,面前摆着吃了一半的饭菜。
“这个法律援助的案子很典型,”陈默的声音比平时要高一些,“当事人是个下岗工人,工作中受伤,单位却以他违反操作规程为由拒绝赔偿。如果我们不能帮他争取到应有的权益,还谈什么法律的公正?”
一个同学反驳:“可是取证太难了,而且这种劳动纠纷,拖上一年半载很正常。我们还要准备期末考试,时间精力都有限。”
陈默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我们去做。法律不应该只是书本上的条文,它应该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他的话语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感。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楚教授所说的\"担当\"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才知道,陈默不仅成绩优异,还是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骨干。每个周末,他都会去法律援助站值班,为那些请不起律师的普通人提供法律咨询。
有一次我路过法律援助站,隔着窗户看见他正在耐心地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解释着什么。老人开始很激动,手舞足蹈,声音很大。陈默始终平静地听着,不时在纸上记录,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慢慢解释。半小时后,老人的情绪明显平复了,甚至握着陈默的手连连道谢。
那一刻的陈默,身上仿佛有光。
晚上在宿舍,我和王大力说起这件事。王大力一边做着俯卧撑一边说:“陈默是条汉子!俺最佩服这种有原则、肯实干的人。”
连赵瑞龙也难得地表示认同:“陈默这种人,将来要么成大器,要么碰得头破血流。不过说实话,这个社会需要他这样的人。”
我躺在床上,想着陈默,想着赵瑞龙,想着楚教授的问题。他们仿佛代表着不同的方向:陈默坚守着理想与原则,赵瑞龙精通现实与变通,而我,还在迷茫中寻找自己的路。
但有一点我很确定: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能够认识陈默这样的人,是我的幸运。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自己内心的摇摆;也像一座灯塔,让我知道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有人在不懈地追求着公平与正义。
夜深了,我拿出日记本,在上面写道:“今天从陈默身上学到:理想不是空谈,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坚守的信念。也许我永远无法像他那样坚定,但至少,我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