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宋濂是叶言嘴替,标点符号继续去震惊老朱!(2/2)
说着,宋濂从怀中取出那张折叠整齐的宣纸,双手捧着,由内侍接过,恭敬地呈到御案之上。
正是昨日朱棡所写那玩意,老朱接过后,是一眼看出这乃他三子的字迹……不过,他并未在意这一点,而是一眼扫去。
先不提上面这略显稚嫩的笔迹写着的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不看对这段话的各种标注,想来也是宋濂昨日夜里标注的,关键的是……老朱的目光瞬间被纸张中,在字里行间的一些特别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那就是字句间和旁边空白处,用朱砂笔清晰标注的几个奇特,乃至从未见过的符号。
一个状似蝌蚪的小点(,),一个实心的小圆圈(。),还有一个类似水滴尖角的标记(、)。
这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这些符号本身,沉默地附着在文字之上。
殿内瞬间一片寂静,百官也屏息凝神,不知皇帝在看什么。
叶言此时内心大感不妙,因为昨日操控分身可没有说这些符号各自的意义,那宋濂和朱元璋能看懂吗?
然后,瞬间,他也震惊了!
朱元璋看了许久,眉头初看时是在紧锁,目光在那几个符号和文字之间不停的来回移动。
可看的时间久了,他似乎咦了一声?
然后越看时间越久,哪怕朱元璋并非是老学究,但身为天天处理奏疏的皇帝,他对文字内容是有着天生的敏锐感。
他盯着那个蝌蚪点,它出现在……民可使由之之后?
一种莫名的感觉在心中出现,他下意识的就尝试着……无师自通的停顿?
瞬间!
“民可使由之……”他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点了一下,仿佛点了下那个符号,“……不可使知之?”
他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这个点,似乎就是一个停顿的标记也!
它在强行将长句切开,赋予了阅读的节奏。
卧槽!
朱元璋马上眼睛瞪大,阅读速度在这一刻加速了!
他的目光又投向那个实心的小圆圈,它赫然出现在整句话的末尾。
这用意几乎不言自明——到此为止,一句话结束了。
这就像一个句子的界碑,清晰无比。
最后,他注意到那个尖角点的顿号,它并未用在当前这句话,而是单独写在旁边,仿佛在示例。
朱元璋看着它,联想到并列的事物……“江苏、浙江、安徽”?
他瞬间领悟,这或许是用于间隔同类项,防止混淆!
此刻根本不需要叶言操控分身李魁去讲解,哪怕全凭朱元璋自己基于政务经验和对文字逻辑的直觉,他在极短的时间内,竟自行参透了这几个符号的核心功能?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不再是疑惑,而是发现了宝藏般的兴奋和震惊!
他甚至无需宋濂解释,直接指着那纸张,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宋濂!你给朕看的这东西,这,这!此物……此物大妙啊!”
百官更特么迷茫了,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啊?
洪武爷!
他们在迷茫,宋濂却嘴上一笑,立刻躬身:“老臣愚钝,此也正是要请陛下来圣鉴。”
“什么圣鉴啊?”朱元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当场也嗤笑道,“这东西根本不需要朕来圣鉴……你看这蝌蚪点,分明是用于语气停顿之处,如同说话换气,可使长句分明,不致冗长纠缠!”
“还有这圈断之,置于句尾,便是告知此处句意已完,如立界碑,泾渭分明!”
“再看这尖角点,朕看必是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稍作隔开,如列清单,使名目清晰,免生混淆!”
他越说越兴奋,甚至用手在御案上比划起来——
“若将此等符号,定制型制,统一含义,强制用于诏书、律法、文书之中……则何处该停,何处该止,何处为并列,皆一目了然!何来歧义?”
“胥吏如何再钻文字空子?政令焉能不通?!”
叶言都震撼了,卧槽,朱元璋不傻……哦不,我把古代人当傻子了。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濂都松口气。
他也万万没想到朱元璋这皇帝竟能无师自通,在顷刻间将符号的用途领悟得如此透彻、精准!
他原本准备的一些引导和猜测性的描述,此刻倒是显得多余……
他激动地深深一揖:“陛下圣明烛照,洞悉幽微!老臣……老臣以解也正是此意!然远不及陛下顷刻间所悟之深、之切!此等符号,正可命名为‘句读点’,或可称‘标点符号’!其用正如陛下所言,在于定格式、明句读、断语义、防奸宄!”
“实乃廓清文脉、畅通政令之利器!陛下能自悟此道,实乃天佑大明!”
卧槽!
叶言这次早朝是难得本体情绪都变化巨大,这拍马屁,拍的有点恶心了吧?
然而老朱就吃这一套,当场就猛地一拍御案,哈哈大笑。
“好!好一个标点符号!此非小事,实乃奠定我大明万世文法之基业!”
他霍然起身,拿起那张宣纸,向群臣展示:“都给朕看清楚了!这些符号,是朕方才自行领悟,亦是宋先生今日提醒之功!此物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悬在胥吏头上的刀,是厘清政令的尺,是畅通国脉的桥!”
“传朕旨意!”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即日起,由翰林院牵头,宋濂总揽,会同礼部、吏部,就以朕方才所悟之要义为基础,给朕仔细研讨,尽快拟定一套通行天下的标点符号规制!形制、含义,皆需明确统一,编撰成册,颁行天下!”
“今后,凡朝廷重要诏令、律法条文、科举试卷、钱粮册籍,必须使用此标点符号!给朕先从六部、都察院试行,逐步推广至州县!朕要让这大明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明明白白!”
旨意一下,满殿皆惊,旋即是一片由衷的应和与赞叹之声。
哪怕他们还是迷茫,你就一张纸,我们在
不过他们也看得出来,这皇帝不仅是采纳了宋濂的一个建议,更是亲自发现此建议的巨大意义,几乎立刻肯定,并急不可耐的要求百官去奠定一套全新的规则?
其兴奋与重视程度远超寻常呀!
而叶言在班列中,看着龙椅上那位因自行参透“标点符号”之妙就神采飞扬的洪武大帝,嘴角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
‘老朱啊老朱,你在这方面倒是痛快的很……也是,标点符号的出现就是不影响一句话的意思被人句断的改变,这符合你的统治利益。’
他想到这里,倒是松口气,甚至内心也是真正的在喜悦。
‘这下好了,大明文书标准化的问题,倒是顺利的成功了……’
好事!
虽说……
“你说谁,谁做的这符号?不是你?李魁?!”
卧槽,朱元璋在经过一段对话后,他特么震惊了!
被他赶出朝堂的李魁,还在大本堂发力,他能做出这个东西?!
朱元璋人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