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12章 启蒙之书

第12章 启蒙之书(2/2)

目录

没有赤裸裸的权谋教导,只有沉甸甸的现实描绘和充满矛盾的内心独白。他并非赞赏那些“潜规则”,而是在剖析其存在的土壤,并苦苦探寻一条在浊流中不失其本心的道路。

我看到了一段被我用笔轻轻划下的话:“**官者,管也。管人管事,亦管心。然则,管人心者,需先正己心。己心不正,何以正人?然,正己心非等于不通世务,不晓人情。譬如行舟,知水之深浅、流之缓急,方能驾驭自如,抵达彼岸。若一味蛮干,或随波逐流,则皆有倾覆之险。**”

这段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平静的心湖,漾开层层涟漪。我联想到白天的争论,陈默强调的是“正己心”,赵瑞龙看重的是“知水深流急”,而这位无名作者,似乎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艰难的平衡。

“看入迷了?”陈默洗漱回来,用毛巾擦着头发,看到我专注的样子,“有什么高见?”

我把那段话指给他看。

陈默仔细读完,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说得在理。知行合一,知不易,行更难。知道水深流急是‘知’,但能否在知晓这一切后,依然坚持‘正己心’去‘行’,才是真正的考验。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清醒的痛苦者。”

“痛苦者?”

“嗯。因为他看透了,却未必能完全超脱;他想改变,却深知个体力量的局限。这种清醒,本身就是一种痛苦。”陈默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灯光,看向了更远的地方。

这时,赵瑞龙哼着当时流行的歌曲,端着一盆洗脚水走了进来,看到我们俩又在进行“学术探讨”,不禁笑道:“二位贤弟,又在忧国忧民了?我说,与其在这里琢磨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不如想想实在的。下周学生会改选,文体部还缺个干事,致远,你有没有兴趣?我去跟主席说说。”

我愣了一下,还没回答,陈默已经开口:“瑞龙,学生会是服务同学的,不是晋升的阶梯。”

“服务同学和锻炼能力冲突吗?”赵瑞龙一边泡脚,一边慢悠悠地反驳,“在其位,才能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上,你说的话,谁听?”

我看着他们俩,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潜渊札记》,心中一片混乱。陈默的道理是对的,赵瑞龙的话听起来也很实际,而笔记里的世界则显得无比复杂。我仿佛站在一个三岔路口,每一条路都指向不同的远方。

“我……我再想想。”我最终只能给出这样一个模糊的答案。

赵瑞龙无所谓地耸耸肩:“随你,机会不等人。”陈默则拍了拍我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那晚,我很久都没有睡着。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那本褐色的笔记上。它像一扇窗,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条缝隙,让我窥见了一个不同于书本描述、也不同于我原有想象的现实世界。那里面没有简单的对错,只有复杂的权衡;没有纯粹的光明,也有无法忽视的阴影。

它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做,它只是把问题摊开在了我的面前。而答案,需要我用未来的几十年,一步一步,自己去寻找,去验证。

这本意外的《潜渊札记》,成了我青春时代,一份沉重而珍贵的启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