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没疯 > 第108章 烧饼迟暮,老叟新生(三)

第108章 烧饼迟暮,老叟新生(三)(1/2)

目录

海里有怪物。

所幸这不像是电影里那杀人的大白鲨一样,在暗流涌动的海洋里饲机吃人,那头显露原型的葫芦娃中的鳄鱼头领,在铃声响动的时候,短暂露面不久就消失不见了。

那只相比起来更强大的妖怪,很聪明,那巨大的铜锤在海中直接锤烂了好几艘都是人的小船以后,就彻底找不到踪影,百姓互助,竞相救援那些落水的人们,至于那些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有的微薄家底,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剩了。

一切都开始向着更乱的层面展开。

乱糟糟的。

刚才还在笨叔火烧摊位的老汉,见状以后,和笨叔说了一声,马上领着自己的三个小孙子,去码头上保护自家还未登船的家眷物资。

他临走时,说有机会还会来找笨叔“拉呱(聊天)”,可两个人都知道,当老汉离开那个塑料凳子的时候,或许真的就是永别了。

刚才笨叔的喊话起了作用,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关心水里的事情。

一些尚未来得及登船的人,并不相信水里真的出现了妖怪,尤其是他们看到那些官船,那些军爷来了的时候,也就放下了心来。

“烧饼怎么卖?”

他们看着笨叔这里还有热气腾腾的吃食,还听说可以拿瓜果蔬菜等物品以物换物,所以,他们真的从箩筐的棉布下,掏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又大又红的大苹果,绝对没有打蜡,一些晒干的海鲜干货,甚至还有农家自己熬煮的梨膏,笨叔甚至看到了有老妪,从自己身上的小篮子里,拿出了好几个鸡蛋。

不是,你们都要闯关东了,为什么现在还拿着鸡蛋呢?

笨叔很难代入这些人的想法,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背着大包小包,身上勒着麻绳拉小推车前进,自然无法携带家畜,那些牛羊猪狗都带不走,下蛋的母鸡不是变卖就是杀掉吃了。

可鸡蛋怎么办呢?一顿也吃不完,那就只能带走,鸡蛋虽然易碎,但却是天然的保护层,可以让保质期变得很长,现在天气也凉了,老妪本来打算白日登船前,在这故土把鸡蛋全煮熟,路上全靠着这些鸡蛋涨力气,能够走得更快。

可是小孙子闻到这驴肉火烧的味道就是走不动。

老妪没办法,只能把这些最珍贵的鸡蛋拿出来换火烧,鸡蛋虽然顶饿,可驴肉更加顶饿,更何况这么傻、不会做生意的火烧店掌柜这年头可不多了,一两个鸡蛋就能换一个热火烧,还不赶紧多换俩。

这当然都是亏本的买卖,不过笨叔这会儿也懒得计较了,下船卖饼本来就存着搞一些古代的钱币的念头,如果没有的话,换点儿食材也不错,不过笨叔也没有吃亏。

这年头这蓬莱海港的渔民装备虽然很差,不像是后世的渔夫开着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和玻璃钢机动渔船,就敢去风浪更大的深海捞鱼。

这些风动力的木质帆船虽然航速慢,抗风浪差导致经常出人命,麻线编织的流刺网也十分笨重容易腐烂,可这个年代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海洋资源非常非常丰富,不需要靠北斗导航寻找渔场鱼群。

全都是鱼群。

就这样,笨叔看着那些渔民抱着腌制的小黄鱼以及大量风干带鱼的时候,只恨自己没有做太多火烧。

这些渔获在深入陆地的地方可能卖得上价钱,但是在海港这里,真的不值钱,就连那些刚打捞上来的鲜鱼,也没多么贵,因为制作成咸鱼或者冰鲜鱼的成本,对于老百姓来说,都非常高。

渔民也很辛苦,甚至称得上收入微薄很贫困,他们捞上鱼以后,根本没时间没资源售卖,到时候也是得把渔获给鱼行获利,也只有鱼行,才能把这些极易腐败的鱼虾尽快分销。

所以,当渔民看到笨叔这个资金并不雄厚的商人,打算收购一批鲜鱼的时候,双方都很开心。

笨叔提防着那条令他胆战心惊的鳄鱼,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开心地接受那些捕捞上来的鲜鱼大黄鱼,甚至愿意把自己刚拿到的铜钱购买鲜鱼。

他确实不知道,这时代的山东究竟有没有冷链,可是船上厨舱,自己家的摊位中,可是有冰柜的。

一个科技含量很低的制冷压缩机,放在这时候和外星科技也差不多了。

一碗碗鸡蛋汤和小米粥,一堆驴肉火烧、焖子和香肠火烧,短暂撬动了一下这死水一样的落后生产关系。

笨叔虽然只是个小老板,但是能说会道,甚至还会用烂笔头在纸上用阿拉伯数字算数计价,让初中都没学明白的笨叔,真的成了这个文盲遍地世界的文豪,堪称学富五车。

笨叔忙的不可开交,小车上的火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可是这名有些慌张的小老板,现在已经从“害怕怪物”过渡到了“害怕这万恶的旧社会”。

刚才笨叔只是在红尘中窥探了一眼,知晓了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就觉得触目惊心,现在他给这些淳朴老乡们做生意的时候,才真的知道为何清朝后面儿完犊子了,为何那老哥连老家也不要了,也非要去东北求活路。

那是因为,有些人是真的不把这些老百姓当人啊!

绝大多数人都是睁眼瞎,完全不认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笨叔本子上的加减乘除,也都看不明白,一百个人里面,恐怕只有四五个人懂得一些基础的汉字。

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文化人了,但是笨叔发誓,只要自己心思活动一下,在勾勒笔法,把数字的计算加几个步骤,脱离了简单计算的范畴内,这些人绝对反应不过来,连被骗都不知道怎么被骗的。

笨叔当然不会那么做,骗老乡简直就该天打雷劈。

“儿子啊,你老爹这辈子也可能赚不了大钱了,”笨叔一边给一名大娘,不,真实年龄应该是笨叔大妹子的妇女装烧饼,顺便问道:“妹子,你们为啥要闯关东啊?”

“地没了。”

言简意赅。

但具体是怎么没的,这名妇女怎么也说不太清楚,只记得自己家在灾年借了地主的几袋米粮,过了几年自己还不上,几袋粮就抢走了自己家的田土,只能作为绝望的文盲佃农,开始租种地主的土地。

笨叔虽然也称不上是什么聪明人,但是只凭借着三言两句,就断定这大妹子一定被人给骗了,合同契约也没有,甚至租种土地,也全都凭借着地主和中间人的口述,至于地租怎么算,缴租怎么办,歉收怎么说,完全没个章程,说好了四六分,但实际上三七分都是常态。

“这些人就该一枪崩了他们!”

今日这烧饼生意越做越心惊,笨叔只是个正常的小贩,甚至偶尔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是他毕竟还是新时代的正经人,受制于环境法律以及道德,兢兢业业地做个起码的正常人。

可就是自己这些正常人的做事方法,就让这么多老百姓非常感激,他们见到了太多的租佃、借贷中的陷阱了,一笔小债就被逼地卖儿卖女的事情屡见不鲜,就连对方篡改了什么信息都不知道。

那些渔民今日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复杂的口算这些人听不懂,雇工给商家和作坊做工,不克扣的老板只能说是少数,毕竟看着这些连核对能力都没有的“二傻子”,人性很难控制住自己想要欺骗他们的心思。

烧饼越来越少,可是就这一会儿的工夫,笨叔的鼻尖越来越酸,如果说刚才他还想着藏着掖着,这会儿已经有些感慨了,契约上都是坑,计算和记账也都是坑,货币和度量衡也都是坑。

在这种糟糕的时代,老百姓只能走两个极端,不是老实地像个老黄牛,就是用老实的伪装,把自己变得尽量聪明。

在“没文化”这个樊笼里,使劲开发自己的大脑,那些后世的大专家看不起农民,只觉得这些小农狡猾没有眼光,农民式的狡黠看着丑陋无比,就像是无奈偏科但是执拗努力的穷学生。

可是,究竟是谁把他们变成这样的呢?他们难道不想舞风弄月品美食饮好酒吗?是不想吗?

“老乡们啊,我说不明白,说不清楚,但是我刚从老外……哦,就是洋人那里购买了最新款的收音机……啥,什么是收音机,这个年代还没有收音机嘛……就是唱片机,就是里面能放出人声的东西。”

“你们来听听。”

紧接着,笨叔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他要做一件事情。

那些围在笨叔摊子的老百姓,听到“洋人东西”的时候,很多人都面色一变,义和拳在这里闹,当然是有相当大的百姓基础,老百姓不喜欢很多事物,其中就包括那些洋人。

这老板要拿出一个洋人的怪东西,是要做什么?

这些人,谨慎地观察着笨叔。

笨叔打开那些视频app,一进来就是评书大师连阔如在讲《三国演义》,如果给笨叔充足的时间,就靠着这经典的音频,这妙到毫巅的语气本子,也能赚上把房顶掀开的满堂彩,也能赚上不少钱。

但是今日来不及了,他想要用最简短的时间,尽量教给这些人如何不被骗,他搜索了一番,在一大堆预防电信诈骗中,找到了很久远的,旧社会百姓防骗的内容。

他看了半天,嘴却张不出来。

商贩、地主,甚至是卷入官司后,诉讼过程也完全依靠于师爷胥吏掌握,没文化的老百姓就连官府布告都看不明白,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不管是闯关东还是当兵或者跑船,想要和家人联系,只能花钱求人写信读信。

在这个收到家书,都不能保证知道啥意思的人群面前,笨叔空有极大的无力感,一个个被限制空间的灵魂们,无助地在脑海里闯不出一条生路,最后只能仰仗于神佛或者谣言。

他们最需要的是,教育。

这就是笨叔这个,在21世纪绝对算不上聪明人的小快餐店老板,最终得出来的结论。

笨叔现在只想拍拍自己的脑袋,他本来觉得人一旦穷了,被逼的没办法了,怎么也能雄起一阵子,可是他只听过,却从未想过那句话的分量。

没文化,多可怕。

笨叔按下了,那个名为“古人防骗生存指南”的视频,这是个在未来吃饱喝足的人们,幻想的穿越指南,以现代人的知识和视角,教给百姓,如何避免那些让全家陷入噩梦的大坑。

当笨叔这个小手机刚刚发出声音的一刹那,很多人就因为害怕和洋人的东西有染,害怕被拳民盯上被杀,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当第一章“消费防骗”讲了一半的时候,另外有一些人,就嘟哝着什么,走了。

他们听不懂。

最后,讲到求医防骗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些人们,因为笨叔火烧实惠的价格以及耐心善良的性格搏了一大圈儿好感,老乡真的要恶语相向了。

这会说话的小盒子中说的,都是大逆不道的话。

生病了不去看神婆偏方,还能看什么?县城的郎中那么贵,自己也看不懂药方,哪里有那些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卖得包治百病的神药方便?我们有很多亲戚,就是因为贴了那些膏药好的,那些没贴好的,心一定不诚。

笨叔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发烧感冒了就吃扑热息痛布洛芬,这已经是常识了,你贴狗皮膏药把病贴好了,那是膏药的原因吗,那是身体结实,靠着免疫力直接扛过来了。

“那你们肩膀子脱臼了怎么办?”

“找老师傅接骨就好了。”

“怎么不贴膏药了?”

“贴不好,耽误时间了,骨头就接不回去了。”

笨叔无语。

非是这么明显的,就连老农都知道的清晰概念,这种骨头错位带来的痛苦,以及很明白骨头纠正了才能好的疾病,才会去对症下药,可一旦涉及到炎症细胞细微变化的层面,各种骗人的牛鬼蛇神都涌出来了。

没办法放了,笨叔看了下一章节,竟然是讲江湖骗术的应对方法,做平的生意以及磨杵的生意等等,这种音频不敢放,因为一定有人对这些东西深信不疑。

笨叔颓丧地坐在自己的塑料凳子上。

那些穿越小说里讲的都是假的,一个啥也不懂的老百姓,就算把你扔到古代,你也改变不了什么,全都是瞎编乱造的。

一个天天炒菜的厨子,哪里配得上思考这种复杂的家国大事呢?

他看着自己销售一空的火烧,看着一直都不肯走,听完那些话后,渐渐散开,但眉头一直紧锁,若有所思的人们,笨叔自己那灰白色的脸庞上,也恢复了一些生气。

直到一个小孩儿,听着长辈的话语,偷偷跑过来,在笨叔那洒落着粥汤的小车锅檐旁边,放下了一张纸糊的、被木框封着的,写着“福”字的正宗烟台红色剪纸后,直到这小孩儿撂下一句“俺爹说,你是好先生”后,笨叔笑了起来。

“也不见得,一点儿用也没有。”

启蒙从来都不是一日之功,想战胜那些道行高深的骗子,没那么简单的。

笨叔归拢着自己换来的好东西,看着这些鲜鱼和瓜果蔬菜,看着那个“剪纸”,觉得现在还是赶紧上船比较好,总感觉越来越危险了。

还有上学的宝贝儿子呢,老夫聊发少年狂也要有个限度,如果还是年轻人,那高低也要在这儿吼两嗓子,希望能够把众人唤醒,当个英雄。

今日就到这儿了。

笨叔做了一个平凡人能做到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同胞毫无保留。毕竟,这世界上陈旺太少,就算真有按部就班升级的穿越者,最终也是落得一个变疯的下场,笨叔这个肩上扛着妻儿老小的凡人,很勇敢。

勇敢这个能量槽,空了。

那些准备乘船去闯关东的人们,此刻很多重新回到了船上张望,毕竟有很多人也看到了那条巨大鳄鱼的踪迹,如果不是家眷细软都在这些小船上,暗中滋生的恐慌,真的会让这些经不起风浪的人,四散而逃。

不能逃也不敢逃,他们不敢想,如果没了这些家底,究竟还能怎么活下去,一年又一年的膀子出的力气,就攒下了这些东西,齐鲁大地的人想要去那辽东生根散叶,就得有这些家当。

不能出事。

不能出事。

笨叔旁边不远处,那些吵了一早上的洋人们,分不清究竟谁被妖怪蛊惑的这些人,此刻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而此时,他们也终于得到了来自海关检查站文员的帮助。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蓬莱这座小港口,竟然有洋人官员坐镇,只见那名金发碧眼,却穿着一身七品清朝官袍的洋人,带领一队疲累恐惧的清兵前来,在他身后,领头的竟然是一名穿着破旧烂衫的道士,看着也疲乏不已,不知道经历了一些什么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