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婚约如棋(2/2)
“其二,”赵五目光锐利,“攻其要害。郑家绝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必有矛盾。且其在漕运、商事上,绝不可能干净。秘书省中所见残卷,提及‘洛口仓’、‘暗股’等事,虽是孤证,却指明了方向。需加紧暗中查访,寻找更多实证。一旦握有其确凿罪证,如贪墨漕粮、勾结地方、欺压良善等,便可反客为主。届时,郑家自顾不暇,焉有余力再图姻亲?”
柳别驾听罢,沉吟良久,眼中忧虑渐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决断:“不错。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拖延待变,积蓄力量。五郎确是谋定后动之人。”他看向赵五的眼神,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与倚重,“如此,便依你之策。蓁儿,”他又看向女儿,“你的意思呢?”
柳蓁蓁走到赵五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向父亲深深一福:“女儿之心,早已归属赵郎。富贵荣华,非女儿所愿;两情相悦,共度时艰,方是女儿所求。父亲,女儿愿与赵郎共同应对此事。”
“好!好!好!”柳别驾连说三个“好”字,终于下定了决心,“既如此,为父便陪你们赌这一把!郑家之聘,为父会以‘需与族中长辈商议’为由,暂且搁置。五郎,你需尽快行动,时间,于我们而言,弥足珍贵!”
离开柳府时,已是夜幕低垂。长安城华灯初上,星河遥映。赵五与柳蓁蓁并肩漫步于寂静的坊道,彼此的手悄然握在一起。
“赵郎,”柳蓁蓁轻声唤道,星光映照着她的侧颜,柔和而坚定,“今日在父亲面前,你所言,可是出自真心?”
赵五停下脚步,转身凝视着她,目光灼灼:“字字肺腑。蓁蓁,我赵五此生,或许给不了你郑家那般泼天富贵,但我愿以毕生之力,护你周全,与你携手,看这大唐盛世,共赴白首之约。”话语朴素,却重若千钧。
柳蓁蓁眼中泛起晶莹泪光,却是笑着:“有你此言,足矣。纵有千难万险,蓁蓁亦无悔。”
然而,温情时刻并未持续太久。次日,坏消息便接踵而至。先是柳别驾在朝会上遭到御史弹劾,罪名是“纵容属官在冯翊更张旧制,滋扰地方”,虽被柳别驾和几位交好同僚勉强挡回,但火药味已浓。接着,赵五发现,原本几位对他表示过好感的官员,态度开始变得暧昧疏远,显然受到了某种压力。更令人不安的是,市井间开始流传一些关于赵五的谣言,说他“在冯翊任上贪墨漕款”,甚至影射其“出身不明,恐非良善”。
郑家的反击,如同暗夜中袭来的冷箭,既狠且准。
面对困局,赵五与柳蓁蓁并未慌乱。他们依照既定策略,分头行动。赵五更加积极地拜访那些可能支持他的官员,不再空谈理想,而是拿出详实的漕运新策数据,分析其对于增加国库收入、稳定京畿粮价、安顿流民的切实好处,以实实在在的利益争取同盟。同时,他通过王主事等可靠渠道,加紧了对郑家过往不法行为的暗中查探。
柳蓁蓁则利用其闺阁身份和柳家的人脉,在命妇女眷的圈子中巧妙周旋,澄清谣言,展现赵五的实干与正直,争取舆论同情。她还细心梳理父亲在朝中的关系网,找出那些与郑家素有嫌隙或秉持公心的官员,设法为赵五引荐。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比的是耐心、智慧与人脉。赵五虽感压力重重,但每当他回到崇仁坊宅院,看到柳蓁蓁灯下为他整理文书、分析局势的身影,便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两人在逆境中相互扶持,感情愈发坚不可摧。
这日深夜,赵五终于收到一封密信,是派往洛阳方向查探的人送回的消息。信中言及,洛口仓附近确有蹊跷,曾有大量漕粮“霉变”销毁的记录,但时间、数量对不上,且当时经手官吏多已调离或“意外”亡故。线索似乎又断了,但这不寻常的痕迹,反而让赵五更加确信,郑家在洛口仓必有重大隐秘。
他将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纸张化为灰烬,眼中闪过一丝锐芒。郑家以为凭借财势便可扼杀他的前途、夺走他的爱人,却不知,他赵五来自一个见识过更复杂博弈的时代,骨子里有着绝不认输的韧性。
“棋局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推开窗,望向远处皇城的巍峨轮廓。夜色深沉,却掩不住他眼中燃烧的斗志。
(第二十章完)